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报作用于当前文化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学报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
1.记载和积累功能
学报将大学教师的创作成果、大学里的科研活动以特定的形式记载下来,使这些精神成果得以保留下来,并得到继承和发扬。
2.传播和宣传功能
学报这种传播载体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类文化得到横向交流和纵向联系。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传授,如果仅限于言传身教,其效果是很局限的。而借助于传播媒介,思想文化流传的范围就大大扩大了。
3.教育和认识功能
大学学报几乎囊括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领域,其所包含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具有优势的,其所构建的社会认识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报主要发表对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类文明传承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能产生长远影响的知识产品,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学报对文化建设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学报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品味的文化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学报可以传播价值观念、引导文明发展,对读者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比如,学报的政治属性要求它始终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绝对不能发表政治观点有问题的作品,这就为读者提供了正确的政治视角;学报的文化属性表明学报可以引导文化向科学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学报品味的高尚和高雅可以使读者享受到艺术之美的熏陶,达到净化心灵之目的,这又为人们提供了文明发展的新导向。学报在逢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社会新现象出现的时候,都会适时开设专栏以呼应。如“伟人诞辰、改革开放周年纪念”等;在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号召后,很多学报组织了“新农村建设”专栏研究;当“和谐”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时,有些刊物推出了“和谐社会”、“生态和谐”等专栏。这些都是学报对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学报对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学报作为文化理论创新的先锋,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就其广度和深度来看,还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究其原因,从理论根源来看,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必然要滞后于经济建设。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文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文化创新的原动力。而学报作为思想理论的载体,不仅具有学科齐全、知识密集、理论丰富的特点,可以为人们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文化理论的创新提供基础平台和原动力。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就要先进行文化理论的创新,而学报就为文化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间接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武器。学报对文化建设的这种推动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近些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兴起的“文化研究”实践,就是学报对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的极好例证。很多家学报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设立了文化研究专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山西大学学报创办的“晋文化研究”、扬州大学学报的“扬州文化研究”、延边大学学报的“中国朝鲜族文化研究”等等。这些文化专栏不但取得了较大学术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参与并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步伐。
三、学报如何更好地发挥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文化建设的推进,学报以不断奋进的精神和精良的文化成果,已汇入文化建设的大潮。但是,成就与挑战并存,学报若想在文化建设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用于文化改革发展各个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使我国文化各方面发展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之上。”学报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报在具体工作中,要将政治文化与学术文化和谐统一起来,既要坚守刊物的政治导向,又要保证学术的繁荣发展,要始终将社会效益和文化使命放在首位,也要兼顾到经济效益。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执行中要处理好的问题。
(二)树立发掘并对外传播本土文化的意识
中国要想成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就必须让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与对话,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文化,才能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知识界应挖掘本土文化的价值,发掘中国文化的底蕴,向世界展示大国文化的美好形象。学报也理应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在学报这块园地中,应多发现、发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色的东西,借助学报这个窗口对外宣传。当前学报也以多种形式参与了国际交流。学报的发行范围面向国外,这是学报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汉文版为例,据中国知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2012年度)统计,该刊机构用户分布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际上(包括北美、澳洲、西欧、韩国、日本、中东、东南亚、非洲)的有334个,其中西欧机构用户就有131个。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该刊的机构用户。另外,网络、学术团体间交流都是学报传播文化的机会。
(三)提高编辑的文化素质
这是个老话题,但又是个至关重要而且需要不断更新的话题。学报的主体是编辑,学报是出自编辑之手的作品,所以编辑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报的质量。从文化角度来看,编辑的文化素质就影响到学报的文化层次。培养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学报服务于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编辑要学有专长,努力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培养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学术规则、方法,这样才能与工作对象即作者更好地沟通交流。学报要支持编辑的学习研究。让编辑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目前,几乎所有学报编辑的事务性工作很多,包揽收稿、编辑、校对、排版、编务等几乎一期学报出版的所有工作,工作头绪多,时间长,哪有时间去钻研学术。应该建立新型的编辑工作机制,将编辑、校对、排版、编务等工作分工负责,给编辑留出充裕的时间从事学术研究,将编辑的学术研究列入编辑考核中,并与经济收益挂钩。这当然需要多方支持才能实现。编辑还要成为“文化型”杂家。编辑要勤于吸纳各方面知识和信息,不仅包括传统的哲学、文学、历史等文化知识,还有新兴的知识如符号学、传播学、文化哲学等。编辑要时刻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冲击,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在出版体制改革中学报要找准定位
学报依附于高等学校,同时也是出版行业中的一支队伍。在当前出版体制改革的大潮流中,学报该不该改革,该怎么改,是国家决策部门及学报界人士探讨思索的问题。教育部在去年曾出台文件,让学报走产业化道路,但最终也没有付诸实施。到底将学报定位为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这对于学报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目前条件下,让学报走产业化道路不太现实,还是应该保持事业属性。这是由学报的办刊宗旨、功能和学报目前的现状所决定的。从学报的办刊宗旨和功能可见,学报是为本校师生提供一个进行学术创作、学术交流的园地,以促进学校科研的发展;学报是向外界展示、宣传本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一个窗口;学报要为学校新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成长发展服务;学报还要负起培养学术新人的责任;学报与学校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学报走产业化道路,学校停止给学报拨款,学报必然要为自身的生存而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不能一心一意为学校服务。从学报目前的现状看,如果实行产业化,学报的生存也有困难。市场化期刊的生存主要依靠发行量、广告收益,而学报刊发的文章为高深的学术作品,读者面窄,发行量小,想依靠发行量和广告收益来生存是不可能的。目前学报的经济收益主要靠收取版面费,这部分收入想维持学报的出刊、人员的工资必定是入不敷出。所以,学报走产业化道路不太现实。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家应该对学报实行保护措施。世界很多国家为了促进学术研究,对学术刊物都采取补贴出版的保护措施。美国每年用于补贴学术、科技出版物的经费高达64亿美元。美国大学出版社大多是亏本的,但它们照样出书,大学要补贴出版社。因此,我国也应该吸取国外经验,对学报予以支持。
作者:张慧英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