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创造性舞蹈教学的实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创造性舞蹈教学的实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创造性舞蹈教学的实施

【内容摘要】作者与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的三位研究生一起组成教学小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开展为期8周的行动研究。在8周里,用创造性舞蹈的教学方式,结合拉班动作分析理论,从一个主题出发并贯穿8周课程,启发学生自主创造肢体动作,从而学习舞蹈基础知识。当8周课程结束时,学习者可以将舞蹈基础知识内化并可以自由地用肢体动作去表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在地舞动。文章从课程设计角度分析幼儿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授课方法,希望给予更多相关研究者以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育创造性舞蹈教学设计

谈及幼儿舞蹈,首先想到的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及可爱的动作。但笔者也听到有些小朋友在抱怨:“为什么老师让我把头一直放在膝盖上不许动?”当听到这样的话,笔者首先想到的是,作为舞蹈教师,我们进行幼儿启蒙舞蹈教育时,究竟该教什么?我们要开启学习者的兴趣之门,还是严格基本功训练?如果是前者,我们该怎么做?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教学实践。

一、教什么

作为教学团队的带队教师,“教什么”是笔者与几位研究生花最多时间去讨论的话题。它直接影响着本次行动研究教学理念的形成,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制定。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年龄在3至4岁的幼儿舞蹈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兴趣入手,让小朋友通过身体动作的学习认识舞蹈,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对舞蹈产生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美好、快乐的,让他们亲身体验手舞足蹈的喜悦。同时,也希望学习者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习到舞蹈动作的基本元素和小知识,可以促进他们产生更加多样化的动作。综合以上几点思考,我们最终选择创造性舞蹈教学方式来完成本次行动研究。创造性舞蹈不同于传统舞蹈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它没有舞种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以基本功、软开度和舞蹈剧目的教学为主。而是在拉班理论体系的支持下通过一个个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舞蹈元素去发展自己独特的动作。这些动作,是学习者们愿意去表达的动作语言,也是他们的身体能力所能够表现的。在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中,教师成为引导者,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用具可以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媒介,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动作的创编。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充分发想象力的空间,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最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虽然如上文所述,创造性舞蹈没有那么多限制,但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们请教了最了解学生情况的幼儿园实验班的班主任教师,确定学生人数、作息时间表、园内已开设艺术类课程、此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学习特征等基本信息。希望通过开课前的调研,设计最适合这个班集体的教学内容。我们最终确定,每周三上午进行30分钟的课程,共持续8周。希望学生了解三个舞蹈元素知识点,并能够通过身体动作进行单一元素和综合元素的创编运用。

二、如何教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面对没有舞蹈基础的幼儿,我们决定让创意过程变得简单有趣,让动作的产生变得顺其自然。因此,我们选择了意向引导法、游戏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意向引导法:“意向引导用于舞蹈教学,可以是一种方法和手段,重点是在学生的头脑认知与肢体动作表现中搭建起一座桥梁,将头脑中的图片实现用身体动作再现的过程,并从中知觉身体变化过程,获得心理与肢体的联结,从而促进创意发展并激发潜力。”[1]本次课程,从头至尾贯穿着一个主题“小鱼儿游”。首先,在第1、2节课,我们运用小鱼儿游泳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身体不同的部位当作小鱼儿,并在水里游泳,让学生用一个身体部位游出多种动作来,从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鱼儿游泳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高了一点难度。第3、4节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小鱼儿在海底游,然后游上来在海的中间游,最后像美人鱼一样跳出海面,让学生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在不同的空间发展游泳的动作,从而认识舞蹈的三个空间。接下来,在5、6节课,我们利用箭头卡片将小朋友分组,让他们利用小鱼队向不同方向游泳的方式来学习舞台的8个方位。在学生掌握8个方向后,带上鱼儿游泳的动作,让学生可以带着动作游到不同方向,同时进行了舞蹈中关于位移和流动的训练。最后,第7、8节课,我们将之前学习过的舞蹈元素组合起来,希望将学生自己发展的动作进行连接,最后形成一小段舞蹈作品。因此,用了“小鱼儿玩转游乐场”的主题,通过“景点拍照”实现造型的创意编排,利用“游览车的乘坐”,实现队形的流动变化。最后,当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小鱼泡泡”,我们让学生跳起了小鱼儿舞。而这些舞蹈动作,就是之前学习过,学生自己发展并内化在他们身体里的动作。游戏教学法:“在创造性舞蹈课堂中,可先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艺术,用轻松愉悦的心态亲近舞蹈,探索肢体动作。当学生投入游戏中,不仅获得乐趣和教育感受,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效果体验到价值感,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2]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3至4岁的幼儿,正处于对游戏极为感兴趣的阶段。因此,我们教师团队设计了许多肢体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展动作,不经意间将他们的创意想象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在乐趣中学习,在笑声中体验。同时,为了从不同的角度细微地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变化,记录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每一节课,由笔者及三位研究生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为学生开展教学,一位教师为主教、三位教师为助教。教学中,我们不是随意地让学生自由的发展动作,毕竟3至4岁的孩子没有舞蹈经验,并不知如何去发展动作。因此,我们从模仿出发,学生先模仿教师的动作,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去独创动作。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逐渐累积他们创编的小动作,最终形成学生自编的小舞段。

