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群众文化建设中黄梅戏的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群众文化建设中黄梅戏的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群众文化建设中黄梅戏的作用分析

【摘要】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在民间享有极高声誉。黄梅戏从农村传入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特意对此展开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促进黄梅戏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黄梅戏;群众文化建设;作用分析;影响探讨

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代表,可谓是家喻户晓。黄梅戏在安徽地区广为流传,深深影响到了群众文化建设,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出发,探讨黄梅戏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意义重大,必须引起关注。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了黄梅戏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探索新的方向,以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一、黄梅戏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播媒介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各地区的文化习俗各有特点,各种元素不断汇聚,组成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现阶段,大多数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追寻回归民族情感及民族精神,因而大量欣赏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节目,也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兴趣。黄梅戏备受安徽人的喜爱,在剧场演出中群众参与度极高,属于安徽最有特色、最有魅力的文化娱乐项目之一[1]。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中总有听戏群众在欣赏悠扬婉转的黄梅戏,这逐渐构成了安徽地区的“文化活动地标”,甚至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黄梅戏以歌为主,同时载歌载舞,虽然历史不是最悠久的,但因条条框框较少,直接反映大众生活,所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欢迎程度很高,也属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黄梅戏的表演十分有特色,不仅融合了中国艺术,还大量吸收了外来艺术。黄梅戏非常贴近生活,而且通俗易懂、韵味丰富,特色语言真正展现了地区文化的独有气息。此外,黄梅戏的语言活泼,时常加入一些方言等,使戏曲语言异常有趣,并巧用了谚语、歇后语等,让作品富有明快抒情的格调,便于人民群众表达实际生活的苦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黄梅戏植根于农村地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直接显示出传统文化体系中对于“生活”的关注,通过歌颂表达憧憬,在逐渐发展起来后,还具有“草根生命力”的特点。一般黄梅戏中所演绎的人生百态,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状态,它倡导了“人性美好”“自由生活”“乐观积极”“善良品格”等,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弘扬、广泛传承。

二、黄梅戏便于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黄梅戏强调“寓教于乐”,能够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从而引起越来越多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2]。戏曲能够体现出群众文化的“广泛性”,并且戏曲已经成为一种极富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黄梅戏源自民间,它的社会功能已经得到了群众认可,它自然应该肩负起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和促进社会教化的使命。要想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能忽略了对黄梅戏以及其他戏曲的深入学习。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方面都体现了戏曲的影响,能看到戏曲的痕迹。欣赏戏曲艺术,发挥戏曲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于加强群众文化建设非常有益。黄梅戏给群众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正确道德观念的灌输,将这种“寓教于乐”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如今,黄梅戏已经成为了“娱乐动机”和“教化目的”的结合体[3]。同时,黄梅戏的戏文非常动人,能够感动观众,它还对各种社会角色、历史事件、生活情绪等做了直接的叙述,价值颇高,能让人们自愿接受,并深入理解。黄梅戏是具有“表演性”和“音乐性”等特征的娱乐活动,同时含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群众一边挖掘黄梅戏中的文化内涵,一边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促使自己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精神世界也将不断得到满足。黄梅戏的唱词十分自然,念白朗朗上口,节奏比较鲜明,观众尤其喜欢听戏词中的俏皮方言。不论男女老少还是士农工商,社会各阶层的人聚在一起分享快乐,他们体验着相同的生活情境,可以发表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趣味十足。黄梅戏表演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以引得观众开怀大笑,这也是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最好体现[4]。在看戏过程中,能使群众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黄梅戏中所宣扬的优秀传统道德不仅获得大众认可,而且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通过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反映劳动人民的勤劳现状,通过歌颂“勤劳俭朴”“不卑不亢”等精神,更好地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黄梅戏将提升广大群众的审美品味

黄梅戏可供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欣赏,可以提升广大群众的审美品味。黄梅戏雅俗共赏,为群众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黄梅戏《小辞店》,经过一系列的改编整理后,唱词显得清新脱俗,符合大众口味。从“俗”到“雅”的变革对于观众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黄梅戏足以引领潮流,把更多“雅”的内容传播下去,而把“俗”的内容进行改编,使群众看懂、听懂,从而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观众欣赏黄梅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小人物”的视角观察社会百态,并将自己融入进不同的角色里,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黄梅戏中的人物是奸是忠、是善是恶,情感表达是真是假、是对是错,这些都由普通民众自己去判断,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戏曲,产生的理解和感悟也不一样,但总会有某个点触动他们的强烈情感,使他们在“爱憎分明”的体验中得到真正的满足[5]。黄梅戏足以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人,作品或是悲伤或是欢乐,观众或是泪如雨下或是开怀大笑,观众的情感总会受到震撼,思想总会受到鼓舞。黄梅戏中弘扬的优秀传统道德,对于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大,沿着这个思路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使优秀道德内化为群众日常习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黄梅戏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建议,通过组织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让群众们多多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并鼓励群众从不同途径学习黄梅戏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人文修养,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然明了,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我们要将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广泛地传承下去,共同守望精神家园,继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响应“唱好黄梅戏”的号召,推动黄梅戏又好又快的发展。并且要把握各种机遇,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使社会力量更加集中,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繁荣。还要强调与时俱进,大力弘扬黄梅戏艺术,想方设法满足群众们的文化需求,以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月忠,刘海新,孙程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黄梅戏文化传承[J].池州学院学报,2019,(30):211-212.

[2]徐福乐.浅谈县级专业剧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8,(17):155-156.

[3]张晓明,石艳丽.浅谈安庆群众文化中独特的“黄梅现象”[J].黄梅戏艺术,2019,(05):77-78.

[4]邵敏,黄娇娇,沈玲华.中心镇村体系规划建设中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从文化空间的视角看[J].安徽文化论坛,2019,(45):208-209.

[5]张慧娟,李婷婷,方凯迪.浅议如何在服务群众中传承发展黄梅戏艺术[J].大众文艺,2018,(02):317-319.

作者:宋敬波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