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外国文学课的若干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重要课程。从教学现状来看,需要加强东方文学的教学,积极培养东方文学的师资力量;现行的外国文学史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学中要注意引进学术前沿问题;教学方法上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研讨法、双语教学法、表演法、中外比较法等多种的方法,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外国文学;东方文学;教材;教学方法
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外国文学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国外文学发展的概况,包括各种文学思潮和代表作家作品,一般在大三上学期开设,时间为一学年。在学生学过中国文学课程之后,接着学习外国文学课程,对于学生开拓域外视野,培养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思维方式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目前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全方面的改进与提高。
1加强东方文学教学
在很多高校的中文系,中国文学是教学重点,外国文学课程所占的分量比较小。通常只有一学年的外国文学课程,用来讲授欧美文学史还很不够。而且,很多院校没有东方文学(亚非文学)的师资,因此,很多院校没有开设东方文学课程。从科研到教学,比之于我国高校学科设置的西方文学(欧美文学),东方文学可谓弱势群体。[1]从客观情况看,这与历史的渊源有关系。晚清时期,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的“西学东渐”的热潮。欧美的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翻译了三百多部小说,大多是西方的作品,东方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日本文学作品。这种翻译界的西方倾向一直延续了很多年。直到1920年代左右,印度近代文学才开始进入中国文坛。即使目前,我国的东方文学的译本相比西方文学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国学生对东方文学的陌生。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的观念长期主导人心,使人们对东方的文化和文学加以忽视。20世纪初,外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中国很多大学的文科课堂,但除了梁启超、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开始的以佛教为主题的佛经文学课外,进入大学课堂的外国文学只是西方文学。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教育中的这种以西方文学为中心、忽视东方文学的情况,仍然被延续下来。新中国第一部高等院校外国文学史教材是由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主编的《欧洲文学史》,没有把东方文学包括其中。归根结底,还是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作祟。1950—1960年代之交的几年间,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等极少数大学在课堂上开设东方文学史课程。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得以改变。诸种外国文学史教材有了把东方文学的内容。但尽管如此,东方文学的教学和科研比起西方文学,还很薄弱。时代在发展,形势在改变。20世纪下半叶,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数百年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扩张而形成的西方列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平等对话的时代已经到来。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他们的文化也急于摆脱过去的边缘从属地位,向中心移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和文学也是时代的要求。开设东方文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主义的思维方式。积极为学生打开一扇看东方的窗户,已经很迫切。东方文学是外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东方文学意义重大。从文学渊源上来说,东方文学历史悠久,其文学的产生远早于古希腊文学。早在公元前15世纪,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埃及箴言文学、印度吠陀就已经出现。而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样式神话和史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其次,东方文学经典作家作品众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高超的艺术魅力,值得后世传承学习。古埃及的《亡灵书》是世界上最早编辑的诗文集;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是迄今所知的世界最早的史诗;印度的《摩诃婆罗多》是世界上最长的叙事长诗;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波斯菲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朝鲜的长篇小说《春香传》也都是有口皆碑的世界经典名著。近代以来,东方文学的大家层出不穷,如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些都需要好好学习。“在今天的中国,东方文化、东方文学,还没有全面地进入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直接原因是主讲东方文学的专职教师长期缺位。”[2]“如今,除二十几所学科建设学科齐全的大学外,大部分大学的文学院或中文系没有东方文学教师,不能开设东方文学课程”。[3]鉴于目前高校东方文学师资薄弱,建议从国内一些东方文学专业比较好的院校引进博士生,例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东方文学方向,都是可以引进人才的。课时方面可以考虑开设选修课的方式。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讲授的时候还是要先介绍东方文学发展概况,然后分各个阶段讲授重点作家,不需要面面俱到。如果有的老师对某位东方作家有专门的研究,还可以开设专题选修课。