三、为什么这样教

美感的提升要从娃娃抓起,美感的养成也是自幼儿阶段开始形成的。舞蹈作为艺术之一,必是美感体验与提升的有力手段。“美感经验包括对美的人、事、物与周遭环境之感知、欣赏、表达与创造等各面向,既有美感经验,又能够提升感觉体验、认知能力、欣赏品味、表达语汇以及创造想象能力。”[3]我们的课程设计正是遵循以上美感经验的原则,用舞蹈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去感受可爱的小鱼在游泳。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鱼儿游泳的理解和认知。并在课堂组织过程中,鼓励学习者讲述自己的动作是如何产生的,用了哪些身体部位,动作的方向和空间是什么?学习者在回答时,培养了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本次的行动研究从第5节课开始,每节课我们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创编和队形流动的训练。幼儿园的班主任老师说,这是学生第一次体验分组,没想到他们能合作得很好。的确,无论在游戏中,还是在舞蹈中,分组可以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轻松实现,因为学习者感受着快乐的游戏和跳舞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及秩序感。有学者认为:“就舞蹈课程内容观之,技艺的学习通常比较属于肢体作用层面,偏向于舞步动作的模仿传承;创意的启发则是从思考转化于身体表现层面,偏向以各类教学资源为刺激,以引发学习者即兴创作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多想、多做、挖掘出更丰富的身体动作语汇及素材,组织创作出更精彩的舞蹈内容。”[4]一些家长曾与笔者沟通,说自己的孩子好像没有学舞蹈的天赋,还是不学了,浪费时间。而笔者则认为,学舞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成为舞蹈家,或是将来一定要从事舞蹈表演、编导等相关工作。学舞蹈应该是为了兴趣而学,为了快乐而学,为了通过舞蹈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多元发展以及提升全面能力而学。正如上文所述,在舞蹈课堂上,笔者以创意的启发为出发点,设计“小鱼儿游泳”为主题引导学习者发展自己的小鱼儿舞,充分给予学习者自由想象与发展动作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去表现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到成就感。这样的动作,一定是遵从他们个人意愿去创造和表现的,也是他们的身体能去完成的,不会因为动作难度过高而影响动作的表现或失去表现的机会。从而,体现了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尊重,以及自由舞蹈的意愿。

结语

幼儿舞蹈教育,不仅仅是下腰、搬腿及下叉这些技术型动作的训练和展示。舞蹈也不仅仅作为强健体魄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学习者身心愉悦,体验开怀大笑的舒畅;可以让学习者抒发情感,体会自由表达的快意;可以培养多种能力,符合多元智能发展,并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在创造性舞蹈的课堂上,笔者希望让学习者不受任何功利因素的影响而爱上舞蹈,找到跳舞的乐趣,自由自在地舞动,在课堂上开怀地笑着、跳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舞蹈。

参考文献:

[1][2]孟佳.创造性舞蹈课程的研究方法与实施[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7.

[3][4]张中煖.透过舞蹈的美感教育[J].教师天地,2001(153):16.

作者:孟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