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的信息资源实现了互通,影视类的信息资源传播速度明显增快,使各个国家可以借助影视资源展现国家风貌。影视资源的传播有利于各国的文学交流,各个国家也逐渐开始认识到影视资源的重要性。利用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外国文学的魅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影视资源;外国文学;信息化教学

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等体裁。外国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有所联系。外国文学教学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同时,可以从学习中了解掌握世界文学的由来、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使学生深刻了解国外的文化思想。我国教育部早已将外国文学纳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中,学生阶段教育部指定的课外读物就有《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唐·吉诃德》等著名的外国文学名著。

一、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影视资源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桥梁,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并且其不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历史史实资料与文学作品是人们了解外国文学最有效的载体,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典文学著作以及历史史实资料已经逐渐失去关注度,阅读的人数越来越少。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生活的节奏也随之变快,缺乏时间阅读书籍,而更多地选择观看影视资源,经典著作被封藏在高楼之中,因此有人声称人类已经进入“影像狂欢的时代”。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之余也大多喜爱视频类的影视艺术,枯燥无味的书本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经典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进行研读和品鉴,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不止外国文学这一个学科,还有其余学科的学习压力,因此缺乏充足的时间研读外国的经典著作。这种现象无疑给文本阅读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强烈的冲击,经典文化的传播面临困境,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形势变得异常严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枯燥无味,学生因为没有仔细阅读著作,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使外国文学的教学效率低下[1]。虽然我国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了学生需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包括《海底两万里》《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等,但是学生仅仅依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无法真正理解外国文化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因为翻译的某些原因,学生阅读无法真正了解文学作品中某些话的含义,并且没有耐心与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是国外已经将某些文学著作进行影视化处理,将作品中的重要部分进行提炼与改编,拍摄为电影或话剧,大大节省了阅读的时间。比如《巴黎圣母院》早在1956年就已经上映,时长为115分钟,极大缩短了阅读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将影视资源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素材,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外国文学的思想特征,课本中无法将所有国家的文学编入,也无法直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但是运用影视资源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所以其感兴趣的国家也不相同,学生可以私下查阅国外文学相关的影视资源进行了解。并且,运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感,提高课堂效率。

二、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使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并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外国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仍是通过外国文学作品,让大学生感受到其他国家的文学语言的特点以及魅力。

(一)影视资源的准备以及选择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进步,一般情况下,高校中的教室都会配备多媒体,方便教师在课堂中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因为电影的时长大多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2],课堂的时间不足,教师可以建立网上互动组,将观看的影视资源发送到互动组中,同学生一起观看与讨论,这样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度、教学内容,选择与课本内容贴近的影视资源。有的电影为了追求影视效果,虽然拍摄的主题仍是外国的文学著作,但是在内容方面有较大的改动,进行了大量的改编以及删减,甚至有些影片与原作内容毫无关系,只是借用文学著作的名字吸引观众。教师应尽量选择与原著贴合或者是获得过国际大奖的著名电影。比如《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形象地刻画了法国当时社会政治界的状况,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于1954年被克劳特·乌当-拉哈导演拍摄为电影,获得了德国柏林电影节奖项;《悲惨世界》是在纪念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诞辰210周年暨《悲惨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际,由汤姆·霍伯执导的一部电影,该片的前身是同名音乐剧,根据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1862年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荣获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二)提前布置观看的任务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以微信、QQ等软件为沟通的渠道,建立网络讨论组。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上课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因为影视资源只是教师授课的手段,并不是主要目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看影视资源,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事件,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将关于影片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进行思考,明确教学目标,使学习成为中心。比如教师如果想让学生领略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风华,可以让学生观看《维特》[3],并使学生思考路易十四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当时贵族生活的状况是怎样的,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整体结构是怎样的等问题。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增强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观看后进行讨论

学生在观看影视资料之后要进行深刻的思考,使观看是有意义的。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完成之后组织集体讨论,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见,增强学生的文字叙述能力,并让学生思考为何会有观点上的不同。在下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影片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社会历史背景等,融合学生自身的观点,书写一篇观后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演出,将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排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感受的角色进行表演。在一次次的排练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贴近人物的思想,直观感受作者笔下人物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四)考虑学生的兴趣

因为语言存在差异,学生在观看影片时可能会出现困难,但是中国配音演员的表现难免与影片本身的表演有所出入,而且老版电影的中文配音演员多带文艺腔,学生无法根据人物的说话语气感受人物思想。因此,教师在选择影片版本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原声电影,且配备中文字幕[4],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前期电影拍摄的手法相对粗糙,电影的音效、特效处理也不够细节化,学生对于这类电影多数是没有观看兴趣的,所以教师在选择时也要排除一些早期老版的电影。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的节奏也是越来越快,学生缺乏大量的时间阅读文学著作,因此教师可以考虑运用影视资源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现在教室多媒体的普及也为教师提供了便利,教师选用合适的影视素材,贴合文学原著,让学生观看,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文学独有的魅力,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影视资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主要目标。

【注释】

[1]周红.从《荷马史诗》到《特洛伊》:谈外国文学教学中影视媒介运用对文化差异的阐释[J].语文学刊,2011(24):132,159.

[2]丁芸.英美热点小说与影视文化课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2):137-139.

[3]李晓娟,宋怡华.名著欣赏对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源流(教育版),2011(4):82-83.

[4]罗景泉.对话理念下影视作品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20-121.

作者:郑如薇 单位:福州工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