2把学术前沿问题引入教学之中
建国后,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先后使用过多种教材,如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朱维之、赵醴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等。汪介之先生曾经撰文《关于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指出无论是南开版外国文学史,还是高教版外国文学史,都没有完全摆脱庸俗社会学的影响,阶级论很严重。[4]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应用的是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虽然已经是很新的教材,但是有些观点依然存在很大争议。那么,教师对此弥补的办法把自己的观点和学术界最新的观点加到里面去,这样,才能弥补教材之不足。例如在《荷马史诗》这一章,在讲到阿喀琉斯因为自己的女俘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抢走,阿喀琉斯一怒之下退出战争。课本在讲述西方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时是这样论述的:阿基琉斯式的自由放任、漫无矩度的个人主义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5]事实真是这样么?尹振球教授针对此观点发表了长篇论文《荷马为什么歌唱阿卡琉斯的愤怒?》。文章指出:“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民主政治与专制王权之间两种政治的冲突。史诗所反映的迈锡尼时达的工商业文明孕育了阿喀琉斯反抗阿伽门农专制王权的政治力量,而阿喀琉斯的反抗引发平民和贵族的觉醒动摇了专制统治的基础,这就开启了希腊历史的一个伟大时代城邦民主制时代。”[6]尹文认为阿喀琉斯身上最重要的品格是他的民主精神。“对民族的最大危害不只是外邦的敌人,甚至可以说首先不是外邦的敌人,而是本民族的专制君主和甘于作奴隶的顺民。”[7]这是很重要的思想争议,与历来文学史上所认为的阿喀琉斯的任性、执拗的形象有很大差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把这些争议加到里面去,而不是照本宣科。再比如针对哈姆莱特是不是人文主义者这个问题,也是学界多有争议的问题。教材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8]南京大学学者从丛就两次发表文章论述哈姆莱特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首先,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进步的文学思潮,人文主义最早产生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15世纪兴盛于欧洲各国。哈姆莱特是12世纪丹麦王朝的一个封建王子,那时,人文主义还没有产生。其二,人文主义精神是积极进取、勇往直前,而哈姆莱特是一个消极悲观的厌世主义者。其三,哈姆莱特总是祷告、忏悔,乞求上天赦免他的罪恶,以求得来世天国中灵魂之安逸。这种对待来世和天国的态度显然与人文主义相抵牾。其四,哈姆莱特对待母亲,对待恋人奥菲利亚,对待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的态度也反映出他不是一个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文主义者。作者逐条反驳了学术界关于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论据,颇具说服性。[9]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不同的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行教材中19世纪文学史,充满了阶级分析。这些阶级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毕竟是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论述的,只能算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批评方法,如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精神分析法、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等等,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打破教材的一家之谈。对于文学史上一些基本有定论的人物形象,也可以进行另类解读,只要有理有据,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例如,在讲述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时,教材对于苔丝的评价几乎完全是正面的,“她天生丽质、自然淳朴,充满女性美和青春的活力。她真挚可爱、品德高尚、富有热情,能够容忍和敢于做出自我牺牲。”[10]在论述苔丝的悲剧成因时,教材归咎于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代原因,还有分别来自克莱尔和亚雷克的精神与肉体上的摧残。但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又名“性格与环境小说”。性格的缺陷是很多悲剧的重要成因,苔丝也不例外。笔者曾经撰文指出,苔丝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与她性格中的偏执、冲动、争强好胜、狂热的因素有关。[11]在论述亚雷的形象时,教材也把定位为达尔杜弗式的人物。学术界也有人撰文《亚雷•德伯形象的再认识》对其进行重新解读。文学史上其他一些人物形象如于连、安娜•卡列尼娜等人的形象都是可以重新解读的。传统的阶级论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可以放在人性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可以发现,很多悲剧是人性的悲剧,超越了阶级、时代、国别的界限。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主要由教师讲授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所谓填鸭式方法。大多数学生的外国文学基础很差,阅读量有限,很多文学作品没有读过。这给他们接受知识,理解作品都带来了困难。常常出现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不知所云的场面。而且,目前课时量是非常有限的,有时候,讲完一位作家,时间只能限定在两节课之内,即100分钟。教师通常从作家的生平经历讲起,之后讲授作家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代表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很少进行师生互动。