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内涵。舞蹈是民族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重视并强化对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该文主要对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实际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认知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必要性,进而制定与创新出更加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策略,促进少数民族舞蹈得以更好的繁荣与复兴,推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事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具有很强的内涵、特征与文化气息。重视少数民族舞蹈的繁荣和发展,必须壮大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和创作人才队伍,打造舞蹈精品,进而推动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事业更加健康且持续地发展。而在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舞蹈教学思路与方式,丰富舞蹈教育形式与内容,做到“内外兼修”———既要重视理论研学和日常课堂训练,也应辅以其他艺术实践活动,如:田野采风、创作会演等。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和平台去表达与展示自我,增强学生的创新性与创造性,进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人才。

二、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探讨

在人类早期的艺术形态中,舞蹈是其重要内容与形式。舞蹈源于人们的生活,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爱情、娱乐、祭祀、战争、狩猎、生活及劳动都可以通过舞蹈来呈现,且舞蹈也是表达人们心中情感与心理情绪的重要形式,也是人们宣泄情感与表达对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内在需求。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其按照区域划分有北方与南方的少数民族舞蹈之分,不同的民族舞蹈,其艺术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北方的少数民族舞蹈中,有的是以“鹤步柳手”为特征的民族舞蹈,有的表现为森林骑射之姿的舞蹈,有的是满含草原放牧之情的舞蹈,有的是体现绿洲之趣的舞蹈,等等。而南方的少数民族舞蹈与北方不同,其有保留浓郁古朴遗风的舞蹈,有“踏足为节”特色鲜明的舞蹈,有展现婀娜多姿体态的舞蹈,等等。目前,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发展速度与水平并不均衡,其主要原因是新时代下人们对舞蹈观念的转变,以及少数民族舞者对自身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创造与驾驭能力不同,进而展示出的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水平也不同。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支撑[1]。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经历了奠基期、断裂期、腾跃期与探索期,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走向也越发清晰,其从少数民族的风情、民俗出发,结合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来展开创作,逐渐向少数民族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两个方向发展与演变。而少数民族艺术性的舞蹈大多与少数民族的风俗风情、少数民族当地的乡土文化密切相关,其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价值理念的传播,也是一种向本民族以外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与宣传本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艺术形式。此外,随着时代的逐渐更迭,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性与价值感逐渐凸显,并受到国家的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我国当前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时,由于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与理念的落后、舞蹈课程设置与安排有失科学等,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更好培养。

(一)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感知与认同在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及教师过分重视舞蹈技艺的教学与培养,而忽视了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与教学,这会影响民族文化的更好传承与弘扬,对于培养与塑造学生优秀的舞蹈素养非常不利。在开展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感知与认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很多教师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得不多,在教学中不能更好地将民族文化的具体特色与内涵诠释出来,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没能更加全面理解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要义,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与内涵的表达未能以舞蹈的形式尽情地展示,最终会影响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工作的更好开展。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缺乏认知的兴趣,对于民族深厚文化的精髓缺乏更深的感知,学习的兴趣不足,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不利于提高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水平[2]。

(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资源较为匮乏从社会角度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较多,民族文化丰富且多样,其中少数民族舞蹈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目前,大众对于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面较窄,仅局限于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且对其民族下各支系舞蹈的认知更是少之又少,对其舞蹈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在基层群众性舞蹈教学中,基本将少数民族舞蹈作为强身健体、精神娱乐之用,因而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资源缺乏有效挖掘与利用。从专业角度来分析,在当前的专业院校教学体系中,很多院校仍然是沿袭以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等几大民族舞蹈教学为主,仅涵盖以一小部分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资源目前相对属于碎片化状态,尚未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教学材料与资源较为匮乏。同时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对其他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资源及内容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挖掘与利用,舞蹈技艺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脱节。与此同时,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优秀教师的师资力量也不足,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很多的约束与限制,缺乏一定的教育资源来支撑与保障。

(三)教学方式与理念的落后与单一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较为单一与落后,教学的理念也比较传统,一味地运用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并不能完全读懂与深谙其中的意思与知识点。同时对于一些民族舞蹈标准动作的理解也不深入且不全面,连贯性不足,缺乏一定的艺术感与美感,不能够将少数民族的异域特色、民族风情与文化历史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与此同时,一些教师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能力有限、教学资源不足,缺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精神,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内涵研究与了解得比较少,在教育教学中也不能将其精神更加传神、生动、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这也会影响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理解,制约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效果的更好呈现。此外,少数民族的舞蹈离不开持续且多样化的创新,而创新不仅仅局限于动作的创新或者舞蹈主题的创新,重点在于拓展与延伸[3]。

