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不足及思考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不足及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不足及思考分析

摘要:将数字技术运用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对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针对现有工作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问题;思考

一、文化的意义

《周易》中曾对“文化”一词作出解释:“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意是“通过关注人伦秩序,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以此推及天下”。由此可见,“文化”指导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优秀文化灿若繁星,这些成果都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缩影,反映了历史也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现状

公共数字文化的概念起初形成于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它是将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应用于公共文化领域,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广泛高效传播[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数字文化战略被视为公共文化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指导[2]。在方针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上不断进取:位于南京博物院负一层的数字馆由实体展馆和虚拟展馆共同构成,两者互补互融,立体展现中国古代文明;莫高窟的“数字敦煌”运用计算机技术使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绘得以永久保存,使东方文化可以走向世界;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的科技手段,完成大量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精修工作,打破空间限制,为公众提供广阔的数字文物库;国家数字图书馆通过以中文信息为主的资料库群,有效改善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同时作为信息的载体与传播的有效手段,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虽然我国在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大量成果,但仍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不足

(一)受制约因素影响,信息采集不全面公共文化场馆是指由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建设运营的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的文化场馆,其范围包涵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3]。受现实制约,公共文化场馆在采集所需数据时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有的公共文化场所功能单一、规模较小,拥有的信息、数据片面;有的公共文化场馆采集信息效率不高且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公共文化场馆机制不健全,保存工作不完善,导致过往信息不完整。信息采集是数字文化建设的基础,低效的采集工作往往是导致最终结果达不到预期的原因之一。

(二)技术更新不及时,工作成果不符合当下需求数据量大与传播、变化速度快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这两大特征对我国数字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快速获取相关、全面的信息并及时加以分析、运用,才能使工作成果在当下最具价值。而现实工作中,由于技术短板、经验不足等原因,许多公共文化建设主体无法及时获取或更新、分析、运用所得信息资源,最终导致虽然完成工作,但工作成果缺乏实效性,不符合当下需求。

(三)数据和成果共享不足虽然各省市、地方文化建设单位积极打造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但是仍存在不同主体间断层割裂、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造成浪费,也降低了信息的可用性,限制了工作成果的可能性与创造性。究其原因,是由于主体间缺乏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渠道,在数字化过程中只关注自身的地域范围与功能定位。要解决这一不利局面,则需要建立高级别的统一、可靠的机制或平台为从事数字文化建设的单位提供共建共享的机会。

(四)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数字文化工作以文化为工作内容,以技术为依托,需要工作者具备跨领域知识与能力。只懂文化但不具备技术知识,则不能合理运用技术高效、准确地实现工作目标;只懂技术而不具备专业文化素养,也无法保证工作方向的科学性和实施过程的连贯性。由于数字信息技术诞生较迟,导致我国数字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中的骨干成员大多长年从事并擅长传统文化建设工作,熟练掌握数字技术者甚少,文化与技术复合型人才的稀缺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方式方法,拓宽采集渠道信息采集为后续的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提供资源与工作依据,信息采集工作是否全面、高效直接决定了数字文化建设工作能否实现预期效果。为了尽可能获取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数据的渠道与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应根据具体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此外,针对服务公众的数字文化项目,建立意见与建议反映渠道,使项目建设者直观了解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想法,从而使项目能切实满足公众需求。

(二)形成持续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数字技术推陈出新,数字文化工作从业者也需要持续学习,将新技术运用于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水平。文化建设主体应利用合理机制促进工作者主动学习、持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将学习机制规范化、常态化,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同时,项目质量也将不断提高,此外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又进一步助推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三)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互利机制为实现不同主体的信息共享与业务交流,上级单位应建立统一的平台与机制,运用“1+1>2”的聚合效应,实现信息、资源最大化应用。以浙江嘉兴打造的“文化有约”平台为例,平台将数据共享运用到数字文化建设中,整合了系统内各类文化场馆和系统外的科技馆、纪念馆、青少年宫等资源,针对资源进行统一的服务与管理,并将所得成果延伸到基层,显著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江苏目前也已建成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平台整合省内地市、区县级文化馆资源,提供线上鉴赏、慕课学习、表演直播、在线看展、预约活动等服务,实现了省内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创新手段,吸引文化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作意义非凡,吸纳文化与数字技术复合人才尤为重要。薪资是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之一,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也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时不仅考虑建设主体的发展情况,也要考虑建设人才在工作进程中的获得与发展,在保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个人创造更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此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建设工作中充分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能地,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五、结语

推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顺应时代趋势的科学举措,虽然目前我国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上取得些成果,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文化建设主体应根据实际情况,从高效采集信息、形成持续学习、建立共享机制、吸收复合人才四个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优秀文化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有效推动公共数字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淼,孙红蕾,郑建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与研究进展[J].现代情报,2017(07):174-179.

[2]王淼,陈懿行.公共数字文化协同发展战略的构建及实施[J].当代图书馆,2019,137(01):7-11.

[3]佚名.宁波市基层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创新研究[EB/OL].

作者:殷茜倩 单位: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