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外国文学课程结构中的身体规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身体规律是认识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和总结社会规律的前提。教学活动是人类重要的社会行为之一,无论是探索课程规律还是教育创新改革,都必须严格遵循身体规律展开。在当下高校课程改革大潮中,作为语言文学类核心课程的外国文学首当其冲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但是由于学界缺乏对改革成果的权威评估,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结构总结教学中学生的身体规律,寻找出有效评估教学改革的标准,从而为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高校教改外国文学课程结构身体规律
一、课程结构与身体的关系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容组织的核心观念,更是指导课程教学思路的宗旨。“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的组织形式。它是为了弄清课程之所以能发挥某种功能的内在依据”[2]。课程结构指导课程内容、文化现象和学习思维的逻辑规律,是达到课程功能和实现目标的逻辑基础。因此,课程结构受到时代文化、专业改革和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只有不断选择适应时代文化背景的课程结构改革,才能保证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我国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是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范围包括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内容。课程的科学体系建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主要课程分为历史、作家和作品三要素,历史是组织和结构作家、作品的逻辑线索。课程结构强调文学史和作品细读相互配合,让作品内容带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继而理解文学史。这种配合式教学方法基于“身体是所有社会行为可渗透的根基,身体就是社会本身的血肉”[3]的身体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文学家生平和作品叙事产生身体镜像体验,理解每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背景,拉近与历史的关系,实现理解并掌握文学史思潮的教学目标。外国文学课程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适应时展中改革求变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国文学建立了“文学史”和“作品选”相配合的课程结构,并以欧美(西方)和亚非(东方)的划分方法为主;进入二十一世纪很多高校只保留了文学史内容,作品选读成为课外辅助内容;2015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工程系列教材将外国文学史课程结构加入了比较文学理论,东西方文学史合并,增加了文学经典的人文通识课内容。纵观外国文学课程结构的多次改革,文学家生平和文学作品内容分析相对稳定,成为人文基础课程,高校广泛教授。文学史成为专业课程,结构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加大理论比重、重视文化和历史类同、关注作家的历史价值和作品的伦理价值。这种课程结构的改革必定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增加了学生身体镜像体验的难度,要求学生提高抽象认知能力,增强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具备跨界伦理认知。随着课程结构改革的深入,若学生不能适时调整身体状态,产生紧张和厌恶情绪,则必然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课程内容的后果。所以,研究和掌握外国文学课程结构中的身体规律势在必行。
二、场域转换下的“离身”认知
外国文学课程内容庞杂,纵览六千多年历史,横跨五大洲。外国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比,是跨越性最强的文学类课程。因此,外国文学课程带给学生最明显的感受是不断穿梭转换于多元时空场域之中。“场域”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是由附带一定权力(资本)的各种位置之间形成的一系列客观关系的网络,是一种结构机制和运用、争夺和投入的空间,每个场域的特征既取决于特有的合法资本,又表现为能动者之间的竞争关系”[4]。外国文学的场域跨越性表现在课程结构的各个方面。首先,历史背景梳理和思潮概述是外国文学课程结构中的难点环节,每个历史阶段都是国家权力资本的争夺引发文学思潮的涌动,文学是展现社会场域经济、文化和政治资本竞争的镜子,正是不同历史造就了多元的文学思潮和风格迥异的作家。其次,课程应用比较文学理念将共时的东西方文学背景和思潮连接起来,将东西方文学内涵融入同一时代场域进行对比分析。这是课程的难点所在。最后,同一思潮背景下的作家受到国情、政体、民族、语言和自然环境等差异影响,创作思想多元,作品个性鲜明,造成学生对文学思潮理解的分歧。例如在宗教观念强烈的中古文学时期,亚洲文学相比欧洲文学更生动多彩,但进入十四至十六世纪,西方文学的生命力更加突出。这些多元并存的时代生机,需要教师努力展现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场域关系,才能够实现让学生深度理解外国文学思潮发展的教学目标。然而,生产线式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有限的文化积淀,导致学生难以深层理解如此深广场域背景下的文学观念,时空场域的迅速转换便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带给学生“离身”认知的主要原因。所谓离身认知是随着西方身体哲学的发展提出的概念。“离身”是身体与心灵的分离,消解个体心理特征。离身教学主要注重学生身体反映的统一性,而不关注学生思想和精神的独立性,忽视学习中主观精神的投入,强调对客观知识的被动接受[5]。离身教学带来身体体验与知识体系的隔离,学生往往表现出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只能靠死记硬背等被动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目标。离身教学是教育工业发展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教学视为工业生产,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及课程结构等标准化、统一化。离身教学降低了教育成本,使教育普及,在工业技术大发展阶段教学效果显著。但是,当代高校教育为了适应后工业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越发多样、灵活,关心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因此,为了拉近历史场域与学生身体体验的距离,学界探索了多种外国文学教学方法,例如项目小组讨论、电影带入、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等方法,都是不断尝试解决学生的“离身认知”问题,努力提升“具身体验”的教学方式。
