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因材施教下的舞蹈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因材施教之以学生为主体
舞蹈教学理论的理性化思维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衡量好与坏的标尺是学生。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所以这种方法可灵活变通,重点在于教师如何让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并转化成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民间舞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民间舞规范
说到规范,我们会本能地认为专业学校的学生需要规范,规范就是摆动作。就高校舞蹈教学而言,规范更多地意味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首先,民间舞规范区别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规范,民间舞的规范建立在民族审美的标准之上,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流派都有被大家所公认的规范。民间舞的教材不是属于民间某一种流派或是地区,而是在体验中所公认的最符合、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训练民间舞学习者肢体的部分。因此我们会先规范到教材,但这种规范是民族审美上的规范,并不是对学生动作的位置、幅度的要求。如果教师把错误的规范放在民间舞的课堂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有足够标准的肢体表现,但肯定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民间舞的激情和创造力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而不是在大学再去强调。就像是砌房子,不能说砌到一半的时候才想到房子的高度,因为地基的坚固与否决定房子能砌的高度。也就是说,一个舞蹈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功底,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在民间舞课堂中强化个性培养
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可从两个层面看:从课堂上看,学生的个性培养主要体现在角色扮演上。民间舞强调角色的塑造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但往往都是空的,要比实的内容更难用言语表达,当教师通过教材阐述内心活动或进行情感表达时,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到好处,是影响学生对民族地区舞蹈整体风格掌握的关键。在课堂上,也要注重培养具有民间舞个性的学生。教学应该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课堂是用来交流的,不能完全由教师一个人来主导。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以灌输为主的方法,懒惰、被动和不善表现的习惯已经自然形成,进入大学后,教师一再强调综合能力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这时的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种个性与民间舞所需要的个性是矛盾的。在笔者看来,前者是后者的提升,它让学生把个性的表达更加职业化;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基础,所以后者的个性可以影响前者的个性。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性格的因素,教师一味地强调怎样去诠释角色,而忽视学生个性与角色的贴近,所以无论学生把这种个性表达得到位与否,仅仅是停留在表演的层面上,永远只是在“跳别人”而不是“跳自己”。当然,学生自身的个性是不可能改变的,但作为教师要看到生活层面上的个性,从而去考虑在课堂上运用什么方法缩短两种个性之间的差距。
二、因材施教中教师的“桥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民间舞风格特点不是简单地复述教材。很多时候教师自然地把风格特点归纳成几点讲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将课本上的要求告知学生了,但是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教材中所提到的风格特点是贯穿内容始终的,作为给教师授课中的提示而存在,所以说教师也应该把这几点贯穿在课堂始终,不做教材的复制者,而应该通过肢体的训练来展现。另外,教师在重点的提示上,必须有针对性。比如教师把朝鲜族舞蹈的要点归纳成“心、情、气、形”,这种提示是能够让我们沉淀的。再者,就是时间上的把握,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度给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做好教材的分析,从而形成适合学生的方法,而不是复制教材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细化教学的程序,通常把综合能力、情感作为重点放在最后去强调和解决。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受到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当学生已经对某种思维观念定型的时候,再去强调氛围和情感时,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情感不是教师在课堂中强调出来的,而应渗透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对教材更深刻的理解。好的方法需要不断地检验,才能把教材灵活运用,变成独特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抒发情感而不是表演情感。首先,教师的能力需要理论和经验的积累,要擅长归纳总结。其次,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除了动作的纠正能力以外,包括对生活细节和学生心理的观察都很重要。作为教师,应该重视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波动很多时候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能做到及时调节课堂。
三、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学生的自然条件、领会能力、学习态度的不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笔者在初次的教学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一开始,笔者和很多初次进入课堂的教师一样,会有很多的想法,总觉得自己能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足,想去尝试很多的教学方式。但在后来发现,这样就会把太多的时间用在音乐的选择和队型、动作的变化上。笔者认为,在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时,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巧妙的方法贯穿在枯燥、单一的训练中。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用外在的东西去掩盖学生的不足,因为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另外,民间舞的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很多时候我们对教材的掌握可以从实习中反映出来。比如动作名称、肢体的具体位置、节奏点等。笔者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些,但在教学的时候,也不去强调这些地方,总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结果发现对于程度不一的学生来说,任何细小的地方都必须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在学校就要打好基础。对于教材内容的梳理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重视过,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项内容放在教学法课上,从而引起大家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动作缺乏表现力,于是笔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学生分成两组相互观摩,再让表现好的学生重做一次,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从这点可以发现,学生的观察力是很敏锐的,并且在比较中学习就变得主动起来。
四、结语
总的来看,学生的基础水平是教师选择教材内容和方式的前提,教师一定不能主观地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条件去安排教学内容。舞蹈教学中,应以教材的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控制为核心,并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张琼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