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企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激励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企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激励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企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激励作用分析

摘要:品牌建设是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企业品牌可以对员工产生凝聚、导向等激励作用。本文通过以国家电网公司文化建设的不足与改进为例,对于国企企业文化建设,尤其品牌建设提出建议措施,以最大程度发挥国企文化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国企;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员工激励;国家电网公司

国企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与教化,使得企业员工认可企业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然而我国国企的文化建设却往往不能发挥出有力的激励作用,因为国企总是缺乏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视,且对于企业文化的形式上的重视多于内容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激励作用是指企业文化具有利用各构成要素来激发员工潜在能力与动机的作用。企业文化激励对于员工的激励是从精神上的激励,目的是充分激发员工的潜在工作积极性与能力,形成企业竞争力,而且这样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不同层次的激励作用1.表层文化的激励作用。企业表层文化,即企业的物质文化。从一方面来说,企业拥有优质的物质文化,可以使得员工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以及社会地位,让员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荣誉感、自豪感与被尊重,可以提高员工对于就职企业的心理认同与忠诚度。对于企业的规范与要求更乐于接受并尽心尽职工作。另一方面来说,企业优质的物质文化给予员工更加舒适的工作体验,增加工作时的舒适感降低不安全感,增加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2.中介文化的激励作用。企业中介文化包括制度、组织人际关系和组织民主等。首先就制度而言,它规定了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方式,起到不同于价值观念的“硬约束”作用,具有强制性特点,这种激励本质上是负激励。其次就组织人际关系而言,在于和谐的人际关系易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共同价值观,形成团队凝聚力,从而利于团队合作。3.深层文化的激励作用。深层次文化也可以称为企业的精神文化,包含着组织的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团体意识等方面。优秀的组织深层次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与责任感,也可以改变员工固有的价值观,建立新的有利于组织整体发展的价值观念。

(二)良好品牌建设的主要激励作用1.凝聚作用。企业品牌体现着员工整体共同追求的理念与价值观念,这种来源于价值认同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把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对于其有着极大的凝聚力,这种力量激励员工团结协作,对于提高组织绩效,减少组织人员流动性有着积极作用。2.导向作用。并不是所有员工都与企业价值观完全一致,这种思想上的差异性不可避免。企业品牌起着“旗帜”的作用,传递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目标,让员工更加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并促使员工在认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与战略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以与企业精神相契合。3.长久激励作用。对于企业品牌的认同,就员工个人来说是长久的,持续的深层次的认同,可以长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能动性,不仅仅把本职工作看为谋生手段,而是看作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

国家电网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成立,经营区域覆盖国家的27个省,利用国家电网相关技术的人口超过11亿人,业务覆盖全国面积88%以上,其主要业务覆盖运营和建设电网。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员工人数庞大,下属机构众多,企业主体于法人机构繁杂,加之国外业务繁重:国家电网公司对外投资66家公司,具有19处分支机构。国家电网在文化建设上面临诸多难题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企业文化缺乏统一性国家电网公司是由多家电力企业整合而成的,被整合的独立企业多达26个,在被整合成整体之前,每一个电力企业都有自己独立而鲜明的企业文化,也都有自己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国家电网的运行时间并不太久,文化整合的难度也较大,整合成为统一的,员工可以接受的国家电网文化形成文化合力还需要努力与时间。

(二)文化建设负责机构不明确许多大型的国企都有着专门负责文化建设的组织与人员,并且制定了细致可行的文化建设计划与章程,可是国家电网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少相关独立的机构、机制、人员等。基层单位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员,并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每一层级。

(三)文化建设手段的手段不够多样国家电网公司的主要员工为技术工人,少数员工为企业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文化没有受到过文化建设培训,且人数少,在具体工作中某些员工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宣传,认为贴标语、加强标识建设、下发文化建设宣传册就可以达到企业文化建设效果。

三、国家电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国家电网”品牌建设工作被提上议程首先,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的辐射覆盖作用,利用电视、网络、杂志、报刊等传播媒体进行宣传;其次,国家电网公司与媒体、政府、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之间在提升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提升品牌的名誉度与知名度。对内,先利用内部媒介,传播“国家电网”企业品牌;在公司内部各个场所,如生产车间、办公区、娱乐休息区等场合推广统一的VI标识,在内部宣传企业品牌,获得员工对于品牌的认可。2019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揭晓,中国一共有40个品牌入选。国家电网公司排位“世界品牌500强”第28,与上一个年度同比上升了两位,并且在上榜的中国品牌中排名第一。这次排名的公布表明,国家电网公司连续四年为世界品牌500强中的中国品牌第一。

(二)加强国家电网的价值观建设国家电网积极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建立“我是电网人的主人翁意识”,“一个国家电网”的想法被企业全体员工认同。主要方式涵盖竞赛活动,如有奖征文活动、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谈话活动,如座谈会、员工的日常讨论等。这些活动也会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以体验式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细心耐心地引导员工认同国家电网的价值体系。

(三)树立“三集五大”的企业管理文化《关于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国家电网企业认为其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按照《意见》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充分打造国家电网的“三集五大”管理文化。具体而言,国家电网公司认为要围绕“一强三优”战略目标,应遵循电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变革组织的架构向集约化、专业化、扁平化的方向进行变革、对于业务流程进行简化、更新公司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国家电网期望可以通过文化对员工的软约束,对于员工的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提高与服务流程的优化有所贡献,达到“国际一流企业、世界一流电网”的企业建设目标要求。

四、发挥国企文化的激励作用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一个好的企业品牌会给其员工带来工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产生激励效果,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利用电视、网络、杂志、期刊等多种传播媒介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发挥意见领袖的影响作用,利用一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介可以导向大众和其他小媒介的观点达到充分的品牌建设效果;品牌建设避免“闭门造车”,要充分听取市场关于品牌建设的反馈意见,建设更为大众接受的品牌也会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对员工产生更强的激励效果;建立品牌服务,用企业优质的服务为企业的品牌建设贡献力量。

(二)建立与组织特色相契合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国企的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历史,如初创期秉持的理念、企业发展历程等,不忘初心,建立独特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止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需要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发展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独创性与独特性。

(三)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要想员工可以收到企业文化的激励,那么首先企业文化必须被其认同。要让员工认可企业文化,就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营造出无形的推力与说服力,让员工的工作中处处渗透着企业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也可以让员工参与到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因为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命令或者指示,而应该积极的反应出员工群体的智慧。

(四)建设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制度的支撑。创新性与规范性是相辅相成的,企业要及时推动企业文化创新,找到符合新形式的新制度,让企业员工更加积极,从而使得企业走向现代化。

五、结语

企业文化中的品牌形象是对员工产生激励的不可忽视的元素,对于企业加强竞争力有着重大的作用。以国家电网公司过去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其采取的方法为借鉴,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国企文化尤其是品牌建设。目前,国企品牌建设得到高度的认同与重视,以后也将会有更多国企拥有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盛.企业文化激励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0(03):85-87.

[2]高俊英.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20):20-21.

[3]温超.国企品牌形象建设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06):84-85.

[4]井天晓.浅谈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塑造和品牌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企业版,2011(06):29-30.

[5]王志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四大强化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206.

作者:毕珂然 单位:河海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