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群众文化的建构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群众文化的建构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群众文化的建构浅析

群众文化的现实价值

第一,发展群众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华民族有着各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精华,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人们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第二,群众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群众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群众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群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另外,群众文化往往与特定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成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如端午节赛龙舟与爱国诗人屈原等等。通过这些素材,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民族心理认同和自豪感。其二,群众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无声无息的,非教条的,潜移默化的,这样更容易让人们接受。”[3]

如果我们以群众文化活动主体为契机,把思想信息寓于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体验的活动之中,在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信念教育,就能有效地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采取空洞的说教而容易引起人们逆反心理的局面,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三,群众文化有利于对人们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融洽的交往氛围有利于人们提升道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群众文化活动正好提供了各种人际关系交流的平台,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原本心理有隔阂的人们,因为相同的爱好聚到一起,为了共同的兴趣而进行交流,最终消除了误会或矛盾。第三,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群众文化活动与民俗节日紧密相连,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春节期间,各地的舞龙、舞狮、灯会等活动恢复了文化传统,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友好祥和。这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发展经济,促进节日消费的典型例证。第四,传统节日是民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是民众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群众文化通过自身特定的娱乐性来消除人的身心疲劳,愉悦人们的身心,对人们进行着精神补偿和心理调解,使其有更旺盛的精力集中到工作、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主动性。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多数人经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然而,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息和放松身心就成了一件“奢侈品”。而各种节日中的群众文化活动就为人们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借此人们可以使疲劳的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而且,参与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第五,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传统的节日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节日文化活动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特别是情感内涵,很多传统节日中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有无数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欣赏,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都能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气氛,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无疑能得到最深刻的强化。可见,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群众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来看,群众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群众文化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再是传统的社区文化和单一的活动,而是朝着更加丰富,更具开放性的方向发展。继续推进群众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重要任务,要建设好发展好群众文化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群众文化建设与开发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面开展,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面对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新形势,群众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面对广大群众的期待,在群众文化建设与开发利用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突破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使群众文化建设与开发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作为最终目标。

二要实现民族形式和时代内容的统一。群众文化的建设,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状况,作出与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策略,充分注重开发本地区的民间艺术资源,善于挖掘富有地域特点和民族民间特征的文化优势;要有世界视野和时代意识,将群众文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使之与时代特点相融合,培育更多的富有时代气息和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展各种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促进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

三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文化巧妙结合,提升群众文化的精神内涵。“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基层文化活动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群众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用文学艺术、音乐、美术、舞蹈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把党的号召传达到群众中去,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娱乐、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既能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又能使更多的群众受到鼓舞。

四要增加投入,加强群众文化的基础建设。“群众文化作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需要,所以政府要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导者。”[5]首先是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除了政府拨款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例如可以加强宣传力度,吸引一些知名企业进行赞助,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企业自身也得到了文化的发展。其次是要兴建基础文化设施。这是发挥群众文化社会价值的硬件保证,没有一定的空间和设施,群众文化的开展就是空谈。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建设文化广场、文化馆和文化站等基础设施。改善其运作方式,通过改革来使其增强活力,更好地发挥主体引导的作用。再次是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人才是根本。最后是要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要尽可能地调动各行各业的成员,都来关注与我们的群众文化建设,形成群众文化的合力,只有这样,群众文化才能不断发展,才会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本文作者:徐昌辉、黄梦迪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