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美文学教学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美文学教学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英美文学教学探索

摘要: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文素养课程之一,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在当前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英美文学教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针对英美文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该文探讨利用网络“微环境”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英美文学;微环境

1引言

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英美文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1],提高学生跨国的文化交往和交流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学生学好“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重要支柱,虞建华教授认为,“外国文学是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2]。但是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英美文学的课时少,英美文学的选读作品多是名篇名著,作品本身及涉及的文化背景、语言等高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微环境(微课、微博、微信)中来改革英美文学的教学,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微信及其可实现的教学功能

通过微信(WeChat)能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作为沟通工具的微信兼具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还可以同时对多个使用微信的用户发送自定义内容,也正是上述强大功能让微信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成为可能[3]。智能手机携带方便,网络无处不在,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学习,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也可在任何地点学习,突破了课堂和教室的限制,可实现课堂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的无缝对接,微信具有以下教学功能:1)教学内容推送功能。学生个人学习进行追踪,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从数据中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技能以及根据数据对学生进行个别引导的技能在教师的教学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2)交互功能。利用微信的聊天功能,可以设立多个微信圈,微信群是一个即时的交流平台,在群中可以发文字、视频和音频,实现良好的交流效果。微信圈创建简单,可以设立学生群,师生群,学习互助群等,微信群交流方便,可实现语音交流和视频交流,学生可以针对学习的疑惑随时向同学和老师求助,教师和同学也可随时进行回答,是释疑解惑的绝佳平台。

3微信在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3.1利用微信订阅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推介

英美文学课程涉及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英美文学史、经典作品选读。在大多数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最多只有两学期,授课时间大致是每周2-4节,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讲,英美文学的课时严重偏少;而传统的仅仅依靠课堂传授知识的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对课程量的需求。笔者认为,英美文学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微信的订阅号来实现。英美文学的微信的公众平台可包括以下几个内容,“e课堂”“电子教材”和“课后练习”。“e课堂”主要作用是提前预习,提供大量有关本课程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上传学生可以提前观看的教学视频,视频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推送必须以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兴趣为中心、以学生能力与个性最大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电子教材”板块是对e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可以提供e课堂的电子文本,学生在没有纸质材料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复习学过的重点知识。同时近年来出版的各级规划教材都是延续以前的文学史+作品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以“文学史为中心”,忽略了文学作品,而学文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人文修养而非掌握文学史实,“电子教材”版块可提供文学经典的教材,克服这一矛盾。“课后练习”版块,可包括知识练习题、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微信公众平台可对学生的这些练习进行追踪,教师可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提供的数据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归纳,了解学生的不足,以加强课堂教学。

3.2利用微信圈来创建新的交互模式

微信群是一个即时的交流平台,在群中可以发文字、视频和音频,实现良好的交流效果。建构主义认为,交流可以实现意义的建构,交流是为了检验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或确证自我观点,获得某种认同。社会建构主义坚信,意义的建构是学习者/参与者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的协商过程,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对话/交流在知识建构群体或学习共同体中最为有效。Kafai&Resnik(1996)强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4]。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互多囿于课堂,交互的时效性、灵活性不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且交互大多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的交互较少。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可以创建以下群作为交流的平台:1)文学作品阅读交流群英美文学课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一门阅读课,需要读者的解读才能生成意义,阅读是读者的心灵与文本进行的对话,这种过程是一个思辨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明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7]。2)课堂互动群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先介绍相关的文学史知识,如作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思潮,作者的生平,创造思想,然后解读其代表性作品,透过情节、人物和主题来把握作家的写作风格,总结作家作品对文学界的影响和意义。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作品本身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使得文学课变成纯粹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一考完全忘记。”[5]英美文学课程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学生,不是教(teaching),而是学(learning)。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理解、欣赏、分析文本,培养对文学的感悟力、审美判断力和鉴赏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学的价值。文学具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普世价值和比较价值,需要学生去涵泳、体认。设立课堂互动群,教师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上,将文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跟生活相关的文学,采用问问题的方式,按照事实性问题、阐释性问题、实用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的顺序,一步步激发引导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影视作品欣赏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要克服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同时还要发挥想象力把语言词汇想象成场景,但电影是视觉化的,具有形象的直接性,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能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基本内容,感受作品魅力,如《简•爱》中,既有男女主人公对爱情坚定不渝的追求,也有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时代背景的描述,如果仅通过课堂上刻板的形式讲授,很难将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展现给学生。设立影视作品欣赏群,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真善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激起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热情,而在群里交流对作品的看法,则有助于学生培养的思辨能力。

4结语

通过微信的方式学习英美文学,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学生可以对学习自定步调,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控制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的多少,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无缝对接。微信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敏科.论英美文学教学在提高高职学生基本语言技能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9):68-69.

[2]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7-8.

[3]赵吟.微信与在线题库相结合,解决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动机缺失”的探索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3(74):80-82.

[5]王学文.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刍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

作者:熊谊华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