(四)国内外环境、文化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与背景下,国外很多哈韩风、哈日风、哈美风等舞蹈形式逐渐在我国盛行,这些国外“舞蹈风”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不利于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也不利于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效率与水平的提升。

四、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类型比较丰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时,应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利用,拓宽知识面,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与掌握更多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舞蹈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与创新,这样既能够推动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好地传承,又能够塑造学生独特的舞蹈气质与舞蹈素养。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应当且必须让世人认识其独特性与价值。我们应结合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发展现状与特征,打造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体系,持续不断地丰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教材和内容,为当代民族舞蹈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资源。此外,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舞蹈专业人才,创作出民族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借此对中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推动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取得更好、更深的发展[4]。

五、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对当前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现状、民族舞蹈发展概况、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重要性的有效分析与探讨,为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策略与方法的丰富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思路。通过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资源的收集与整合、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的设立、舞蹈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高素质的舞蹈教师与科研团队的建设以及组织与开展多样化、常态性的比赛性演出或者艺术交流活动等,更好地提升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下面对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与方法进行全面的讨论与分析:

(一)重视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培养,收集多元化的舞蹈资源由于在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时缺乏一定的教育资源,所以学校要首当其冲,从理念与体制上要重视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并重视舞蹈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收集,引导教师与学生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资源与激活灵感,结合不同民族的特点与文化特征来收集差异化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教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重视教材的创编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教材的编撰与改革中,多收集、学习与整合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与舞蹈教育素材,将其教育精华丰富到教材或者书本中,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不仅要从教材方面来丰富教育资源,在课程整合与安排上也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院校可以组织与开展一些讲座课程,如“学习文艺思想”“舞蹈学科前沿问题”“民族舞蹈与田野调查”等;也可以开展一些理论与实践课程,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以及除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舞蹈课程,等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更好地对应,更易于培养与锻造学生优秀的舞蹈素养,让学生在掌握相关舞蹈文化及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舞蹈技艺的创新,提升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效果与水平。

(二)重视少数民族舞蹈人才专项培养基金的设立在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时,艺术基金的支撑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视设立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艺术基金,积极地资助一些与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相关的项目,鼓励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工作的更好进行。与此同时,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挖掘与应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培养基金,能够激励广大舞蹈爱好者和大学生更加专心地去研究与创新少数民族舞蹈,并对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为培养综合型的少数民族舞蹈人才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三)重视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体系完善与创新目前,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有所漠视或者冷落,使得少数民族舞蹈的属性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对当前的局限与困境,院校在组织与开展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工作时,要结合少数民族舞蹈的相关风格、律动、节奏、特征等,不断优化、完善与创新少数民族舞蹈特色体系,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全面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体系与流程。与此同时,在教育方式上面,学校也要积极地鼓励教师进行开拓创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不断搜集、整理网络中的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案例与内容,丰富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形式与内容,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更好提升。此外,在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价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可以通过评定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并以成绩评定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练习。

(四)重视舞蹈师资力量的壮大在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学师资力量与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的呈现。院校要重视舞蹈师资力量的壮大,定期、积极地开展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培训活动,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教育方式与手段传播给教师,并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与内容分享给教师,增强少数民族教师的舞蹈教育能力与诠释水平。与此同时,院校也要多吸纳与引进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师,壮大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师资队伍,增强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从而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及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五)组织与开展常态化的专业比赛及文化交流活动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教学,而且也要组织与开展实践教学,而这种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日常的舞蹈肢体练习或者文化感知,而且也包括那些常态性较强的比较性、交流性的演出活动。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多种文化会演或者艺术节活动,在多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理解、感受与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舞蹈表现力与控场能力,这些对于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非常有利。与此同时,通过组织多种比赛活动或者舞蹈练习活动,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与艺术气息融入舞蹈中,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融入自己的认知与情感,易于学生在民族舞蹈上面展开创新与创造,不断创新出更具特色性、艺术性、代表性、时代性、民族性的舞蹈作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鼓励教师多进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创新,院校加强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设立专项教育基金来支撑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工作的更好开展,并积极地组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舞蹈文艺演出或者会演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少数民族舞蹈教育的真谛,促进学生更好地在少数民族舞蹈方面进行多样化创新,展示少数民族舞蹈的风采与内涵,有利于壮大少数民族舞蹈人才队伍,推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得以更好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石立林.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6(14):202.

[2]谢华.浅谈广场舞与地方民族舞相结合的发展趋势[J].艺术评鉴,2017(8):86-87.

[3]王欢.浅谈广西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实践与改革———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124.

[4]赵慕桦.新时代背景下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9(6):203.

作者:何娟娟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