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了使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创新,需要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深入进行教育观念的革新,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舞蹈教师队伍的素质,开辟多元化的教学空间,创设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使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更具特色。
关键词:音乐教育;舞蹈;教学
高校音乐教育舞蹈专业教学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舞蹈专业的第一个教学大纲,90年代初,中等教育舞蹈专业蓬勃发展,而舞蹈教学为了满足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活动,各高校在原舞蹈教学大纲基础上,对高校音乐教育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时间都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时过境迁,34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适应当今社会,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已经远远落后时代的发展需求。
1.课程设置的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音乐专业舞蹈教学大纲在教学时间上只有66学时,除去新生上课前军训的时间,舞蹈实践教学只有58学时,而相对于一个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仅有58学时作为身体运动综合性训练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舞蹈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学科,有它独特的教学方法,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中之重,而教学时间的保证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否则同学们技术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也就无法谈知识技能向专业能力的转化。舞蹈教学是在音乐和节奏中进行的,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空间的意识、力度的感悟以及内在情感的控制,表演技巧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训练等各方面都需要时间来磨合。目前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时间无法保证充足的动作训练,还没能充分考虑舞蹈教学所具有的综合性教育的特点。
2.教学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舞蹈老师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偏重于以自我为主导的机械式动作训练和技能知识的灌输,教学过程简单,过多的强调言传身教和模仿再现,使舞蹈的教与学缺少互动,缺少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培养,这不仅使舞蹈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社会性的个体,也使其陷入无法拓展的境地。比如一些舞蹈教学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单一动作模仿和技能技巧掌握,很少把重点放在挖掘学生思维潜能上,而高师的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进校前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把大量的时间和工作精力都放在动作和技巧的训练上,收效不大,还影响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如果教师发挥高校学生的长处,让他们在创编理论和创编技巧上施展自己的空间,鼓励创新,鼓励走出课堂与社会接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专业能力。
3.教材的选用不规范
教师在选用教材上随意性太大,全凭自己的喜好,这对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教材的选用不是越专业越好,难度越大越好,如采用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去训练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显然不合适,培养演员和培养教师是有区别的,一个专业舞蹈演员的训练周期是9至10年,而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进校后才接触舞蹈,除去大三或大四上学期选修和下学期实习,真正的实践教学课很少。用专业性很强的教材去训练高师音乐班的学生,不光达不到教学目的,影响教学进度,可能还抹杀了同学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对未来舞蹈教师的培养很不利。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
1.树立新型的人才教育观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任何一种类别的舞蹈教学都有其共同之处。首先,“教学教学,有教有学”,也就是说,舞蹈教学总有教的一方和学的一方。因此,舞蹈教学体会实际上包括教的体会和学的体会。其次,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有其目的与方法,其方法既有一般教育原则,也有自身的独特品格。高校音乐教育舞蹈专业课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音乐专业整个教学的一部分,当然也遵循一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如启发式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学用结合原则等。但未来舞蹈教师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而应是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舞蹈教师队伍,不光要注重舞蹈基础知识能力的训练,还要重视全面素质提高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开辟多元化的教学空间,创设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面对自己的同学讲课,体验教师角色,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老师要改变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把学生毕业前的试讲提前纳入到舞蹈教学当中,让学生提前体会做老师的感觉,使他们顺利实现知识技能向专业技能的过渡。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材教法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生命力。在高师舞蹈专业的各类舞蹈课程教学中,面对舞蹈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交叉、接触与碰撞中,形成了多元格局文化,出现了一大批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改革实验。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及教材教法,应在现代教学理论结合舞蹈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舞蹈课程教学中不断改进,改革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舞蹈的实践能力,不断移植、继承和创新,完善音乐教育舞蹈专业课程体系。教材的选用应在统一中体现多元多样化,既富有现代时代性,又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既吸收别人的优点,有融入自己行之有效的极具特色的东西到教材中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3.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和舞蹈记载着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两者共同担负着探索人生和指导人生使命与责任,音乐的旋律悦耳动听,舞蹈的构思和造型美轮美奂,音乐和舞蹈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教育工程,是学生通过舞蹈艺术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熏陶,是学生内在韵律和肢体动律的糅合,能构建人的审美心理,展示多彩的思想感情,达到陶冶心灵、整合人格的目的,在身心自美的过程中给人以美,是一种集内涵外延于一体的理想的美育形式。一个舞者要真正步入舞蹈的艺术境界,挖掘和探究其文化内涵,进而对舞蹈作品进行入木三分的表演,舞者的音乐感觉是非常重要的。舞者需要理解音乐的感情内涵,表现音乐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境界。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认识音乐理论课的重要性,要知道音乐意识、音乐修养是职业所需,特别是节奏感,因为节奏功能的运用是舞蹈艺术对音乐艺术的直接反映。艺海无涯,舞者乐感的建立如同砍柴需要磨刀一样,如果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么,知乐应该不误习舞工。
参考文献:
[1]黄明珠.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改革方案[J].舞蹈,2003,(2).
作者:孙红星 单位:新余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