基本上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很少参与。即使参与,也常常因为对作家作品的了解不够,谈不出多少个人看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每到学期结束,学生的头脑里充满了老师灌输的知识和思想,成了老师的“传声筒”,严重缺乏个人的思考。对于外国文学,这样一门极具西方人文精神的课程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顾明远先生早在1981年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时代在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已经是势在必行。这方面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是2007年美国的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尔曼创立的。他们录制了教学视频放到网上,让学生提前观看。目前,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教学改革方面也得到了大量应用。外国文学老师也可以提前做好课程视频,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应该会有一定效果。但是翻转课堂并不能全部取代传统教学。当面交流学习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为此,有的学者提出了“混合式课堂”的观点。[12]学生观看视频,相当于进行了一定预习,有些不解的问题可以带到课堂,有备而来,可以促进他们仔细听课。教师讲解的时候会轻松一些,有些简单的问题如作家的生平经历等就可以简略讲解,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上。课堂教学有简有繁,重点突出。研讨法是一种必需的方法。对于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的讨论上。分组讨论,展开对话,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哈姆莱特是否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于连悲剧成因,苔丝悲剧成因等,都可以采用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师对每个人的发言做适当点评。在研讨环节,要注意充分发挥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交往行为”,避免话语霸权。在学生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文稿记录。有的学生提出的新颖的观点也可以在大家帮助下进一步整理成小论文。表演法的应用也是必要的。外国文学作品故事性强,很适合表演。可以让学生表演作品片段。比如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伪君子》片段,古希腊的悲剧的片段等,都可以作为表演的内容,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首先,老师帮助学生选定适合表演的剧目,之后根据学生的特点、个性和音色来分配角色;接下来排练入戏,从台词背诵,服装道具,背景音乐几方面都要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学生不仅要具备表演的技巧,更要在演出过程中充分理解人物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在教师讲授环节,双语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尝试的。目前的外国文学史讲授的其实是翻译文学。“外国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应当是接受者使用原语进行阅读体会,并且这种阅读体会是译语外国文学阅读体会所不能代替的。”[13]外国文学史涉及到许多国家,但国内还没有完全配套的双语教材,只有英文系有英美文学教材。因此,在讲授英美文学时,是可以采用一定程度的双语教学方法的,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华兹华斯的诗歌,勃朗特姐妹的作品等,找到原文资料,发给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讲授作家作品,对节选的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文本细读,让学生体味原文的魅力,也可以提高英文水平。当然,这方面对老师的英语水平也是一种要求。中外比较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中外文学比较,要求老师的知识学贯中西,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中外文学比较。例如,讲到文学史发展阶段的时候,可以顺便讲一下中国的历史和文学处于哪个时期,让学生有个比较的意识。在讲到莎士比亚的时候,可以与汤显祖做一些比较;讲到堂吉诃德的时候,可以与阿Q作比较;讲到伏尔泰《中国孤儿》的时候,可以追溯到中国戏剧《赵氏孤儿》的渊源。这都是比较文学学术史上的著名范例。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味到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比较文学的思维方式,树立全球化眼光。
4结语
总之,外国文学课程内容丰富,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给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打开一扇开放的窗口,使学生爱上这门课程,并且受到启发,在以后的工作中,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春华.对东方文学学科及教学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5):168
[2]王向远.中国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J].广东社会科学,2007(2):162,162
[3]汪介之.关于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J].世界文学评论,2009(2):255-257
[4][8][10]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96,303
[5][7]尹振球.荷马为什么歌唱阿喀琉斯的愤怒?[J].文史哲,2003(3):81,85
[6]从丛.论哈姆雷特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J].河北大学学报,1989(1):41-49
作者:王颖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