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成为各高校主要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的优势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落实了外国文学教学目的的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了高校教学的常态。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学习通、慕课等网络平台展开授课,与学生互动答疑。线上教学的灵活性,补充了线下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一、线上教学的优势
(一)弥补了课时不足的缺陷
外国文学课程作为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涉及从上古时期古代文学、中古文学、14-16世纪文学、17世纪文学、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等七大板块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广博庞杂,横向跨越时空国别,纵向各个历史时期,思潮流派众多。如19世纪文学是外国文学内容最为丰富的时期,每个国家地域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每个国家文学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与发展规律,而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所有内容。从东方到西方,从上古时期古希腊文学到19、20世纪文学,只能根据实际学时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作家作品、思潮流派讲授。学生在课堂上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极为有限,对外国文学缺乏整体感知,导致毕业论文选择外国文学的很少。线上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利用学习通、慕课等线上平台,教师可以把没有时间在课堂讲述的内容,课堂上没有提到的作家作品,利用慕课、学习通录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感兴趣的内容,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而且利用教师推荐的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网易公开课的名师名课、爱课程网站、学习通平台等线上资源,与世界各地、全国专家名师对话交流,广博地涉猎知识,拓宽视野,与优秀教学资源发生思想碰撞,提升思维空间,获得比传统教学更多的学习资源与提升路径。
(二)加强了师生跨时空交流
通过学习通平台讨论、回答问题,利用平台的点赞、送花等功能,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学期过程性评价有迹可循,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链接与互动。在学生作业考核环节,通过让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传视频、朗读音频等方式,增加学生考核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学习通平台的利用,取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的参与,使外国文学教学呈现多元化的学习态势,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更为灵活、方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知识体系,清晰文学思潮流派的发展脉络,鉴赏文学人物。利用线上资源立体化的呈现,使学生近距离体验、抚触文本,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养。
二、线上线下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线上资源整合
1.推荐平台及资源类别“我们正处在工厂模式向信息时代教育范式转变的时期,新媒体的应用已经在教育中发生了作用,改变和影响着工厂模式的教育。”“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基于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笔者经过挑选、甄别后推荐优质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网易公开课的名师名课、爱课程网站、学习通平台等。福建工程学院的《文学名著赏析》,泉州师范学院的《外国文学经典导读》,这类慕课属于基础性资源,比较适合吕梁学院中文系学生的学情现状,推荐学生课堂预习。浙江工商学院蒋承勇教学团队的《外国文学史》,中国矿业大学的《外国文学》,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文学名作欣赏》《外国文学中的女性》,四川大学的《外国文学欣赏》,暨南大学张世君的《外国文学史》,这类慕课资源比较适合学生课后提高和拓展。2.拓展阅读及深入探究在讲授第一章绪论部分时,为了给学生感性的认识和体验,在学习通平台绪论部分上传了多篇外国经典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第一章古希腊文学———神话和戏剧,在学习通平台提供了希腊文明史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提前对讲课内容进行了解,也可在课后进行查缺补漏,对第一章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回顾。讲授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时,教师收集了名家讲授莎士比亚的慕课资源,课前让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预习新课,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回答的环节,检验学生预习的情况。经检查,班级大部分学生预习情况良好,只有小部分学生未完成。课堂讨论问题环节进行得十分顺利。鉴于学生自身条件、接受程度的差异,学生对慕课、网络视频资源的使用与选择也不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有启发性、有深度的资源,多角度作品分析、深度评论等,供他们课后提升。对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复习与总结,目的是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与课后作业。教师根据讲课内容在每节课后都设置了问题,学生在课后随时可以与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交流互动。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听课情况,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二)线下体验式教学
