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影视资源中的外国文学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影视资源中的外国文学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影视资源中的外国文学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视资源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必然。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影视教学资源。本文拟在多媒体教学的大语境中,探讨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影视资源的具体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关键词】影视资源;外国文学;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影视资源的日渐丰富,影视资源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必然。“人们不再认为教育应该建立在缓慢发展的铅字上,一种建立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之上的新型教育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1]{P189}马丁•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2](P78)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造的一切有利条件,把影视教学资源运用到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影视资源包括电影、电视剧、电视新闻、专题片、话剧、小品等视频资料和歌曲、朗诵等音频资料。影视资源既是文学教学的媒介,又是文学知识的载体。将影视资源引入外国文学教学,不仅能使授课方式多样化,提高课程内涵,而且能与时俱进地把外国文学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等联系起来,既有时代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本文拟在多媒体教学的大语境中,探讨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影视资源的具体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一、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料,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提高理解与记忆力

实验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小时后,人们一般能记住听觉信息的70%,视觉信息的72%,视听结合信息的85%;72小时后,人们只能记住听觉信息的10%,视觉信息的20%,视听结合信息的65%。显然,感知记忆的规律是具体形象感知的东西较抽象感知的东西更容易被识记,且保持长久、综合性刺激可以产生最佳的效果。[3]{P13-14}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正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综合刺激,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以便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使用影视资源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近年来外语教学陷入实用主义误区,文学课程被严重边缘化。国内多数外语院校把“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赏析”两门课程合并为“外国文学”一门课程。鉴于这种现状,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充分利用影视教学资源,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影视资源在讲述文学作品的情节方面具有文本资料难以达到的效果,特别是在描述一些复杂的作品内容时,影视资源能够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明了、快速地展现出幽隐曲折的故事情节,立体地凸显人物性格,鲜明地展现人物心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学作品,而且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影视资源有助于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把传统的以“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育目标。比如在外国文学赏析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片段,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阐释作品的文化审美意义和文化价值;也可以给学生指定一部分教学内容,让他们课后通过观看影片等,写成观后感,在课堂上分享。这些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为他们提供锻炼、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

(四)影视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影视资源的内容涵盖文学、语言、戏剧、美术、音乐等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审美性。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影视资源的高度审美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其人文情怀。

二、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一)穿插使用影视资源片段,构建外国文学课堂的主体框架

自从外国文学诞生以来,就有无数作品被谱成乐曲,广为传唱。比如格林卡为普希金的抒情诗《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作品谱写了浪漫曲,使诗歌与音乐完美地融为一体。多数外国文学经典之作被拍摄为影片或电视剧,如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茨冈人》,莱蒙托夫的《假面舞会》,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死魂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复活》,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等。大量俄罗斯著名作家与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被拍摄成纪录片,如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勃洛克、别雷、赫列勃尼科夫、谢维里亚宁、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等诗人的生平与创作。此外,还有许多作家故居旅游片,比如位于图拉的列夫•托尔斯泰故居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旅游片,位于彼得堡普希金城的普希金故居旅游片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资源,适时、适当地穿插一些视频、音频片段,有时在一节课上可以穿插各种艺术形式的视频与音频资料。这既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解普希金的生平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普希金故居旅游片的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诗人曾经在皇村的生活;接着,回到文本,讲述诗人在各个阶段的生活。讲述普希金的创作时,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普希金诗歌的精彩篇章,接着播放相应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之美,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同时受到艺术的熏陶。在讲述作家的生平时,也可以把作家不同时期的照片、画像或者与作家密切相关的人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以便加深其理解与认识。在讲解作品时也可以展示作品的插图,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在学习屠格涅夫的《木木》时,让学生观看作品的插图,启发学生思考关于《木木》的三幅画中是如何体现屠格涅夫对盖拉西姆的喜爱与同情的。音乐和配音朗诵能为文学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灵感,加深记忆和理解。在讲述莱蒙托夫的《诗人之死》时,可以让学生听不同朗诵者的诵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讲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诀别的歌》时,先播放朗诵,再播放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但是,文学课上使用相邻艺术形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手段。因此,在播放影视资源之后,要及时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精选影视资源,作为课外的补充教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影视资源认识文学作品的可能性更大。特别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被翻拍、搬上荧幕的机会越来越多,因为“文学和电影,还有音乐,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构筑自己的空间,来抵抗现代时间的压力。”[4]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外充分利用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资源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补充教材,让学生课外观赏,然后写观后感、评论等。首先,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为我们提供了足够丰富的选择。特别是近年来,每年都有外国文学经典被重新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如果我们把外国文学课与影视欣赏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观赏影视资源能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因为影视能激活书本知识,能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多样性,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此外,“文学将自己的价值内核以改编的方式嵌入到电影价值系统中,电影价值的提升必将激发文学价值的增生,这是文学时代性的接轨:从纸张油墨的清香转变为荧屏画面的奇妙骇俗,由看的神秘想象世界进入到看和听的共享世界。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电影的强大传播效力由此产生了空前的合力,迸射出耀眼的光辉……”[5]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视觉形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因为影视作品是一种集阅读、观赏和获得审美快感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不仅能使学生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了解一部长篇巨著的内容,而且能获得感官和视觉上的巨大享受。影视作品的成功往往能带来文学原著的畅销,并使作者迅速为观众所熟知。“也使得这些文学经典走出了文学的象牙塔,来到普通读者中,从而在某种程度达到了原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后启蒙’效果。”[6](P3-7)其次,在影视作品的观赏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了解影视作品与文学原著的根本区别:文学作品侧重于叙事,影视作品侧重于表现;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影视作品的观赏不仅受时空限制,而且也会受到导演和演员水平的影响。此外,影视作品在讲述故事时,还要考虑画面、色彩、声音、光线等视觉效果,既要保留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又要考虑影视作品的视觉形象和文化效应。因此,“在图像时代,文学教师肩负着文学研究和传播的责任,应当正视传统的‘文本文化’与电影、电视、网络等‘形象文化’的互动协作关系。”[7](21-24)最后,通过课后观赏影视资源,学生要把自己的认知、体验和收获以观后感或者影评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既可以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一个课后延伸与评估环节,又可以把文学课程与写作能力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与文化素养。

