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下小学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古人曾曰: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历史上许多先辈都很重视礼仪,认为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伴随着八礼四仪的提出,礼仪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强调文明礼仪,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视角,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提出有关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策略。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国际交往中,一直是君子的形象,彬彬有礼,以礼待人。这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至今为止,世人还传颂先辈的传统美德故事,例如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曾子杀猪立信、苏东坡节俭成习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时常引用这些杰出的先辈的故事,希望孩子也可以向先辈学习和继承。其次,学校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学校教育影响着学生成长,给学生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学校教育是由专业的教师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完成的,因此要求教师的品德和教学水平具有极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学生在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行研究。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积极作用,并对不足部分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文从徐州五所小学抽取17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与学校教育。
1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及分析
1.1学校宣传到位,忽略表扬的作用
从图1可以看,学校对于礼仪活动的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占到了大部分,有62.94%,宣传效果良好,有48.82%的学生可以做到相关的礼仪要求,部分少数学生没有做到,因此,学校宣传对于学生的礼仪要求是十分重要的。而有35.29%的同学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礼仪要求,可见学生是具有自发性的,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从图2看有40.00%的小学生在践行经典礼仪行为时受到表扬,有52.35%的小学生在践行经典行为时只是偶尔受到表扬,少数出现从不表扬,甚至不知道。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的强化,使学生在下次同样情境中做出正确行为的概率增加。当今校园中的礼仪工作的宣传完成不错,但在后续的工作中应注意到学生的自发性,发挥学生这一优势,积极引导。学校也需重视表扬,不管是口头还是物质上的,都需有意识地加入教学活动,利用好这一正强化,促进学生行为的养成。
1.2老师师德师风建设良好
调查得出有137位(80.59%)学生认为学校老师师德师风优良,但仍然有33位(19.41%)学生认为本校老师师德师风存在问题。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树魂立根,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人知识,使人走向文明,而且还要教人以德,将人塑造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老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最直接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意义不可谓不大。试想,在学生文明礼仪产生问题的时候,老师不注意、不及时纠正,难免会让学生逐步忽视甚至习惯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甚至,在老师本身存在问题的情况下,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不仅会使学生有样学样,还会使学生的行为认知产生偏差。因此,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应该只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更应该关注教育者,从源头开始把握正确的导向。
1.3学生文明礼仪情况
1.3.1学生高度认同传统文化,行为较好传统文化这一课题常常为学者所研究。传统文化更是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的文明行为。笔者分别从意识和行为两层面来分析调查数据。从图3可以看到,有40.59%的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关美德是持认同态度,其次超过一半,约51.18%的小学生认同有关美德的传统文化的部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伴随着成长,小学生逐渐有辩证的思想,形成主体性意识,对事物产生自己的想法。对待传统文化,小学生群体的大趋势都是积极认同的,但仍有8.24%的小学生完全不认同传统文化,可见有关美德层面的传统文化的相关工作还是需要进行,培养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的关系认知情况,约有15.88%的小学生无法与之相联系。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对于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是有积极作用。两者分隔开会使小学生无法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渊源,没有产生出文化认同感,日常的文明礼仪也只是浮于表面。当然,绝大多数的小学生认为传统美德与当今文明礼仪相关,这背后的礼仪工作也是颇有成效。可以看到之前文明礼仪的工作是有所成效的,大多数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但仍存在个别不良现象,这要求礼仪工作还需稳步推进。在对于传统文化,小学生呈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积极地落实到行动中。
2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策略
2.1学校方面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首当其冲需要改变的是学生的思想。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还尚未成熟,思想处于形成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座谈会或者开展传统文化演讲比赛等方式,弘扬歌颂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思想情操。学校环境与学生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其次,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光有意识还不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细节入手。将传统文化融入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例如,在向他人借去东西或者向他人请教问题的时候,加上“请”字;在需要别人帮忙时也一定要使用“请"和"谢谢"。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礼貌用语,提升自身的礼貌涵养。小学生活泼好动,可能会打闹中出现破坏公物的现象。此时,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结合事件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公共场合禁止追逐打闹、应该保持安静、小心损坏公物,从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最后,发挥表扬等机制的正面强化作用,加强学生文明行为的发生概率。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设置完善的鼓励激励制度,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礼仪观念,比如设置校园文明礼仪板块,每日对文明礼仪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或者采取广播站的方式,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做好宣传工作,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比如科学课上,培养尊重他人、文明合作的理念。在学生的主体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表现好的学习及时进行鼓励,突出文明礼仪的重要意义。
2.2教师方面
小学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处于人生的初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是发挥教师榜样作用的重要前提。教师在小学生心中是绝对权威。教师的生活、品行、世界观,影响全体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合理地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情感态度等,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文明礼仪的观念,形成文明的行为。其次端正自己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口头语言,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要时刻发挥表率的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文明礼仪素养,对学生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培养。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精神文明的引领者,更是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督促者。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文明礼仪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召开文明礼仪主题演讲、班会等。加强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明确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要素,如:优秀传统故事、名人名事、名人谚语等,引导学生体会先辈的精神境界。在课余时间,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发生习惯,抓住行为的不良成因,再利用传统文化的渲染作用,规范学生行为。
作者:汤丽阳 裴烨菲 费杉杉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