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文化建设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文化建设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文化建设思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十八大报告都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国家和民族繁荣强盛的重要性。新常态下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要求我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有正确的把握,对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大学作为文化建设的创新者、引领者、示范者,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当前,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大学文化自觉是大学文化适应新常态的关键。

一、自觉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

大学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精神存在、文化存在,大学和大学文化如影随形,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本身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如果缺失了它,也就无所谓大学。大学文化自觉是大学在文化上的觉醒,它的基本前提就是自觉认识文化建设在自身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学对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大学自身的竞争力,还关系到能否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最终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第一,以文化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是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教育机构,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息息相关。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大学不仅需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全面发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不仅人才的培养目标直接体现了深层结构的文化要求,而且人才培养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递、选择及创造的过程。”[2]大学文化实质上就是育人文化,目的是通过继承、传播、创新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育人过程。大学教师、管理者、服务者的一切活动都要从文化的角度精心设计,形成自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模式,言传身教,做出表率,让沐浴在浓郁文化氛围中的大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达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目标。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和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应认识到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树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构建融知识、能力、人文素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二,以文凝力,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强化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大学文化是历届大学人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凝结着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体现出独特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是一所大学的精髓所在。一流的大学文化铸就一流的大学,古今中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证明了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无论大学怎样更名易址,唯有其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大学文化弥漫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无形而又持久,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全体师生员工的人格,形成文化认同,进而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带动学校各个系统协调发展与创新。同时,大学文化力塑造的整体形象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职能的拓展,大学中出现的官僚习气、功利主义、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削弱了自身的内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大学回归文化本位,主动传承大学精神,健全大学制度,营造环境氛围,调动大学人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大学文化的自觉自信来塑造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三,以文济世,引领社会健康发展。大学从封闭的象牙塔到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大学存在的理由,大学正以理性开放的心态回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直接服务于社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是表层的理解。事实上,从中世纪到现代,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知识创新的中心,对社会的作用在本质上表现为文化引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很好的例证。大学有着独特的文化批判精神和超强的文化前瞻力,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潮流,能够执着地追求一种高品位的先进文化,有足够的能力担当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使命。大学文化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又以自身的文化反省力和创造力引领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尤其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凸显的情况下,亟须大学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做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创造和培育新型文化,做到坚守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批判不良文化,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学还以优质的科研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总而言之,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批判社会、引领社会,也就是说,大学文化不仅仅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应该是社会发展风向的定针,以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第四,以文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21世纪人类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的新时代,文化软实力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力量。中国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创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必然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骨干力量。其实,大学文化本身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首先,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从培养人、教育人开始,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独有的优势。其次,大学教育就是通过师生的教与学来传承文化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再次,大学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众多的知识精英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而文化创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最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大学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关键领域,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既包容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将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大学文化建设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源泉,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自觉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只有符合规律,才能获得永续发展。同样,大学文化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文化自觉,才能真正推动大学文化的科学发展。

其一,大学文化建设遵循传统与创新的统一。传统与创新相统一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没有传统,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坚实的根基;没有创新,文化的发展就缺乏生机活力。大学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只有遵循传统与创新的统一,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创造不能没有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了生命的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3]大学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于大学文化一直在创新,同时在创新中又强劲地维系着传统,赋予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强调文化传统不是否定创新,必须警惕“复古主义”,简单地复兴传统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强调文化创新不是否定传统,必须警惕“全盘西化”,纯粹地模仿和移植西方文化,定会失去自我文化本根。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4],进一步明确了传承与创新是大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学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积淀的渐进过程,传统是大学文化的生命源,创新是大学文化的生命线,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诠释出大学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时代文化气息的融合。唯有依据中国社会和大学文化的现实,以开放的文化态度、自省的文化行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继往开来,才能建设我们真正需要的大学文化。

其二,大学文化的构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文化是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许多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要素构成的。而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累积、不断传承、不断创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大学精神文化体现在每位师生员工的灵魂和生命中,凝结着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战略、历史传统等丰富内涵,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本质所在,校训、校风、学风等是其主要的表征。大学制度文化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与大学精神高度契合,是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行动、大学精神转化为环境文化的保障。大学行为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研究、学习、生活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文化品位和行为操守,也是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的具体体现,具有直接参与的主动性。大学环境文化以外显的形式映射着大学文化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大学文化存在的物质载体,能够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员工受到浸润和塑造。大学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体现,环境文化是基础,自上而下地逐层落实,自下而上地逐层体现,各自在大学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共同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其三,大学文化建设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杨叔子院士曾说过:“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5]科学需要人文为向导,人文需要科学为奠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亦如此。大学是一个求真育人的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融合是大学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求真务实,是大学探索高深学问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大学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和忠诚,鼓励着大学师生自由探索、敢于批判、大胆创新。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积累的文明成果,体现了大学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关切,其终极目的是通过教育、熏陶等方式使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题,人文精神以求善为根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片面地强调科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就容易偏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服务社会的宗旨。片面地强调人文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坚实基础。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的科学精神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根本,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是大学提高学术声誉、扩大社会影响的基础。

