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管理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管理探究

摘要:高职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在就业前出现心理迷茫、恐惧、不安、逃避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其及时抓住机会顺利就业。文章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以及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指出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管理及干预策略,为帮助高职院校开展就业管理及指导、提高高职学生就业信心、减轻就业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学历优势,就业时往往只能选择一些基层岗位,凭借技术能力成为蓝领、白领的机会比较多,但是想挤入更高层次的职位存在较大的难度。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受到本科毕业生的扩招、毕业学生逐年增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求职空间遭到挤压,给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近年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危机更为严重,高职院校必须将管理和解决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当作一项重要的常态化任务。

一、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心理上恐惧就业,行为上消极躲避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恐惧就业这一现实情况,在高职学生到了最后一学年时,这种心理恐惧往往突然出现。因为,到了最后一学年,学生们会面临最终的实习考核,一般毕业之前的几个月学生就要开始找工作,时间紧迫,学生会突然感受到就业方面的压力,有来自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学校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汇聚在一起,高职学生会出现一种恐惧心理,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这种恐惧心理十分严重时,学生会出现消极躲避的行为,呈现出强烈的自卑心,不敢面对实习、就业这个客观事实,有的学生甚至还会通过沉迷网络来麻痹自己。

(二)缺乏主动意识,寄希望于分配工作

不少高职院校在招生时会承诺给学生介绍实习单位,保障学生百分百就业等,不少学生认为学校最终会给自己分配实习单位,届时可以在实习单位就业。但是,虽然学校能够安排部分学生实习,但是并不代表用人单位会留下所有的学生,用人单位会选择择优留用。所以,仍然存在较大的竞争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的求职意识,他们反而会错过职位机会最多的求职窗口期,等到其发现自己无法就业时,再想找到合适的工作难度更大。

(三)缺乏个人主见,存在严重从众心理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个人主见、自我认知不明确,既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也不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到了就业阶段,总是观察其他同学准备做什么、怎么做,是考学、考编制单位还是创业,届时,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这种从众心理导致高职院校内容易出现“宿舍小团体”,比如一个宿舍的学生都决定“升本”,或者一个宿舍的学生都打算“创业”等等。虽然学生不一定都适合相应的模式,毕竟学生能够主动尝试、走出关键的一步。但是,严重的从众心理是与消极就业心理密切相关的,其往往出现临近毕业了,一整个宿舍都在玩游戏,并不着急找工作的情况。

(四)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合理职业规划

部分高职学生认识到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积极主动就业,怕抢不到好的就业机会,导致内心过度焦虑,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比如有的高职毕业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不高,在一些优质的就业岗位方面缺乏竞争优势,所以,另辟蹊径,专门挑选一些高薪岗位来应聘,但是这些岗位大多是销售类岗位,与很多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不相符,学生未来发展可能受到专业和岗位不符的影响。

(五)过于高估自己,就业不能脚踏实地

还有少部分高职学生过于高估自己,没有认清就业形势,其存在较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在就业求职时希望自己能够比得过他人,所以对工作挑挑拣拣,对自己适合的工作的岗位和薪资嗤之以鼻,而自己想要的岗位却够不上门槛,造成这部分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十分烦躁,认为自己是千里马,只是缺乏伯乐,所以,不自觉地也会造成时间流逝,可能毕业之后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管理原则及要求

(一)关注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心理普查

高职院校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管理时,必须认识到高职应届毕业生所存在的就业心理危机对其顺利就业带来的阻碍和危害。因此,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部门应真正关注应届毕业生,在高职第三学年上学期就开展就业心理普查,通过普查统计来了解学生对就业求职的理解,学生是否存在就业心理危机,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轻重程度,存在较严重就业心理危机的学生比例以及存在哪些就业心理问题等,为干预解决就业心理危机提供帮助。

(二)实现部门功能整合,落实就业心理管理

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管理时应坚持部门功能整合的原则,将学校就业管理部门、心理咨询部门、教务处、学生处等进行功能整合,让各个部门提出相应的学生就业危机管理方案,就业管理部门可以做出就业心理危机管理方向指导和综合统筹方面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就业心理危机分析报告;心理咨询部门可以为高职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心理辅导;教务处来安排相应的就业心理指导方面的课程;学生处来设计一些能够解决学生就业恐惧心理的活动,发挥相关学生社团的作用。

(三)划分心理危机类别,找到心理危机源头

在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时,学校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类别进行划分,并根据不同的类别来找到心理危机的源头,通过分析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危机的原因,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对于一些社会就业形势方面的原因,学校很难干预,但是学校以及学生方面的原因是可以努力解决的。高职院校在第一、二学年的课程中并没有相应的就业教育,而且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讲解专业知识,较少为学生分析专业发展形势,直到第三学年,学生真切感受到就业压力之后,学校才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指导,这时,可能很多学生已经出现了就业心理危机。所以,高职院校应将就业心理危机管理作为就业管理中的重点,在学生入校后就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灵活的就业思路,能够自主分析就业形势,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

(四)全面落实素质管理,提高抗压抗挫能力

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管理时,应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素质管理,通过融合挫折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求职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困难都是一时的,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认真反思,并对自己的状态和能力表现做出调整,而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力和行为素养,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在求职时获得自己满意的职位。

三、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一)解读就业形势需求,召开就业动员大会

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危机主要是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对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不了解,对自己所能胜任的工作岗位不确定。因此,高职院校在干预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时,应从心理危机的根源入手,各个专业学科教师应为学生解读当年的就业形势和岗位人才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市场人才短缺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竞争对手有多少。同时,学校就业管理部门可以协同其他多个部门组织召开就业动员大会,为学生增添就业的信心,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克服就业心理危机的指导。

(二)发挥榜样教育功能,减轻就业恐惧心理

高职院校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时应帮助学生减轻就业恐惧心理,为此,可以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优质的本校就业案例,让学生基于榜样案例来对比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己存在哪些竞争优势和不足,从而对求职就业做出合理的规划。同校、本专业就业优质案例的选择可以由各院系来搜集,可邀请事业成功的往届毕业生来学校给自己的师弟师妹传授经验;也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实现和榜样之间的交流,从而形成积极的就业心理。

(三)拓宽企业实习岗位,提高学生就业自信

高职院校在干预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时,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信,帮助学生分析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学校应发挥校企合作优势,通过加强与更多企业之间的合作,拓宽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让本校学生有更多地选择,为其未来就业打好基础。学生在接触第一份实习工作时会比较紧张,但是有了一定的实习经验之后,学生会更加自信。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比如有的学校设计了“订单班”“双订生”等形式,直接形成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有效对接,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四)助力职业生涯规划,一对一就业心理指导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是公共课的形式,师资少、学生多,教师很难实现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也往往只是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然后让学生提交相应的职业生涯自主规划报告。鉴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频发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并通过免费开放校内心理咨询室,形成一对一的就业心理指导。辅导员也应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观察,对存在就业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约谈,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走出就业心理阴影,提高主动就业的积极性。

(五)引入家校合作机制,指导家庭就业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家长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就业压力,或者是一些不科学的就业思路,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学生必须找到高薪工作,或者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编制考试,也有的家长提前为学生找好了工作单位,让学生按照家长的思路就业。家长的这些行为都过度干预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正常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引入家校合作机制,与学生家长形成有效的沟通,避免家长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就业压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是客观存在的,高职院校有义务、有责任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危机。高职院校通过加强管理和干预,帮助学生正视求职就业这个客观事实,从改变自身做起,提高抗压抗挫能力,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和优势,积极参与求职,拓展灵活多变的求职思路,开发自己的潜能,确立正确的求职取向,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作者:周敏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