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外国文学三优先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外国文学三优先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外国文学三优先思考

一引言

我国从清末明初开始大量介绍海外小说,经历“五四”新文化运动,直到21世纪的今天,曾多次掀起文学翻译高潮。从鲁迅,胡适、郭沫若、林语堂到巴金、萧乾、王佐良,翻译名家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一股外国经典名著重新翻译的高潮正蓬勃兴起,如《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小妇人》等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译介如火如荼。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众多国外的最新文学作品,比如《哈利•波特》,也以惊人的速度在我国传播。外国文学作品译介,作为向国人展示另一个世界的重要窗口,其重要意义不断彰显。但是,在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以提高译文质量,让译文为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说来,“文化优先”、“逻辑优先”、“中文优先”应成为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3个基本原则。

二“文化优先”原则

“文化优先”原则要求译者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时,必须把介绍外来文化作为其译介工作的重心。近年来,翻译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为“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势必标志着“文化优先原则”在翻译实践中已成为第一原则。如果译者偏重的只是语言本身,只是翻译的技巧,而不了解原语文化,其原文本意义在译入语文化中的传播必然走样,这种没有反应异域文化特征的译文只能是一篇失败的译品。第一“,文化优先原则”要求在译品中尽可能体现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尤其在外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文化形象,在中文译本中一定要保持下来。保留独特的异域文化形象,可以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同种事物在异域文化中的不同表达。文学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现生活,但是,形象所具有的文化涵义和民族色彩,有时会使在一种文化传统中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形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可能成了具有反面寓意的丑陋形象。例如,英语中“Youarelikeadragon!”如果一个译者只注重文字的翻译,而没有注重文学形象的翻译,这句话就会被翻译成:“你就像一条龙一样威武雄壮!”在译文里,“龙”成为了一个具有褒义形象的词。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龙”就是力量的象征,是能力的象征。但是,这个译品,如果把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它的原文文学形象保持率为零,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把这句话译成汉语,联系上下文,读者一定会觉得作品逻辑不通;虽然能够读懂字面意思,整体意思还是“难得清晰”。从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角度出发,这个句子应该译为“:你就跟一条龙似的讨厌!”其次,在译介外国作品时,一些表达方法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不够熟悉的意象,译介者首先要把新鲜的表达方式介绍给读者,以达到文化形象交流传播的目的,并且还必须把这个表达方式在中文中所指的意象用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词进行解读,让读者同时了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说法。例:“PondKey”一词。这个词从字面意义上讲意为“池塘按钮”。如果译者严格按字面翻译,把这个词译为“池塘按钮”,相信没有几个中国读者能够理解这个文学意象。可是,如果能在“池塘按钮”后面加一个括号,进一步注明“井号键”,绝大多数读者在理解“池塘按钮”这个对他们来说充满异域色彩的词的同时,便有机会细细品味中西方对“井号键”的评价:像池塘、像水井一样可以容纳很多内容(也就是指它具有的很多功能)。因此,成功的译介必须遵循“文化优先”原则。生动传神地再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关系到作品译介成功与否,这是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首要任务。一个成功的外国文学作品译介者,除了对本族语和外语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相当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对原文进行译介时,自由地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来回穿梭,力争使译文中的形象或意象表达与原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或意象达到相似的文化涵义和感情色彩,使译文在译文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与原文读者心目中相同的审美意境和交际效果。唯有如此,才能迈出成功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步。

