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为了解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现状,对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安徽省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对职业素质教育融入状况、职业特色物化环境的建设状况以及职业感染力的宣传与教育状况等,调查结果显示,校企文化融合深度不足、校企文化融合中未突出职业特色、师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建议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应吸收优秀企业的价值观和倡导的先进理念,并将此贯穿在办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

关键词:校企融合;高职校园文化;现状;对策

引言

在党的报告中,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家职业教育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日趋呈现多样化,校企融合、产学结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正逐渐成为办学新常态,但是,高职院校的软环境建设主要还是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在校园文化、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建设方面做得相对滞后,校园文化与企业所设定的文化内涵有很大差异,文化建设依然呈现单向性,这对校企融合办学十分不利。本研究以实证调研的方式进行,旨在通过对大量的第一手调研数据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提供依据。

1校企融合模式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设计了《职业院校校企融合模式下文化建设现状调查表》,对安徽省内3所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共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共52人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访谈。本次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530份。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对新时代校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总体上来看,3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呈良性运行状态。主要表现为以校园绿化、校园美化为核心内容的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凸显出学校的文化底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展现了师生的精神风貌;以培养师生能力为载体的活动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建设做到了刚柔相济。

2校企融合模式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文(以下简称6号文),提出要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融合产业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赋予了新时代高职教育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以培养第一线的产业工人为最终目的,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岗位素质的培养。通过此次对校企融合办学中文化融合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共建的成效不尽如人意,融合办学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2.1意识层面———对文化融合认知不全面

由于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人们习惯性认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动手会操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问及“你在学校学习过有关企业文化课程吗?”,80%的学生回答“没有”。可见,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将企业文化课程列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其实早在2014年教育部6号文“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篇目中就要求,到2020年职业教育要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因为高职院校毕竟不是技能训练场所,如果一味停留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层面上,而不去思考、深挖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其直接后果是削弱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物质层面———校园物化环境的职业特色没有凸显

高职院校的特色在于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常规文化环境建设上做得较好,如到处可见的宣传栏、橱窗、标语、电子显示屏、文化景观等,但职业特色物化环境很难寻觅,如在校园内基本看不到张贴展示企业家名言名句,以及与专业相关企业的企业价值观、人文关怀、青春励志等标语口号,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性引导,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很难符合企业的需求,导致学生短期内适应岗位困难。

2.3实践层面———职业素养培育途径相对单一

本次问卷中要求同学们填写“你通过哪些途径学到或了解到企业文化?”时,52.2%同学填写去企业见习、实习,48.2%填写实训课,3.8%的同学填写职场工作者举办的讲座,由此可以看出,首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没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还需进一步加强,其次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相对单一,还需不断创新。

3校企融合模式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策与建议

3.1加强校企合作顶层设计,构建文化育人体系

校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作双方共同努力。现实是合作企业方往往会不认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作用,认为校园文化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目标要求,而大部分院校方文化基本没有“输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存在不足,没能与对接的企业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融合,校企融合最深内涵的文化融合基本脱节,不利于培养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针对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将企业参与制度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好校企合作顶层设计,构建符合高职特点的文化育人体系。

3.2提高师生认知,共谋文化建设

高校师生是校企文化融合中的主体,师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足将直接影响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思想指导行动,提高师生认知才能共谋文化发展。首先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必须肩负德育使命,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使命包括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追求、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等,这是企业文化力所不能及的。其次创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新型校园文化,让优秀企业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师生的头脑,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最后实践已经证明,学生在校园感受的是校园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接受的是具有特色的文化教育,这种融合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

3.3促进校企文化全程对接立体融合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贯穿在办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再到实训、实践等环节,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培育的培养;从校园物化环境入手,宣传优秀企业的价值观、管理理念等,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性引导;在校训、校风、班风建设中融入企业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等,培育具有职业感染力、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依托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让企业精神逐渐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4

结语

总之,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影响下,企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及其管理制度移植、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填补校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真空,实现两种文化的全过程、全方位对接,引导大学生尽早体验和融入职业文化氛围,是现代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庄群华,王伟,雷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285.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Z].

[3]彭志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现状与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25-27.

[4]李雨虹.新时代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培养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7):94-95.

作者:孙春芳 李修元 单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