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

摘要:本文以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实践为基础,梳理通信企业档案文化的特征,分析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探索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路径,以期增强通信企业职工对档案文化的认同感,拓展企业档案文化发展空间。

关键词:企业档案;档案文化;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我国通信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到今天的光纤通信、卫星通信、量子通信,是企业一代又一代职工思维活动的成果和智慧结晶。企业档案忠实记录了这一历史进程,并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档案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近年的生产经营、创新发展、改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笔者将以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实践为基础,从通信企业档案文化的特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通信企业档案文化的特征

(一)真实可靠性

企业档案的真实可靠性无疑是其他信息载体无可比拟的,以企业档案为基础积淀、酝酿、提炼出的企业档案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真实可靠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现象的鲜明特点。

(二)继承发展性

企业档案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它记载和积累前人的文化财富,为今天的文化创造服务,又以今天的文化创造铺垫明天发展的基石,作为连接企业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纽带。从烽火、邮驿、通信发展到今天的移动5G通信,从“大哥大”到今天的数千种移动终端的历史变迁,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的,通信企业档案文化亦非从天而降,而是在长期的继承发展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外延。

(三)广泛多元性

通信企业档案种类多,包括文书档案、工程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产品档案、会计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等,通信企业档案来源广泛,包括国内外通信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通信企业档案技术复杂多样,包括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字技术、空间技术等。因此,通信档案的广泛多元性决定了通信企业档案文化的广泛多元性。

(四)融合共存性

通信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分营、融合、兼并、重组,多种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兼容并蓄,相互作用。在精神层面,不同文化在激烈碰撞和逐步磨合中形成了具有共同价值观念、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精神行为规范的企业档案文化;在物质层面则积累了不同时期、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价值的档案文化素材,多种文化融合共存的现象尤其突出。

二、制约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因素

(一)企业档案文化的隐性基因

档案的价值分为主流价值和附属价值,企业档案的文化价值作为档案价值的副产品,是隐藏于档案原始记录和凭证价值身后的衍生物,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必然受其自身隐性基因的影响。再加上缺乏对档案文化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和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无法提炼出系统的档案文化产品,档案文化价值显得隐蔽而弱小。

(二)企业档案管理者的文化底蕴

企业档案管理者受自身文化素养的制约,缺乏档案文化意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意识、档案文化服务意识、档案文化宣传意识,自身文化创新和文化发现能力的缺失,必然对企业档案文化的思考、积淀、发现、挖掘和传承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制约企业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

(三)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短视

生产经营、利润指标、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等是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的内容,而档案文化价值的发挥需要人财物的支持,效益又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因此,企业管理层未充分认识到档案在历史记忆、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文化价值,企业档案文化建设也不会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重心,这种文化短视行为已成为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泛企业文化泛滥的影响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理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是长期形成的、稳定的精神信仰,是积淀在企业档案中的文化精髓。但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企业发展中并不能持续形成积极稳定的价值观,甚至人为创造脱离企业实际,超越企业档案文化之外的所谓“泛企业文化”,[1]也是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

三、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建设路径

(一)树立企业档案文化意识

1.提升档案管理者文化素养。企业档案管理者应跳出以档案整理为工作重心的怪圈,善于学习并接受新鲜事物,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做有文化的档案人。在不断提升自身档案文化意识的前提下,通过传播档案文化,提升企业职工的整体档案文化意识,是促进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2.塑造档案文化工作理念。随着档案的日益开放,档案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档案部门的文化属性亦更加突出,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轨道,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塑造档案文化工作理念,坚持企业档案的存储与文化传承的统一,[2]有利于突出企业档案文化特色,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和厚重感,从而增强职工对企业档案文化的认同感。3.营造企业档案文化氛围。企业档案文化意识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首先从档案工作环境着手,借鉴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机构的成熟经验,将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室等打造成档案文化宣传阵地;其次,充分利用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宣传企业档案文化,扩大企业档案文化资源与企业职工及社会群体的接触面;再其次,积极参与企业党建工作、员工培训、文化建设、形象宣传活动,让活动中融入更多的档案文化元素;最后,深入开展档案文化活动,该公司档案工作者多次在企业内部春节联欢晚会上,利用不同年代的工作服、发报机、设备终端等实物档案,以小品、话剧、歌舞等形式展现企业发展历史,收到了良好效果,增强了其他员工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营造了良好的档案文化氛围。