三“逻辑优先”原则

“逻辑优先”原则强调,在成功译介原文作品的文化形象的基础上,要把原文里字、词、句之间包含的逻辑成功地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确保读者正确理解。逻辑错误的译品会完全扭曲原作的意义,进而对读者产生误导,造成读者对原作中的种种意向的误读。因此,逻辑是成功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又一不可或缺的条件。逻辑外国文学作品译介,与原著创作一样,必须遵守思维规律。如果违反了思维规律,译介出的外国文学作品便会出现逻辑错误现象。只有译文概念明确,纹理通顺,结构严谨,才能够成功传达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果一个译者只注意外国文学中的文学意象,而没有能够在译品中正确反映原作中的字、词、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译文同样也失去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一篇经过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不管句式多么漂亮,词句多么华丽,如果译介者忽略原文学作品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在译介时断章取义,错误叠出,乃至前后矛盾,文理不通,令人费解,这样的译介作品,纵然每一句、每一段单看很漂亮,也完全无法从整体上体现语篇的真正意义。“逻辑优先”原则,具体到外国文学译介实践,要求译介者了解英汉语言因思维差异而造成的表达差异;尤其强调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原文时,有足够的“英语意识”,能够驾轻就熟地读英文长句,正确理解长句,能够习惯性地用英语的思维习惯去理解原文字与字、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尤其是原文学作品中每个长句所包含的各个分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例:anationofrenewedmilitarystrength,individualinitia-tive,andsmallerfederalgovernment误译:一个军事重新强大,个人冲劲,以及更小的联邦政府的国家。错误分析:原文是由几个由“of…”引导的介词短语作“anation”的后置定语组成。在原文中,这是一个词组,分成3个并列的部分,分别是:anationofrenewedmilitarystrength;anationofindividualinitiative;anationofsmallerfederalgovern-ment.既然第一个短语中说得很明白是“军事力量重新增强”,那么在接下来的对其它两个部分的翻译中,都应该表达出这种某种变化。在译文里,译介者没有能够体现出这种逻辑关系,造成译文3个部分没有体现原文的平行逻辑。在原文中,第二部分仅仅译为“个人冲劲”,丝毫没有体现出变化;第三部分译为“更小的联邦政府的国家”,这个提法让人费解,并且也没有能够体现出变化。所以,这个译介是一个失败的译介。仔细分析这3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第一个短语“军事力量重新增强”,后面两个短语都必须包含表示发展的动词,以显示它们与第一个短语的并列关系。译成汉语,它们分别是:一个军事力量重新增强的国家,一个个人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国家,一个联邦政府机构更加精简的国家。以上3个部分的翻译都体现出了一种变化。正译:一个军事力量重新增强、个人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联邦政府机构更为精简的国家。逻辑思维是合格翻译之基石,其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亚于语言本身和文化知识。充分认识到逻辑思维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能综合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原文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成功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又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汉语优先”原则

“汉语优先”原则强调译介者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汉语功底,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时,能够动用自己的汉语功力,把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用生动贴切的汉语表现出来;用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句子,把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逻辑关系清楚明了地展现出来。唯有如此,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成功译介才能落到实处。在外国文学作品译介中,就译品本身来说,提高译品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避免所谓“英语式中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思想要通过文字才能表达出来,但文字不完全等于思想。形式与内容既统一又矛盾。对外国文学译介的最大课题之一就是摆脱原文字面形式的束缚。人们普遍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理解和表达上都不会有问题。因此,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时,首要关注的往往是外国文学作品原作的文化意象和逻辑。但是,翻译界前辈张培基先生曾指出,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往往不是对原文学作品的理解,而是译介者汉语水平不高。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时,“英语式汉语”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欧化语言,一句话长得让读者读得上气不接下气。“汉语优先”的原则,既是成功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之一,更是成功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压轴”原则。它要求在把外国文学作品译介为汉语时,能够将英语思维模式转换为汉语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对于英语表达“聚集”、“形合”、“繁复”的特征有深刻领会,因而能正确解读原文学作品;而在译介这些文学作品时,能够运用汉语句法“流散”、“意合”、“简短”的特征,切实提高译文质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时,对中外文化有再深刻的了解,对中英文的逻辑思维有再正确的把握,这些原则最终要在译介成汉语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否则,即便了解却苦于表达,也只能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或者表达蹩脚,惜为功亏一篑。汉语基本功欠缺,将直接导致对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失败。例如:He,thehandsomeboystandinginfrontoftheclass-roomandgivingaspeech,ismyelderbrother,whooftengoesfishingonweekendstomakeushappy,andisalwaysindustriouswhenhestudiesatschool.原文是一个英语句子,这个句子的逻辑关系为:主句是“Heismyelderbrother.”在修饰“哥哥”时,有一个定语从句“whooftengoesfishingonweekendstomakeushappyandisal-waysindustriouswhenhestudiesatschool,”和一个同位语“thehandsomeboystandinginfrontoftheclassroomandgivingaspeech”;在同位语中,另外有两个并列的现在分词短语修饰同位语中的“boy”“:…standinginfrontoftheclassroomandgivingaspeech”。在理解原文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这句话被译介者译为:那个站在教室前面发表演讲的英俊男生,是我的常常在周末去钓鱼让我们大家高兴并且在学校上学时很努力的我的哥哥。上面的译文是标准的“英式汉语。”在汉语优先的原则下,按照汉语思维模式,这个句子应该被译介成:那个站在教室前面发表演讲的英俊男生是我的哥哥,他经常在周末去钓鱼,好让全家开心;并且在学校上学时是个努力的好学生。作为评品译品质量的关键和最终落实点,“汉语优先原则”应该引起所有译介者的高度重视,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万万不能满足于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唯有重视汉语能力提高,才可能译介出出色的外国文学作品。

五小结

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译介的实践中,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汉译本品读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要想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成功译介,仅仅精通英语语言本身是远远不够的。一名成功的外国文学作品译介者,必须要把握“文化优先”“、逻辑优先”“、汉语优先”三原则,成为通晓双语文化,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汉语运用能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传播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