三、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使用原则

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推进,外国文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应当指出,在最近二十年中,随着技术手段和影视资源的快速发展,插图、音乐和电影在课堂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它远远不能保证外国文学课的有效性。因此,在外国文学课上使用影视资源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影视资源的使用要适度。影视资料在课堂上放映的量不能太大,放映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教学进度,冲淡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其次,影视资源的直观性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对文学形象的想象和认知。而直观的影视画面体现的是导演对作品的感悟,具有固定性和唯一性。这种直观、表象化的形式对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极为不利。最后,影视语言的直白性使学生的思考受到限制。影视语言以直观的画面形象展示出文字的内涵,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文学文本总会存在不确定性,这要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反复体会、思考和揣摩,而影视语言的直白性难以传达出隐含在文本中的深层次意义。怎样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则是有限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一)有限性原则

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是一项辅助性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应该受到使用时间和使用数量的限制,更不能以之代替学生的课堂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我们在教学中一贯强调不能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方法,而要学会“留白”艺术,给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讨论留出足够的时间。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是有限的,学生的“学”则要占主导地位。同样,在影视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坚持有限性原则。也就是说,影视资源的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影视资源的运用并非是多多益善,而要有所节制。比如影视资源的放映在一节课堂上要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若超过了这个限度,可能达不到教学效果,或者会适得其反。因为过多的信息量会加重学生接受的负担,使其难以集中精力思考。要做到限时、限量地使用影视资源,就要求教师必需学会对教学资源进行精挑细选,精心取舍,从大量的影视资源中选取最适合、最需要的。当然,不排除教师自己对影视资源进行缩减或者改编,必要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微电影、微纪录片或者微专题片。在课堂上则只需利用极短的时间将影视资料展示给学生。

(二)有效性原则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在使用影视资源的时候,要有目标,有的放矢,围绕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遵循有效性使用影视资源的原则。第一,影视资源的使用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紧扣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凸显教学的核心理念。判断影视资源在教学中运用是否有效,必须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中,我们在实现终极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教学的过程。为了实现“过程与方法”这个教学维度,我们在运用影视资源时就要把握好影视资源的甄别、挑选、改编、导入、欣赏、解析、讨论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实施都要紧扣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个中心,必须体现出有效性这个原则。第二,影视资源的甄选要兼顾语言文字教学与文学鉴赏的特点。我们知道,影视资源的直观性和影视语言的直白性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为了弥补影视资源在这个方面的不足,教师在挑选影视资源时应该特别关注其语言特点,并把精心挑选的作品分类整理,建立一个优质的影视资源教学课件库。这个影视教学库中存放的影视资料要兼顾语言文字教学与文学鉴赏的特点,又要具备信息量大、播放时间短、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特点,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积累程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留心适合于教学的影视资源,加以剪辑与整理,保存到资料库中,需要时提取使用。总之,在视觉化时代,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使用影视资源,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因为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基于每位教师的经验、知识储备和课堂设计的不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与模式。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审时度势,灵活应用影视资源,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李华.略论外国文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4]李欧梵.谈文学经典与电影改编[N].东方早报,2012-12-04.

[5]李晓灵.图像时代的电影:文学的终结与再生[J].电影文学,2008(1).

[6]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及传媒的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7]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作者:司俊琴 单位: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