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分析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整套教材中数量虽少,但展现了不同文体的魅力,最大可能地呈现出了外国文学作品甚至是外国文化的异彩缤纷,有小说、童话、寓言、散文、诗歌、剧本、书信、论述文等。从选材地域看,欧美篇目多,亚非篇目少。从作品的时空分布来看,多数为外国近现代作家作品。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关研究显示初中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外国文学课外的阅读量很少,同时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大多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经典名著”对中学的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略讲或者选讲,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有效调动,自主性阅读没有体现。

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

1.教师重视性不够

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通常只重视教读课文而轻视自读课文,有的教师认为自读课文不是重点课文,考试也一般不会考到,所以随便让学生自己课后读几遍,掌握了字词就算上完了。有的教师干脆把外国文学作品统统处理为自读篇目,至于学生读不读,怎样读根本不顾。即使教读课文,有些教师也无视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在诸多方面差异,在课堂上就事论事地把一些文学常识硬灌给学生,将学生领入一个只着眼于课文本身的狭小天地,而对外国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所表现的独特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则很少提及或根本不提及。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自己很少主动思考教师没有提出过的问题,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死记硬背教师灌输的知识,断章取义地了解教材中节选的不完整内容,没有习惯和兴趣去读原著,去了解作者,去拓展一下自己原本就很窄的知识面,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也无法正确把握,甚至还会产生误解。

3.教师思想陈旧

大多数教师在组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时,往往立足甚至迷信教材的助读系统或者教参,课文解读存在比较突出的一元化倾向;无论是课文理解还是形象分析,往往只在文本表面讲读,一些陈旧的甚至错误的术语、套话、观念等充溢其间,让本来就“薄弱”的外国文学作品彻底堕入深渊。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其“研讨与练习”模块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理的确感到不大自然’,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这些问题本来对学生很有启发性,但有的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却没有抓住这些问题来组织教学,而是按部就班的读课文、释词义、分段等。

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学生必须改变文学理念,面向世界,更多更好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文化视野,增强内在综合素质。教师应改变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态度,重视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

1.以作品内容为载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还要“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初中生正处于各种思想观念形成的阶段,语文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就应在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讲解课文的内容、分析作品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普法战争,法国阿尔萨斯人民在自己家乡即将沦为普鲁士的殖民地时的悲愤心情和普鲁士侵略者剥夺他们学自己国家语言的权利的行为后,以此激发学生的爱憎之情。同时,通过分析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师生对自己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耐人寻味的对话,生动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要让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为了适应社会环境,保护自己,谋取利益,随着对狗主人的不同判断而变化判案的态度,确实是一条变色龙。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要反对奴性,反对妥协,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以艺术特色为抓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皆高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不仅语言风格独特,充满艺术性,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范式,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如高尔基的《海燕》,在语言上就很有特色,它大量使用了象征、拟人、对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不仅语言相当优美,而且节奏较强,感情色彩也较浓。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可借助多媒体录音示范来训练他们的听力,在正音和找准感情基调后,再让学生自己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有助于他们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人物心理的描写上有独到之处,他不是采用常用的直接描写的方式,而是利用人物外部的语言、行动、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因此,在介绍这一课的艺术特色时,教师可重点分析这一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这种写法的好处,并在课后用这种方式写一篇小作文。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

3.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

外国文学作品能够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能够让学生感受独特的表达艺术。但由于东西方、国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意识形态和语言习惯不同等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与中国文学作品相同的教学方法,而应根据外国文学作品和初中生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既不能小题大做,低估初中生的水平,也不能太专业化,苛求于他们。对于作品中出现的特定的规定、做法、专用词汇、特殊用语等,要采取多种形式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特别是课文中涉及的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易出错的词语,要做一定的解释,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事件、人物的理解。对于内容浅显、主题明确的课文,教师则不要在课堂上大讲特讲、面面俱到,只须加以引导性的点拨。如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一方面要突出童话的故事性、娱乐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的内涵,体会童话蕴含的美学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教科书上的思考题在课后复述故事、回答问题、说出受到的教育,然后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演个课本剧,大家评点,既评表演水平,又评作品本身。让他们学着编或写点童话,不拘一格。最后还可以来些评比、展览。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既了解了安徒生的创作及童话的结构、虚构、象征性特点,又能深刻地体会到《皇帝的新装》中发生的一切,即隐含的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以及自欺欺人、人云亦云的不良社会风气。

4.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广泛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在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成果,并且能够以读促写,也能够积累素材,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也大有益处。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凡是教师课外阅读组织、引导得好的,语文教学效率就高、成果就大。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指导阅读方法,推荐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优秀作品,介绍一些著名作家,组织阅读活动。如,开展专题阅读、名篇诵读、读书交流会、故事演讲会、有奖征文等行之有效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中造成强烈的阅读氛围,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磨炼其课外阅读的意志,还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借鉴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作者:李华 单位: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师培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