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俗文化建设在移民脱贫致富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现在,移民民俗文化作用及作用发挥被关注,也在逐步发挥作用,但仍需沉下身子仔细研究。一定要树立、秉承“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深入、细致、准确地分析、把握移民生产生活及发展各种问题、矛盾所反映出来的民俗文化的本质,充分考虑移民的民俗习惯、心理,在解决好移民脱贫、致富乃至乡村振兴方面下力气、做文章,本文探讨民俗文化建设在其中的作用基础上,重点关注实现路径。
关键词: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建设
一、引言
当前,宁夏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脱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期、决胜期。脱贫致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包含富足的经济、美好生活、社会的和谐,还要有民俗文化尤其是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扬。
二、民俗文化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构成一个地区的鲜明特色,文化软实力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究其实质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行为规则,具有观照民众生存需要和集体心理的特点。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文化最为核心、本质的内在,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稳定感的“魂”,也是基础。建设好民俗文化,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是,思想文化观念的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总是快于非物质文化变迁。而在非物质文化变迁中,首先出现的往往是制度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1。调查发现,移民通过搬迁,物质民俗即居住环境、建筑等客观条件已获得极大改善,但不同移民面对新环境,其文化适应、调适程度呈现出较大差异:搬迁时的年龄越小、在现居地居住的时间越长,适应的越好;搬迁时年纪越大、在现居地居住的时间越短,适应新生活的难度就越大2。这种适应,主要表现为文化适应、民俗文化适应。而在致富过程中,文化价值观念的作用更为重要。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也早已开始关注思想扶贫、文化价值观念扶贫,主要是通过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大院,开展基层群众文艺会演、送戏下乡,组建民间文艺团队等一系列措施,帮助移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使移民提升思想文化观念。但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还要继续沉下身子,仔细研究并因地制宜地探索、研究发展民俗旅游、节庆民俗,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资源、技能资源等,才能借助民俗文化构建更好更稳的美好生活。
三、民俗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更好地开展生产、生活过程中,民俗文化建设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在我国,政府主导能够坚决贯彻“一盘棋”思想,以强有力的、积极的组织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对扶贫工作尤其是文化扶贫予以持续的支持、开展。目前,中央、宁夏相应的文化支持项目、资金非常丰富。宁夏也通过大力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扎实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各级政府尤其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脱贫过程中发挥了主要引导和支持、组织等作用,但也容易出现“一刀切”的问题,针对性和地域特色相对不明显。而实际上,民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呈现多样化、差异性特点。民俗文化的千变万化,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地域的民俗文化现实,在具体工作中精准辨别哪些能够大力发扬,哪些需要加以改进乃至扬弃。
(二)移民对移民生活适应程度不同贫困文化主要指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穷之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等。贫困文化具有遗传的特性,构成一种具有持久传承能力的社会现象3。调研发现,移民的适应程度决定着他们移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移民的移民生活,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不仅仅是生活观念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社会规范、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发生改变。这就要求他们在适应新的物质基础上,更要与自身长期以来所接受、传承的民俗文化“基因”进行积极而非消极的“抗争”,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民”“重生”。移民能不能积极调适自身所携带的制度文化并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以及怎样利用已有知识包括民俗文化知识及技能适应乃至创造新的生活,极大地考验着他们的智慧。目前,本地扶贫工作实践多以产业带动,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一套自己的规则。新建村落由熟人社会变为半熟人社会,农民已经不再局限于土地而更多地接触城市生活,由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更多嵌入纳入同事、邻里关系,关系发生变化。同时,现代社会文明、网络的兴盛和普及,尤其是手机的使用、通讯及支付手段的与时俱进,也极大地改变着移民的闲暇休闲娱乐方式,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移民对民俗文化重建传承主动性相对较弱。在现阶段,移民对于经济条件、居住饮食等物质条件的改变改善需求更为迫切和显性。也就是说,物质民俗的改变更容易引起移民的重点关注,尤其在农忙、务工时期。而且,因前述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主要劳动力在外工作,居家主力主要是老人、妇女和青少年。他们对民俗文化传承、重建的意识、能力相对较弱,这对民俗文化传承带来不小的困难挑战。
