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科合并后外国文学革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科合并后外国文学革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科合并后外国文学革新

一、学科整合背景及内部关系明确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

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的具体内容。

1、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著,从事鉴赏和研究。

2、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著,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著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教学改革新探索及思路

(1)强化人文精神,重视非智力因素。当代教育首先表现为综合素质培养,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这是衡量大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完善和文化学识等方面成长的基本标准。正如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一个只要科学不要人文精神的人,是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外国文学积淀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通。从古希腊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从卢梭对人性的张扬到雨果、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及其20世纪文学对人性回归的呼吁给我们提供了人格修炼的丰富营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对于生长在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要使青年学生通过文化比较认清:西方文化重个体而轻群体的传统的优点和弊端,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以及经过现代诠释后的中国重群体的传统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2)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教学。外国文学内容十分广阔、流派纷呈、名家灿若星河、佳作汗牛充栋。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一是理清线索,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文学发展观念,这是教学的基础;二是大胆舍弃,压缩重点作品数量,提升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家中选更具类型代表和艺术价值作家且只选一部作品(具有深度和文化含量)探讨分析。三是注意学术动态、开拓发现视界,讲授自己的科研发现和研究方法。因此,注重创新思维和方法论启迪就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制高点。四是对研究对象资源几近枯竭、研究资料沉积太多的作家作品可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整理,以减轻教学负载量。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而言,古代是原点,近代是重点,现当代是难点。讲授的重点部分再分出次重点。如希腊神话、人文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其中神话原型、莎士比业、塞万提斯、拜伦、托马斯•哈代、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应是重点讲授和学生重点学习、掌握的作家,而像《圣经》、《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简•爱》、《罪与罚》等这些阅读性较强的作品可视为次重点。而20世纪文学,重点是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作品为次重点。现代主义文学离我们的时代生活距离远,人们对各种艺术鉴赏还未能拉开时空距离,很多问题少有结论,这是我们教学的难点。教师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学生深刻领会,能举一反三。略讲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与讨论”,督促学生自己来完成。

(3)增加批评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份量。首先,用文艺理论准确地为作家作品定性定位,作为学生阅读作品前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作家的创作已有了某种标签或是受到某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决定了他的艺术思维和表现视角,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作品分析才能落到实处。其次,针对不同的作品选用适当的评鉴方法。譬如用马斯洛人格理论分析《哈姆莱特》,用基督教教义理论分析《巴黎圣母院》,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构《简•爱》等,尤其是现代主义作品已很难再适应社会历史批评,而必须选用适合于它们的新批评方法。选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个案,用适当的文艺批评方法指导作品分析,不仅教给学生方法,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量和质。再次,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观念的包容性,兼收并蓄容得下多种不同的声音。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的深入,东西方观念撞击和相互解构,我们走进一个思想与方法多元的世纪,我们不能再以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用中国文艺理论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和问题,应该用外国文艺理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理解外国文学中难以理解的内涵。引导学生向文艺理论之门迈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兴趣,提高理论素养,这也是大学高年级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4)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整合为外国文学教学打开了新的视界,教学中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注意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含量。特别注意把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达到拓宽知识领域、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寻找契合点,挖掘品德培育和人格提升的内容,如通过《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加强人生理想教育;通过《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高老头》、《美国悲剧》等强化社会批判意识;通过《荒原》、《等待戈多》等理解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

2、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方法

(1)网络资源运用。置身于网络时代,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城市中学开始全面普及,近年来高校的教学评估和教学成果评审对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格外看重,迫使已经走在了中学后面的高校加大投资完善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外国文学教学面对图书资源严重不足和缺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学习和研究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是到三年级学生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二是数字信息资料全面,使用方便;三是能节省时间;四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大作家及经典作品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面对一部作品选择好话题和角度,学生尽可以各显神通,从不同渠道搜集到大量材料,再经自己整理消化在精心组织的讨论中见仁见智的阐述。其中主要资源库如:专家网页、超星数字图书馆、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清华同方)、wgwx.tongtu.net外国文学论坛以及多种光盘版电子图书资料,甚至直接让网络走进课堂,虽然会浪费一点时间却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所有这些窗口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只要运用得当使用熟练必然是“别有洞天”。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人脑”+“电脑”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了图文声像兼具的理想模式,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生动活泼的、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全面激发,在一种新颖的、多维的思维空间展示进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真正使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而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如重要场景、精彩片断的音频、视频材料的运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作品人物和主题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再像播放一些诗词音乐、配乐诗朗诵会使学生对罗伯特•彭斯和普希金感受得更真切更深刻;CAI课件教学使教学内容密集的知识点予以很好的空间压缩,图表处理与文本的超级链接,更加方便实用而且功能强大;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现代化摄像监控系统,尝试学生在教师退场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精心准备,实施自主组织教学或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评点分析,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当然,手段不是目的,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灵活地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搞成电脑“满堂灌”淡漠了教师激情,眼花缭乱之中使学生应接不暇,失去课堂教学师生间必需的情感陶冶。

(3)英语诗歌“双语教学”试验。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本来应该涉及“原语文学”,像外语类的国别文学就是针对某语言专业的原语文学作品,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缺少相应的师资,也就没有这类课程设置。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严格意义上也包括了“原语文学”,像解放前的北京大学国文系外国文学课程全由外文系教师担任,但问题是苦于语种太多,授课者无师能通,后来多用本系教师上课,自然“外国文学”也就变成了“译语文学”。现今提倡“双语教学”(非民族地区的汉语化提升),这是高校课程建设英语化与世界接轨,而对于英语国际化时代的“外国文学”来说,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在通过研究生教育积极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双语教师的同时,可与外文系文学研究者合作进行英语诗歌的双语教学试验。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以及现代英语小说(节选)赏析等。笔者近年在专科班做过一点尝试,将莎士比亚、彭斯、拜伦、雪莱的原诗拿来师生共同学习,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理解都没有问题,少部分学生甚至能熟练背诵。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仍受母语思维的局限,无法根据需要在双语之间自由切换。基于双语教师奇缺,培养难度大时间长,又很难聘请到合适的外籍教师,目前的选择只能是降低标准,走具有中文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

(4)“精彩片断”模拟表演和英语诗歌朗诵。中文系有着丰富的“课本剧”表演经验,对此历届学生都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外国文学教学实际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名著改编和“精彩片断”的模拟表演,甚至采用洋泾浜杂语对白,开展系际交流,与外文系学生联手活动并请外文系老师指导,像2002年《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断表演就有过非常好的效果,其他名剧名片通过影片观摩,细心演练都可能有意外收获。随着学校向本科全面过渡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举行英语诗歌朗诵比赛条件已经成熟,而且非常有必要。这样的课外活动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师有必要参与,不仅拓展了教学空间,也提高了师范技能,还能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科目提供优秀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