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县域文化建设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县域文化建设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县域文化建设探析

[提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县域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落脚点之一,也是“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迫切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县域政府往往比较注重县域的经济发展,相对忽视文化建设,县域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本文主要从强化县域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临泉县县域文化建设现状,并提出推动临泉县域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县域文化;理论依据;现状解读;路径探析

一、强化县域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有利于坚定民众文化自信。

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并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尤其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之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县域文化不仅根植于广大的基层民众中,同时也富有具有世界价值的民族文化因子,而且我国县域人口比例能占到全国人口的70%以上,强化县域文化建设可以最大范围地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强化县域文化建设还可以充分挖掘出当地的优势文化资源,激发群众文化创造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进而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就为乡村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同时,这一战略的提出还改变了过去乡村发展依附城市发展的刻板观念,也是对短期内大规模农民进城所致的“城市病”的一个适当修正,更是落实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绝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单方面的振兴,更是为了乡村文化的繁荣振兴。县域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抓手和路径。

(三)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县域文化的基本单位———县域文化产业,具有消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等特点,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理应成为战略性的主导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文化产业还具有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特质,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县域文化产业,有利于把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内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县域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工业向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发展方向转变,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增收富民,又可以刺激消费、促进结构升级、改善传统的经济发展格局。

二、临泉县县域文化发展现状解读

(一)临泉县县域文化发展现状

1、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特色显著。安徽省临泉县,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文化典故丰富;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以杂技、马戏、肘阁、抬阁、魔术、唢呐、毛笔制作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生生不息;红色文化影响深远。临泉县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魏野畴烈士纪念馆以及张蕴华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临泉人;群众文化异常活跃。临泉县开辟了近500个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添置了1,000多套文化体育设施,培育了近600个文化艺术团体,搭建了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举办了一系列主题节庆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2、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个信息共享室、395个农家书屋。2017年又建成96个文体广场、36个文化大舞台、48套应急广播、62个农村文化室,投入200多万元对县图书馆进行内部改造。为保证人们群众享受文化权益,感受国家文化惠民政策,临泉县每年制定政府采购方案,保证民众每年看一场大戏(杂技)、每月一场电影,并给每个行政村铺设了光纤、配送了音响等文化活动设备。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通过资源共享、免费开放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为基层培训业务人员17,000多人次。3、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加大。临泉县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主要体现在相关文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2012年11月5日,中共临泉县委、临泉县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中共临泉县委临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若干意见》;同日,临泉县委办公室、临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印发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五个加快建设文化强县配套文件的通知》,其中包括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意见以及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等,县域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临泉县县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尽完善。近年来,临泉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一定发展,城区乡镇也建设了一批文化场所,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精神需求。一些文化惠民政策出发点很好,例如电影下乡和农家书屋的建设,但因片源及书源陈旧、基层群众知识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常年缺少观众和读者,使用率不高。公共文化阵地的整体管理水平不足,使有限的文化投入得不到充分的发挥。2、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临泉县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相应的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还不高,尚未形成真正具有竞争力、成规模的文化龙头企业。除此之外,大约75%的文化企业还是文化个体户,研发、创意能力不足,规模竞争力不强。一些相关文化单位活力不够,也在某些方面影响了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文化氛围和文化队伍建设薄弱。临泉人口众多,不缺人,缺人才是临泉县域很长一段时期的县情。文化队伍匮乏不齐,缺乏艺术策划、现代传媒、创作、编导等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突出表现在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另外,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普遍存在文化专干“不专”的现象。

三、临泉县县域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县域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在财政、税收、土地、工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第一,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方式强化文化建设;第二,要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建立文化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相应提高县级财政收入中用于文化建设的支出比例;第三,要制定激励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企业、社团等设立中小型文化基金,多渠道增加民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第四,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营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整合文化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要通过推进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第一,要整合县域现有资源,开发产业链及品牌,并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可以针对具体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开发方式;第二,规划好设施建设,按照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第三,真正使“文化惠民”工作落到实处,县域政府要从项目、内容、数量和资金等各个方面做进一步优化。

(三)发挥地域特色,积极培育文化产业。

“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着力推进文化企业数量的增加。”充分发挥丰富的地域资源优势,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第一,要突出发展重点,培育壮大主导文化产业,要抓好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娱乐业、体育服务产业等产业;第二,要提供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进和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具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企业;第三,要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做大传统文化产业。

作者:周晓改 单位:中共临泉县委党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