其四,大学文化建设适应社会而又超越社会发展。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文化不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超越社会发展。大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其建设必须遵循适应社会而又超越社会发展的规律,主动以社会的发展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优质的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同时又以自身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适度超越社会的发展,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社会健康发展。因为大学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教育和科研转化为社会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然,这种适应是理性的、主动的,带有批判性的,如果大学文化建设一味地迎合社会发展各色各样的需要,弱化文化的社会批判功能,就会沦为市场化、商业化、技术化的牺牲品,从而扭曲大学存在的价值,大学最终丧失安身立命之本。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不仅仅要适应社会发展,更应超越社会发展,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其独特的文化前瞻性、文化创造力和文化批判力,自觉参与社会发展的种种变革,成为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旗帜。

三、自觉担当大学文化发展的责任

大学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社会组织,是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的重要力量。一所负责任的大学应自觉着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倾力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致力于服务而又引领社会的进步,助力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一,要主动追求人文化成的目标,担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责任。纵观大学育人理念的发展,无论是英国纽曼提出的培养“绅士”的思想,德国洪堡提出的培养“完人”即“有教养的人”的思想,还是我国蔡元培提出的养成“文化人格”的思想,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命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特别强调“大学就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大学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6]。由此可见,大学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社会需要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文化人”,而培养的利器就是大学文化,正是大学文化把一流的学生化成一流的人才。人文素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备的文化品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重专业能力轻综合素养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断裂、人文素养的不足是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软肋。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体成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这就要求大学主动追求人文化成的目标,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相结合,用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培植大学生的德行和文化素养,担当起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其二,要倾力打造文化创新的平台,担当服务而又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大学已不是中世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大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大学本身的文化职能决定了大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国家文化创新的主体。当今时代各种社会思潮激荡,文化的一元和多样、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先进与庸俗相互交织,导致人们面对文化的选择无所适从,自主判断的难度增加,亟须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倾力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新平台,自觉担当引领社会进步的重任。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课题研究、学术讨论、人才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生产、传播、创造新型文化,以高新科技成果和高端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自信心,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大学的文化创新成果一方面能解决社会生产的客观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成为牵引社会前进的“火车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引领社会发展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升华,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服务,主动承担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是大学倾力打造文化创新平台的根本目的所在。

其三,要精心建设文脉相承的校园,担当发展大学自身文化的责任。大学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本质上是传承优秀文化、延续民族血脉的重要机构,正是有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有大学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正如习强调的那样,“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7]现代大学具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基因,不同的大学也各具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在时间的长河中有意无意地培育一种独特的文化,今日的牛津和剑桥就是自中古一脉传承下来的。在有形的物质层面上,例如大学校园的历史遗迹、名人雕塑、纪念碑,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等,直观地反映了不同大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见证了每所大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在无形的精神层面上,诸如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哈佛之自由民主、牛津之学术自由等,颇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蕴含着不同学校的历史传统、时代特征和办学风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大学自身文化的发展还需要汲取国内外其他高校先进的文化建设经验,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网络新媒体使大学传统文化数字化,与时代特征、现实要求相结合,延续学校的历史文脉和精神传统,彰显与时俱进的文化品位,实现自身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其四,要自觉奉行兼容并蓄的原则,担当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责任。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跨国培养、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各个国家大学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学成了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领域。在国际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的文化冲突和西方强势文化潜藏的文化侵略,通过各种学术交流、教学思想、师生或生生交流等冲击着我国文化的根基。在这种境遇下,我国大学应善于创造文化精品和培养文化人才,对外凸显、传播和发扬民族文化特质和品性,敢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展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魄和风范,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首先,确立文化的民族性。大学应加强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教育和认同,确定自身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身份认证。其次,遵从文化的多元性。大学应以理性的文化态度和包容的文化胸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走互学互鉴、和平共处的发展道路。最后,突出文化的超越性。大学应主动创造多元一体的新文化,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将卓越的大学学术文化和成果推向世界。孔子学院的兴起,就是我国大学担当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责任的例证,“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高等院校践行自身使命、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是高校的历史任务和必然选择”[8]。在孔子学院这个平台上,不能只教汉语,要多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为世界各国所理解、认同和向往。

作者:柳礼泉 胡港云 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