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核心素养中文明礼仪教育渗透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核心素养中文明礼仪教育渗透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核心素养中文明礼仪教育渗透探索

摘要:加强文明礼仪在小学音乐中的教育力度,不仅能够在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同时端正学生的态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现阶段教师需要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根据教材乐曲,结合学生的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对策。就文明礼仪教育与小学音乐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策略

文明礼仪包括基础礼仪、见面礼仪和公共礼仪,涉及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相关内容。小学生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且能力不足,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事情时,难以做到处处得体、事事合礼。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教材内容,将其与文明礼仪有机整合,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使其更好地与人交往和面对生活,实现全面发展。

一、在探索音乐文化中感受礼仪

教师可通过歌曲带领学生探索音乐文化,借助音乐文化帮助学生感受文明礼仪。比如,在教学歌曲《乃哟乃》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前先与学生相互问好,加强学生的礼貌意识。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你知道哪些民族的名称?”学生积极回答活跃气氛,教师借此导入歌曲《乃哟乃》。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与该歌曲相关的土家族风情视频,让学生看一看土家族的服饰、房子等,感受土家族的风俗文化。教师随后展开教学讲解,告诉学生“乃哟乃”是土家族语言,汉语就是“快快来”的意思。之后教师带领学生用柯达伊手势对歌曲中的DO、MI、SOL音高进行认唱,对乐曲等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促进学生了解该歌曲的特点和歌唱技巧,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土家族的小朋友,配合着歌曲边唱边跳,感受土家族人们的幸福快乐。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土家族的社巴节,在该节日上人们唱起“摆手舞”,以及土家族人人见面会相互问候、家中有来客必盛情款待。探索音乐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音乐学习效果,还能让学生感受文明礼仪[1]。

二、在鉴赏音乐中体验礼仪

教师可通过短视频配合歌曲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聆听和鉴赏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礼仪,提高审美情趣。比如,在欣赏歌曲《快乐的罗梭》时,教师播放彝族节日活动视频,包括火把节、摔跤、斗牛等,让学生配合视频欣赏歌曲。在欣赏后,教师为学生简单介绍弹拨乐器等知识。其后再让学生进行聆听,结合已学习的知识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和内容,促进学生了解彝族人的热情,他们每逢节日都会欢歌载舞。或者在欣赏歌曲《狮子舞绣球》时,教师可先结合先前学习过的英文儿歌《新年好》,让学生回想一下西方过新年时的快乐,然后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国过新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做些什么吗?有什么活动吗?”学生踊跃回答,有的学生说贴春联,有的学生说放鞭炮、放烟花,有的学生说吃团圆饭。在学生积极情绪中,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欣赏。在学生欣赏后,教师可对我国传统节日春节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活动,感受和体验礼仪,如晚辈要向长辈拜年、与来拜访的客人互祝新年快乐等。

三、在音乐表达中表现礼仪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教材歌曲的重视度,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意义有效导入课中,让学生在了解创作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聆听歌曲、学习歌曲和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理解和感悟文明礼仪。比如,在教学国歌时,教师可先播放歌曲让学生进行聆听欣赏,并在播放后让学生谈一谈听后感。这首歌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每周升旗时都会听到这首歌,在一些重要的庆典等活动时,也会从电视上听到这首歌。学生在积极表达后,教师可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及所表达的意义进行讲解。在学生了解基础的创作背景等知识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在升旗时播放国歌,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都能很快答出应该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到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当国歌响起时身为我国公民应做出相对应的礼仪动作,才是对祖国的尊重和热爱。之后再对该歌曲的知识内容和演唱技巧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在歌唱中进一步感悟歌曲表达的情感,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与文明礼仪。

四、在音乐活动中实践礼仪

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实践礼仪,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礼仪,端正自身的言行举止。比如,民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歌曲创编相对应的舞蹈,教师将一些礼仪动作融入其中,如面带微笑、握手等。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唱跳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礼仪。或者根据《红眼睛绿眼睛》歌曲内容,创编相应的肢体动作,并搭建交通路口场景,让学生融入场景,在歌唱表演中明白遵守交通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借助小学音乐歌曲,根据不同歌曲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知识、提高歌唱水平的同时,了解文明礼仪,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文娟.文明礼仪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养成[J].文理导航,2021(2):256.

[2]赵丽琴.论音乐课堂中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考试周刊,2017(80):172.

作者:陈莉丽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巴溪湾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