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政治文化建设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政治文化建设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政治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新时代加强高校政治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而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是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面貌和目标呈现。本文就加强新时期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的路径进行了剖析,认为进一步掌握好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以建设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依托,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三方面工作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必须大力加强,扎实做好。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是多种文化的聚集地,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在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中,政治文化具有导向和保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优秀的政治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方面。高校政治文化建设决定了大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在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一些学校办学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政治文化建设存在着问题。其一,党的建设存在弱化现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明显,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格,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其二,培养人才偏重专业教育,忽视了德才兼备的原则,在教学投入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其三,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一方面思想上政治上逐步成熟,政治明辨力不断增强,已经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个别学生也萌生诸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不良的庸俗的思想观念;其四,受官僚主义、特权文化和圈子文化的影响,师生中不同程度滋生不正之风;其五,在推进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单纯追求政绩、忽略了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的问题。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办社会主义大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高校政治文化建设,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进一步掌握好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

党管意识形态是党的领导的重要职责所在,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这一政治认识,勇于政治担当,切实将党管意识形态落到实处。党委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线,敢于亮剑,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并认真落实,掌控和引领主流意识形态,使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广大师生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要明确党委和领导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委近期工作计划和长远工作规划,保证人财物的投入,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二要经常深入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进行广泛和有针对性专题调研,及时发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难点和共性问题,善于查找症结、破解难题,做到工作有的放矢,精准有效,使意识形态工作落地生根。三要切实发挥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重要作用,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精干优良的干部队伍和教育教学队伍。四要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三方面重要关系,保证精力,“三权”同抓,认真工作。

(二)建设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践行,在当今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意识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具有引领、熏陶、规范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和有力载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政治文化的高度凝练,大学校园文化具体呈现着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状态,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内容,这一点是大学政治文化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内涵。第一,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委工作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使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连贯性。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手段,对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的全面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和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第二,大学必须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校园文化、政治文化。新时期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就应该是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文化素质过硬、自觉遵守纪律、明辨是非荣辱,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必有之义,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第三,构建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学术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良好的学术文化为养成优良的科学精神提供土壤,对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社会主义大学政治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生长基因。第四,着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美丽高雅的校园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所蕴含和折射出的理念寓意,反映和传递出的能量,是大学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处处是教育的物化写照。第五,构筑有力的宣传舆论阵地,保证党的声音传播到各个方面无死角。必须坚持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树立意识形态正面宣传的理念,管理好各种新媒体传播手段,优化网络舆论环境。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高校要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大学的人才培养首要标准就是政治标准,高校一定要坚持和完善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第二,着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党在高校政治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及人财物的保障上大力加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思政教学的个性化、时代化、通俗化、网络化、实践化等方面努力探索。第三,建立党政协同、共同负责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二级学院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党政交叉任职。比如校长兼任党委副书记,二级学院副书记兼任学生副院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兼任学生处长等等,以有效增强各级干部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认识和统筹推进。第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上下互动、部门联动的机制,努力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盖,进一步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信息由散到聚、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集中研究分析提出解决办法,责任部门主动落实的部门平行联动、上下沟通顺畅的闭环式工作模式。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及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联通起来,下情及时上达,上情及时下达,根本上改变以往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散而不聚、单兵作战、力量分散的问题。第五,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工作体系健全,责任明晰。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总体负责,各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委党总支组织实施、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二级学院(系)党组织要将学生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为基本制度,把从严治党切实延伸到学生党支部,建立长效化机制,形成学生党建工作新常态,配齐配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三、进一步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

生态环境,是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面貌和目标呈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2]政治生态与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幸福直接相关,无论对大局还是局部,都是极其重要的。高校的政治生态是一个学校党风、政风、教风、学风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最高体现,是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进一步建设高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最为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以党的领导为统领,坚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动摇,坚持不断加强校院两级班子建设不动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反对腐败不动摇。第二,公道正派选人用人,优化高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队伍建设上切实坚持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民主竞争择优”原则和“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原则[3],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团团伙伙、帮帮派派现象。第三,大力加强党建工作,建设一支对党忠诚、政治坚定、素质精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进一步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严格规范组织生活,加大管理力度,对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行目标任务管理,实施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定期调研、巡视监督机制制度。要不断创新,面对事业发展的新常态,充分利用新方式、新办法、新手段,以加强网络建设为有力手段,不断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党建阵地建设,实现学校党建全覆盖。按照《党章》要求,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教育引导和规范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党性意识。第四,以事业发展凝聚人心,着力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优良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以事业的发展激励人,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对学校事业的自信心,让广大师生不仅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进步发展,而且从事业的发展中得到实惠,不仅辛苦更要幸福,通过事业的发展给师生带来更多的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使人人都可以出彩。另外,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科学规范得力的制度建设及科学完善的大学治理结构、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都是政治生态建设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王惠岩,韩冬雪.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5-269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4-10-09(02).

[3]李涛.关于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3(20):1.

作者:李晓 单位:渤海大学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