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资助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我国历来就有资助体系,并形成了资助文化。早在北宋时期,范仲淹就成立了“范义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但不可否认,在现实工作中,资助文化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本文将简单加以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近年来,资助高校中的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成为了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面临着很多压力和现实困境。
一、资助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维度中地位不高
(1)缺乏顶层设计。资助文化建设未被纳入到整体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当中去。每个学校都在规划自身文化建设,从物质精神制度到行为管理科研,在大学文化中没有把资助文化列入一个重点,对特困生的文化内涵没有密切的关注,没有把资助工作当成一种文化建设。没有全年的长期的资助文化方案规划和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工作。(2)学生工作部门唱“独角戏”。现实的资助实践中,资助工作常作为一项普通的学生工作去开展,普遍简单地认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只是学工部门的事,相关部门参与的主动性不强,导致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难以形成。
二、资助文化缺乏完整的建设体系
(1)资助育人目标不明确,育人功能不突出。一些高校存在对资助体系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受助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还不够等问题。勤工助学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济利益,却忘记在这一制度中渗入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成分,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不愿意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侧面反映了部分学生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不强。(2)重经济资助、轻文化教育。在对大学贫困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学校更多的是考虑解决其生活上的经济困难问题,而往往忽略了其个人感情、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大学贫困生的心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困难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的自卑、孤僻、自我封闭等情绪是较难发现的,这些心理或者能力层面的问题也同样制约着学生今后的发展。(3)心理教育缺乏推进体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心理有问题和障碍的学生,而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预防。许多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够明显。如有的贫困生不愿承认自己贫困生的身份而不能得到各项帮扶,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学习跟不上、学费交不起,长此以往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困境难以消除。
三、资助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水平不高
(1)认定制度科学化水平不高。以美国高校的助学贷款为例,美国高校的助学贷款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为帕金斯贷款,由联邦政府和学校共同出资,重点是资助“家庭经济状况低下”的学生,由学校负责发放和回收,不易申请。第二种为美国斯泰福贷款,也叫“国家担保贷款”。该贷款分资助型和非资助型,区别在于资助型学生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支付,这是美国目前最主要的资助方式。第三种为商业贷款,叫做本科生家庭教育贷款,是家长向商业银行申请的一种较低利息的贷款。申请材料需审核。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单一。我国生源地贷款,只是在毕业生毕业时要求学生填写还款承诺书,并没有其他诚信教育措施,所以加强诚信教育,增强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仍是我国当前资助工作的重任。(2)社会捐资助学机制不健全。首先,缺乏专门的组织结构。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社会资助机构,负责社会捐助的组织、协调工作或社会岗位的寻找与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多包含在现有的资助工作中。其次,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高校对于社会资助资金没有设置专门的账户,对资金的管理表现出随意性。没有建立对所捐款款项使用情况的完善的反馈机制。再次,学校领导对社会资助不够重视。多数学校单独依靠国家财政下拨的资助款项,对社会资助缺乏积极主动性,只是被动接受来自社会的零星的资助,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认为到处“伸手要钱”,会损害学校的声誉。最后,政府引导机制不完善。我国到目前为止,对社会资助的相关规定基本体现在各省市的一些相关捐赠捐助文件里,而且在对哪些组织或高校进行捐赠能够减免税收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名单外的学校或者某些高校异地办学的校区吸收社会资助的能力。(3)校企培养人才联动机制不完善。未建立学校和企业培养人的联动机制,学生到企业工作机会不多,企业对学生了解不多。学生受助后激起学生的内在潜力不足。企业应根据用人标准、企业文化,设立自己的专项奖学金,引导学生去获得专项奖学金。学生要想进入该企业,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学习企业文化,这就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但学生受助后,不能及时了解企业文化和用人要求,不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按企业要求完善自我,造成学生内在学习潜力不足。
四、结语
高校教育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积极寻求完善的资助方式,解决在建设资助文化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促进高校贫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王欣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