(二)激活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基因

1.发现档案文化因子。从档案库房的建筑风格到档案装具的历史变迁,从档案纸质载体到新型载体的变化,从公文格式到档案整理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管理到数字档案馆(室)的演进都凝聚了大量档案文化的元素,档案工作者应善于发现档案的文化因子,担负起传承企业档案文化基因的重任。2.收集档案文化素材。档案文化素材是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档案文化素材的收集上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收集不同历史时期的通信设备、各种型号和制式的电话终端、不同设计风格的电话卡、不同历史年代的发报机、电传机、工装、邮包等实物档案;二是收集因企业兼并重组、改制、更名等原因退出历史舞台的单位公章、标识标牌等;三是收集企业新产品会、世界电信日、拜祖大典等重大文化活动的档案资料等;四是收集各职能部门有关精神文明创建、党建文化、职工教育、文体活动等具有文化素材的各类档案资料。3.正视档案文化元素。档案的文化元素客观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转变,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但在现有认知视域下仍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识别力,在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以及期满档案价值鉴定时,应综合考虑档案形式、内容、载体等方面的文化元素,不应忽视其文化价值,拓展企业档案鉴定工作思路,避免因忽视档案文化元素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4.挖掘档案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保存在档案库中的文化精髓,比如沉睡在档案库房里的大量公文底稿,很多在书法上具有很高造诣;单位交往中的一些纪念品、字画等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会计档案中的车票、邮票等,经过时代变迁和岁月洗礼已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深度挖掘其文化精髓,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已成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丰富企业档案文化产品

1.开发档案文化精品。档案文化产品是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缺乏具有行业、地域、馆藏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档案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根基。因此,应结合企业馆藏、人才、资金等实际情况,精心选题,进行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积极参与企业形象宣传片的制作,提炼蕴含在档案资源中的企业发展史、奋斗史、经营史、改革历程等文化思想,让企业形象宣传以档案文化元素为基础,增强形象宣传的真实性、厚重感、感召力、凝聚力等;以档案史料为基础,加强编研和信息的深层次加工,近几年分别编辑出版了《河南联通年鉴》《河南联通大事记》《河南邮电概况》《平原省邮电史料》《河南通信五十年》等档案文化精品200多万字,成为传播企业档案文化的重要渠道;以网站、报纸、橱窗等为阵地,以档案原始数据为依据不定期举办党建成果展、企业业绩榜、品牌推介会、发明、创意、科研成果展览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引入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运作。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制作、推广等工作,需要人才、资金和技术作后盾,依靠档案部门一己之力难以胜任。因此,在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推广过程中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3]河南信息生活馆作为河南联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IBM(中国)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利用企业档案文化资源,加入文化创意和艺术成分,在企业产品展示和形象宣传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档案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的成功案例。3.构建已开放档案文化资源整合模式。已开放档案文化资源是文化产品开发的基础,但一个单位的档案资源很难满足全方位或立体反映一个文化创意的需要,进行已开放档案文化资源整合,把档案“原料”加工为各种形式,特别是通俗化、流行化的文化产品,从而让更多的群众受到熏陶、感化、教育、提高,是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应注重解决的问题。[4]4.注重档案文化产品新技术应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不能囿于传统的形式,应顺应时展潮流,应用新技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档案文化传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企业档案文化应通过掌握和运用电子、信息、网络、数码、影像等先进技术,不断改善管理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5]通信企业正在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着手开发档案文化APP,不久的将来通信企业档案文化将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以新颖的传播渠道和具有创意设计的表现形式,伴随着档案开放走进每一个企业员工身边。

(四)创新企业档案文化服务

1.提升服务理念。首先,定位档案文化服务对象,将内部服务对象定位于全体在职职工及离退休职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将外部服务对象定位于企业客户或潜在客户,向客户宣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感召力。其次,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将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转变为针对目标客户群的积极主动服务理念;最后,实现服务常态化,将只针对档案日、重大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服务工作,调整为日常、持续、常态化的档案文化服务。2.创新服务方式。目前已在河南信息广场信息生活馆设置了档案文化角,将一些典型的档案文化素材有计划地展出,并定期更新;在《河南通信报》开辟了“史海拾贝”专栏,每期刊发档案文化精品;正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发挥技术引领作用,部署“互联网+”档案,为档案文化产品推广搭建平台。3.拓展服务领域。企业档案工作应主动拓展服务领域,由为领导决策、日常查考、经济建设等服务,拓展到党建工作、业务宣传、培训教育、编史修志、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同时,加大上述领域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力度,形成良性互动局面。4.充实服务内容。充实服务内容应深入挖掘企业档案文化素材,积极开放企业档案,主动提供各类实物档案的缩微照片、不同时期的老照片、荣誉档案复制品、档案编研成果等,逐步改变服务内容单一的现状。

(五)积极推进企业档案文化平台建设

无需否认,企业档案文化建设非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同时档案部门一般又缺乏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撑,缺少宣传企业档案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有平台。因此,借助企业或其他部门的已有平台展示企业档案文化,开展互利合作,待自身条件具备时再整合资源进行独立运作,是符合档案工作现状的理性选择。通信企业档案文化植根于企业发展的沃土,记录、积淀、传承企业精神,同时又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和情感寄托。档案工作者理应担负起唤醒企业档案文化基因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档案文化、客观分析档案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努力构建适合自身条件的档案文化建设路径,为档案文化的发掘、传播和发展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127.

[2]易世玉.档案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J].电力勘测设计,2017(2):78-80.

[3]王志华.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要与时俱进[J].浙江档案,2012(6):68.

[4]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J].档案学研究,2012(6):5.

[5]寻克栋.论档案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J].山东档案,2016(6):31-32.

作者:车建武 田煜 单位: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