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以传统优秀文化促进高校文化建设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以传统优秀文化促进高校文化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以传统优秀文化促进高校文化建设论文

一、传统优秀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为整个校园建立的一个管理制度,保护学校的设施和对学生的行为准则的约束,让学生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对于制度的制定是相当简单,但是在长期的执行中,也就不会是想的那么简单,在对制度的执行的时候要有耐心,随时做好监督管理,约束校园员工和学生日常的行为,在对学校日常的管理中,很多老师都在努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我们只要利用校园建设的潜在规则,把教育思想贯穿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利用校园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校园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二、传统优秀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促进

传统优秀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主要就是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的获得和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依托传统优秀文化建设优良健康、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创建。

(一)推崇“仁爱”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仁爱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要宽容,认为宽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必备涵养。在传统文化里,“爱人”包括自爱、爱人、互爱。爱人与自爱是统一的,是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将心比心地去爱别人;也只有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互爱是自爱和爱人的逻辑结果。在高校教学中,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氛围,随时提醒学生要相互学习,针对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度目标。通过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修养,传统优秀文化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对于同学之间的宽容互助、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强调“重义轻利”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确立了“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的义利观,所谓“义”主要是指道德义务;“利”指功利或利益,主要是个人的私利。对于“重义轻利”就是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义”永远在“利”之上,这也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儒家义利观中的精华必须借鉴发扬,当前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而淡薄社会责任、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对于儒家“义利观”的弘扬,有助于高校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能够自觉的以民族国家大“义”为重,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甚至是不择手段。

(三)倡导“自强不息”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立自强、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华夏祖先从四季推移与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稳健不已的步履中感悟到一种自主、能动、永不停息的精神,认为人应该仿效自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当代高校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塑造学生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悲观、不放弃的精神,让学生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

三、结束语

校园文化文化包括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对校园物质文化的提高,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然而精神文化就是整个校园文化的灵魂,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作者:卢中旺 尹春芬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