三、价值阐释带动“具身”体验
学生的具身体验是当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也是高校文学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所谓“具身”是自我思想与外在事物的整合为一,是心灵深入知识结构的体验[6]。具身教学体验可以建立起身体与未知事物的沟通。其实身体沟通“是一种基本的人类反应……我们要拥有一个世界,身体就是我们总的媒介……身体已经无法通过自然手段实现所要指向的意义,从而必须把自身打造成某种工具,以此在其周遭投身出一个文化性的世界”[7]。身体与未知知识沟通的最好方法,便是在身体周围营造一个可感知的文化性世界,让身体感知这个文化性世界场域中的惯习,进而与自身惯习比较,逐渐形成对未知知识的了解。“惯习不是习惯,是深刻地存在性情倾向系统中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即使不说是创造性)能力”[8],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感知能力,既是身体的社会性反应,又是个体性的表现,呈现开放性沟通特征。惯习具有多重性,是人类身体在多重活动中养成的。第一重,惯习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9],这两种对立统一特性充分表现出身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状态。人类身体具有的普遍性生理特征,造就出人类对世界、自然和人生的普遍性认知,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会出现相似的神话传说和故事结构。例如,中国神话中的女娲造人和西方《圣经》中的上帝造人,以及出现在世界各地近百个版本的“灰姑娘”传说。这些在世界文学中留下痕迹的神话传说等,都是人类身体对世界感知相似性的佐证。这些在外国文学中凸显的身体普遍性惯习,是学生具身体验和接受他国文学场域特征的基础。此外,惯习受到国家政治、民族风俗、地理环境和时代伦理等影响,又形成了身体的独特性生理特征。外国文学中各国的文学惯习与学生自身的惯习进行沟通时,必定产生审美、情绪和伦理上差异化的惊诧和好奇。这时文学中的惯习独特性便显现出来,进而引发出惯习的第二重特征:社会性和个体性[10]。惯习的第二重特征代表着个体身体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的倾向性认知,是身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体现。受到原生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影响的学生们,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存在差异,他们在与外国文学纷繁复杂的时空场域进行沟通时,通过开放的先在结构预设出对未知知识的期待。当身体与课程形成沟通态势时,个体惯习自觉对课程内容进行质量评价和价值评估,并在评价和评估的过程中形成认知理解。所以,惯习带动的具身体验本质是对外国文学的价值阐释。外国文学课程集中承载世界人文思想的精髓,几千年的历史脉络勾勒出人类伦理观念变化的完整流程,最终沉淀、演变出当下时代的伦理精神。价值精神和伦理阐释搭建起庞大的外国文学体系的思想内核,同时是学生“具身”体验和把握知识规律的主要路径。总之,外国文学教学必须深入阐释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中的价值理念,运用人类价值观的共性归纳,通过课程感染学生,让知识与身心相通相融,最终完成外国文学课程“离身”的场域转换,进入“具身”体验。
四、具身体验下的“身体规训”
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具身体验的规律基础上,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获得成功。身体规律作为身体的自然属性,其中蕴含着秩序,需要融入社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和规范。特纳认为身体秩序分为四个维度,即:“欲望”是身体的本质性特征;自我对身体欲望的“约束”;社会对欲望的“管束”;“再现”个体与社会契合的身体[11]。特纳阐释的身体秩序其实是身体规训,是社会规则将肉体的自然欲望慢慢驯化的过程,是使身体从自由向规范进化的途径。高校文学课程学习的浅层意义是掌握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而深层价值则是让学生理解社会体系的发展规律和当下社会规范的历史渊源,进而自觉遵守社会伦理和法制规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国文学课程的身体规训从三个方面依次体现:首先,外国文学课程让学生认识世界人文精神的发源,以及人类原始精神发源的类同性和混杂性特征。例如,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古印度的两大史诗,都反映出相似的社会形态和宗教、神话伦理观念,是学生具身体验人类最原始的自由和初级社会规范的冲突发展。其次,在相似的文化发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东西方伦理精神分歧的过程,认知差异性伦理选择使东西方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例如,西方新教改革带来的工业发展和印度种姓制度对社会的制约,让学生通过对比感知到宗教思想发展带来的东西方社会改革契机。最后,厘清世界各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理解当下世界文化和各国价值观念的历史动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对比罗曼•罗兰和托马斯•曼两位作家的生平和创作,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二十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民族批判精神,从而提高对外国文学价值阐释的认知能力。外国文学课程结构是由多重时空场域转换的文学史和强调价值阐释的作品两部分组成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从离身认知向具身体验过渡的身体规律。然而,具身体验并不止步于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而是进一步对身体进行规训,达到自觉的身体管理和人文精神的升华,这是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结构逐步改革的科学基础,亦是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连杰.梅洛-庞蒂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14.
[2]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1、234.
[3][7][加]约翰•奥尼尔,著.李康,译.身体五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4-5.
[4]邓伟志.社会学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02.
[5]范琪,高玥.从离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学习方式与其教育意义蕴含[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33-137.
作者:高晨 单位: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