(四)民俗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目前,宁夏甄选了一批资源禀赋较好、交通便利、有产业基础、田园风光浓郁、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作为特色产业示范村集中打造,这有利于当地挖掘民俗特色文化潜力,但如果仅从产业发展或者经济角度挖掘利用移民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显然远远不够。现在一般扶贫有关工作单位及民协、群艺馆等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相对研究者更具有“接地气”的天然优势,更熟悉当地情况,如果能进一步加强有关理论储备或者研究能力,并且对当地民俗文化保持持续性关注和研究,就会大大有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四、强化民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从民俗文化整体性特点来看,移民民俗文化的建设、传承不能只是建设一个“壳”,更要重视赋予它生机、活力的土壤。因此,移民民俗文化建设要从长远考虑建设与传承,要以移民原居地民俗和新搬迁地现有民俗为基础,引导取精华去糟粕,并视情况加入新的民俗文化因素,从而更贴切当地特色和实际。
(一)加强政府引导精准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而民俗文化对移民“志”的建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改变显性的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移民把致富,把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变为内生动力。政府或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起主导作用,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措施,将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协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立足当地实际,重点培育、扶持移民组建包括各种协会在内的民间自助组织,多发展社群关系尤其是文化社团关系并通过“政府+组织+个体”等多层次、多角度大力挖掘、发展、发扬民俗文化,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努力让移民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
(二)发挥民间精英的凝聚作用在扶贫工作乃至乡村振兴过程中,精英“能人”必不可少。精英,既包括村委会成员等在内的“政府精英”,也包括民间精英也就是具有经济实力、专业能力、有号召力的“能人”。村级干部作为农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真正扑下身子,才能建立起干群之间的信任,也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要利用好、发挥好“能人”的领袖集聚作用和带头示范引领作用。他们一般经济基础比较好,热心重建、发扬民俗文化。要发挥“骨干+队伍”的带动辐射作用,可以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艺、民俗文化演出队利用农闲、节假日等时间演出或巡演或联合演出,既活跃本地文化,也能加深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了解,还能调动民间精英的各种资源,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三)多种形式、多种时机积极传承民俗文化教育是各民族、地方文化能够世代相传的基本途径,能够在完成稳定传承的同时,丰富和发展本地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传承的教育,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也可以有目的、主动地推进。可以考虑通过编写、讲授乡土教材的办法,把非遗、民俗文化尤其是本地民俗文化等有关内容引入校园,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少年儿童开始,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主体认识、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在家庭中,长辈要有意识地对晚辈就人生仪礼、节日习俗等进行教化。在社会中,社会民间组织、社区等对成员同样负有传承甚至创造民俗的责任。在民俗教育传承、阅读书籍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移民主体自觉传承、守护民俗文化意识。现在基本实现村村配置现代化书屋,不应该使之空置,持续投入资金、精力进行维护和运转,购置喜闻乐见、阅读书及现代化设施,使之真正成为移民的好去处、乐去处。
(四)善用、巧用互联网传播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形态。移民民俗文化建设、强化工作要探索利用互联网。要努力用新媒体手段提高传播力、关注度,从而提升效果。
(五)增强民俗文化宣传,营造主动参与氛围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功能。要充分利用文化墙、宣传单、村广播、宣讲会、微信等形式和媒介,甚至电子屏等,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争取广大移民的理解和支持,进而实现自觉支持,并从根本上实现自主践行、自觉传承。民俗文化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更有宣泄功能。可以在民俗节庆时间比如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通过秧歌队、表演队等表演社火、民俗节目,组织灯展、小戏、游艺等民间娱乐活动,从而在吸引民众参与的基础上扩大影响力。
(六)加强研究,协同配合学者、有关部门要自觉主动地发挥智囊团、智库作用,继续下大力气进行“眼光向下的革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始终扎扎实实地立足当地村情、民情进行研究考察。民间精英与地区基层文化工作者、服务者要充分发挥主客观因素,利用好政策,积极作为,自觉主动地挖掘、培育当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重塑甚至是创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集体智慧。移民民俗文化的建设工作,要多管齐下,以政府支持、引导为基础,管理结构、研究机构、服务机构多方联通,密织传承各环节,充分调动“精英+民俗文化主体”积极性,借助互联网优势,培育挖掘特色并在实践中发扬。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段小虎,张梅.“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研究趋势与重点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5):55-63.
[3]张鸿雁.“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建构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为”[J].社会科学,2015(3):3-10.
[4]马小平,赖天能.文化适应与社区重建:基于宁夏闵宁镇移民社区的实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36-138.
[5]刘有安,张俊明.民族学视野下的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152-156.
作者:陈建丽 单位: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