有了线上资源的依托,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与学生交流互动。作品是有温度的,教师的讲授也应该是有温度的[1]。比如讲到戏剧,让学生自己去演出戏剧作品,通过朗诵,表演等方式展示作品,形象化地理解作品,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与体验,与作品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对作品的理解不再是抽象化的,而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愤怒、悲伤、喜悦、纠结等等情感伴随着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流露出来。线下课堂可以集中更多时间,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提升学生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讲授《神曲》,通过课堂展示地狱的黑暗、阴森与恐怖,炼狱的隐忍和忧郁,让学生懂得“理性”精神的可贵,激发学生做自己理性的主人,把握大好的青春时光充实完善自己。讲授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通过影视、图像等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主人公安娜的自然之美和情感的真挚,在学生被真情打动之后,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怎样处理好情感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地处理现实生活中有关人际的、恋爱以及自我成长等问题,树立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在课堂上,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有意识的对比,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讲到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回顾明朝皇帝实行的禁海令使中国从此走向“闭关自守”的状态,引出“一带一路”的强国梦想,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涉及到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文化与文学极大的影响时,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健全的人格,树立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在全球社会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今天,成为一名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世界公民。
(三)线上线下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贯彻发展纲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学习通平台增加了学生实践考核内容,并与学生期末成绩直接挂钩,尝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次课程改革对考核方式也做了相应调整。线上、线下各占50%的比例,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后讨论、作业(线上30%)+课堂表现(线下10%);结果性评价包括单元测验(线上20%)+期末考试(线下40%)。其中单元测试包括,每单元外国文学的知识点,在学习通上进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方便教师评阅试卷,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内容的进度。线下考试环节,着重考察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侧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实际,对问题作出具体分析。1.读的拓展。学生利用学习通、慕课等平台,利用教师所推荐、上传的资源,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时间灵活,可以跨时空地和教师交流讨论问题,提升自己。另外,随着网媒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呈现新的特点。教师推荐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推荐学生通过微信,网易云阅读等APP以及一些较好的读书软件,使学生完成课后的阅读任务。讲授第一章第二节古希腊神话,课后的实践作业是:收集2-3个古希腊神话故事,并朗读,录制声音上传学习通APP。学生通过录制音频,一方面熟悉了希腊神话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受声音的启发与感染,可能会听更多的希腊神话,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自主地利用新的学习方法与手段,不间断地学习与提升。2.思的深入。学习完卡夫卡《变形记》要求学生根据小说开头第一句话,“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写起,对小说进行改编。学生提交的作业五花八门,其中有同学把《变形记》改编成情节离奇、怪异的玄幻小说,语言流畅,思维奇特,故事性极强,显露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文学素养。学生对作品的改编取得很好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学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布置学生制作中外文学历史年表,或是西方某个时期的文学事件年表,清晰地认识外国文学历史阶段的划分,选取重要历史文化事件以及文学思潮流派,对外国文学进行整体把握,从横向与纵向系统性梳理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加深与巩固所学知识。组织学生对文学史、思潮流派等重大文学问题进行小组研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发挥组内每位同学的积极性,自主性与特长,学习效果良好。3.研的提升。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注明所读书目,以及段落的章节、出处、出版社、作者、页码、译者等。引导学生写基本的文献综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学术的前沿问题,引导学生做好本科论文写作的相关准备工作。布置学生写小论文,教师选择具有研究性的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学习希腊神话这一章节,让学生对神话人物、内容主题、文化差异、神话中的女性等主题展开研究,评阅发现30%的学生作业,涉及知识面很广,思路清晰,论文主题明确,有自己的想法。引导英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尝试检索阅读英文文献,学习英文学术论文的表述方式。既有助于学生英文水平的提升,也使学生及时掌握外国文学学术研究前沿,进一步提高科研写作能力。4.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莎士比亚戏剧,要求学生对剧本做出改编,进行自编,自导,自演。学生通过录制视频,既能够熟悉剧本和台词,通过表演也体会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之美,感受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起伏。通过课堂朗诵、表演等形式的活动,学生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得到了增加,如剧本《哈姆雷特》的阅读率高达100%。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良好。学生期末成绩比课改前有较大提高。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偏向外国文学方向较改革之前大幅增加。优秀学生作业部分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学习、观摩,利用线上平台考核学生多种能力。综上所述,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外国文学课程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借鉴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的探索,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学情,在线上线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改善。教学改革亟需落实到外国文学课堂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能泉.知识传承与情感体验—论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课堂“六步”[J].教学法现代教育科学,2017(12).
[2]全群艳,新媒体与云阅读时代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20(23).
作者:王惠 单位:吕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