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意义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舞蹈作品鉴赏》是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普通大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开发他们的多元智能。在该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重点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以促使其智能多元发展,素质全面提高,正是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高校公共舞蹈教学;多元智能;发展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舞蹈教学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些年,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教育界广泛传播,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多元智能理论”是由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即人有八大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①。这些智能受到遗传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可以后天改变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积极思考和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革。发展大学生多元智能的理念和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舞蹈作品鉴赏》是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该课程在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语言智能方面意义尤为突出。
一、对学生视觉空间关系智能发展的意义
视觉-空间关系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②可见,视觉空间智能不仅包括视觉上的直觉感知力,还包括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判断和表达能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这种智能下的指引,它是每个人必备的重要智能。舞蹈艺术在表现形态上属于一种在空间中展示的可视的造型艺术。《舞蹈作品鉴赏》课以欣赏舞蹈作品为主要内容。在作品欣赏的起初,学生首先要在视觉上获得对作品舞蹈形象的感知和对舞者舞台空间调度的把握,之后再运用形象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达到领悟理解作品的情感和主题思想。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这个过程也许相对容易,因为他们多年的舞蹈学习、表演和创作中,用到最多的就是艺术思维,而艺术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然而,非艺术专业学生并非如此,如法学、数学、哲学等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思辨,习惯了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研究表明,擅长于形象思考的人往往视觉-空间智能占优势,如舞蹈家往往有敏锐的定位感和方向感,他们在表演中将文字、事件和思想情感转换为可视的肢体动作,在时空中以不同的构图画面呈现。《舞蹈作品鉴赏》课的开设正是想通过大量的舞蹈欣赏实践,鼓励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联想、想象,调动他们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发展其视觉空间关系智能。
二、对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发展的意义
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的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③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本质的特性。舞蹈家们经过大量的训练和表演实践,最能够灵活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动作,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舞蹈家们是身体运动智能较高的群体,普通人很难比及,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定努力,提高自身的运动智能,这对我们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舞蹈作品鉴赏》公选课程,虽然不像舞蹈训练课和体育课那样让学生身体直接参与运动,但该课程可以作为训练课的素质准备,且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惠及更多的学生。欧建平研究员在他的《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一书中曾提到过“动觉”的概念,所谓“动觉”,发生在舞者和观众双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各自身体的运动感觉;2.双方感觉的沟通与互动过程;3.肌肉同情与行为的能力。④《舞蹈作品鉴赏》课教学中,当学生观赏舞蹈作品时,就会无意识地产生“动觉”,而“动觉”的产生又促使学生产生内模仿。例如,当学生观赏芭蕾舞作品时,看到舞者技巧准备,学生也会不自觉随之深呼吸;当观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身体也会随之收紧、放松;当观赏热烈欢快的《刀郎麦西来甫》时,学生也会随之拍手、跺脚等。除了“动觉”促使的内模仿外,很多学生还会在观赏舞蹈作品后,对其动作产生兴趣,引发运动欲望,继而亲身实践。因此,从舞蹈欣赏“动觉”概念去看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它必然能够促进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
三、对学生音乐节奏智能发展的意义
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谱写歌曲和乐器演奏的能力。⑤音乐-节奏智能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且出现较早的一种智能。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几个月大的婴儿听到音乐响起,就会随之有节奏地手舞足蹈,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学习有所侧重,很多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慢慢弱化和减退了。对此,在多元智能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下,在高校广泛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就显得非常必要。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舞蹈课程也可以起到音乐类课程相似的作用。舞蹈和音乐素来就是相生相随的姊妹艺术,舞蹈一般都会有音乐伴随。舞蹈和音乐具有的最大共性就是节奏性,舞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使音乐视觉化,但舞蹈动作本身也有其节奏,且它与音乐的节奏有多重配合方式,配以音乐的舞蹈,可以强化节奏的呈现。在《舞蹈作品鉴赏》公选课教学中,舞蹈作品的动作分析和音乐分析是舞蹈作品分析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的音乐分析比一般的纯音乐分析更具画面感,更有内容性,其情感往往基于特定的舞蹈情感表达,其节奏往往与舞蹈动作相契合,以实现某种特定意涵的呈现。因此,通过《舞蹈作品鉴赏》课程教学来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要比直接的音乐审美课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对学生语言智能发展的意义言语-语言智能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它负责语言表达以及各种可能存在的复杂的表达形式,包括诗歌、幽默、故事、语法、暗喻、明喻、抽象推理、符号思维、概念图形、阅读和写作⑥。《舞蹈作品鉴赏》教学不仅有作品欣赏,还有作品分析。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将舞蹈这一非语言文字艺术转化为文字语言,这并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尽可能给予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学生通过个人对舞蹈作品的反复认知判断和小组讨论,在意识中归纳形成观点,进而组织成通顺的语言,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分析和评判。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它确是一个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学生的语言智能必然会得到有效发展。总之,高校公共舞蹈教育教学作为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补充,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的公共舞蹈教学改革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为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公共舞蹈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应用策略,是接下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康爱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吴志宏,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6]沈致隆.加德纳•艺术•多元智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陈利敏 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