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文化差异是造成英语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扫清词汇、句法和文化层面的阅读障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阅读;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人文素养

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需要突破国籍、民族、宗教信仰、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局限,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理解、接受和欣赏外来文化,并把本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实现有效的交流。

2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

英语阅读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阅读过程的实质是写作者编码,阅读者解码。阅读本身是一种单向的语言输入,即阅读者只需理解写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无需将自身的观点、感受、疑问等反馈给写作者。但阅读也是翻译、写作甚至口语等语言输出活动的基础,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当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并重,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3大学英语阅读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及学生在跨文化阅读上的主要障碍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以完形填空、段落信息匹配、句子或段落翻译等形式的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检测和评估阅读效果,能起到强化学生英语基本功的作用,却忽略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在跨文化环境中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出,例如写出正确得体的英语简历和求职信;向外国企业写投诉信(或电子邮件),投诉问题产品或服务,获取售后服务支持;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等。大多数学生只能理解英语单词的指示意义,却不知其隐含意义,加之缺乏跨文化敏感度,缺乏对他国文化的了解,无法在特定语境下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自由地表达,势必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既有过硬的英语基本功,又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具有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学生因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产生的阅读障碍主要源于以下三类文化差异:

3.1词汇层面的差异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文化差异在词汇上的体现非常普遍。英语中的很多词语都有隐含意义,这些隐含意义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例如blue除了指示意义“蓝色”,还有多个隐含意义:在feelingblue中意为“忧郁、情绪低落”;bluestocking(才女、知识女性)中的blue意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有文化素养的”;bluejoke(黄色笑话)和bluemovie(淫秽电影)中的blue意为“猥亵的”“有伤风化的”。又如JackandJill并非特指名叫杰克和吉尔的男女,而是借这两个常见的男女名字来泛指少男少女;JackFrost是“霜”“寒冬”“严寒”的拟人化表达,经典圣诞歌曲TheChristmasSong的歌词JackFrostnippingatyournose意为“刺骨冰霜冻麻了你的鼻子”。如果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一些隐含意义或特殊含义,在阅读中遇到它们就能轻松扫清障碍。

3.2句法层面的差异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定语的差异。汉语中的定语无论有多长,一律置于被修饰词之前;而英语中的定语分为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包括形容词、介词短语、定语从句等。其中定语从句是令很多中国学生头疼的一大难点,在阅读中造成的理解障碍体现为学生理不清含有几层从句的复合句的结构,即使知道构成句子的每个单词的意思,也很难读懂整句。句法上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表达习惯的差异。西方国家的人表达意思时习惯于把句子的语义重心前置,即先表达最核心的意思,句子主干在前,修饰补充的成分在后;而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却相反。以《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第四册》(以下简称《跨文化阅读》)第六单元中的句子“Sowhatotheritemswhichweassedtoanagelongsincedisappeared?”为例,其主干是”Sowhatitemscanbeattributedtoanage?”,whichweassumearerelativelyrecentinventions作为后置定语修饰items,longsincedisappeared作为后置定语修饰age.如果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不能克服汉语思维干扰,总是按母语的表达习惯去分析句子,就很难理解一些结构较复杂的复合句。

3.3文化层面的差异

中国文化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中国学生如果缺乏英语世界文化背景的知识储备,在阅读中就会遇到障碍。《跨文化阅读》第四单元SectionA中的“我”讲述了第一次求职于一家以西方人为主的公司的失败经历,“当时有3名面试官,大约10名求职者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两则广告播放完后,我们必须各自发表看法。我又一次谦逊地等待发言机会——我就这么一直等着!不用说,我没得到这份工作。”这几句话在语义层面上并不难理解,然而很多中国学生并不知道“求职者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对某个话题发表各自的看法”正是在西方社会非常普及,近年来也逐渐为许多中国企业采用的招聘形式——LeaderlessGroupDiscussion(无领导小组讨论),因此很难理解导致“我”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的求职者参加西方人主导的公司的面试时碰壁的深层文化原因:在西方企业里,常被中国人当作贬义(“好斗的”“有进攻性的”)的aggressive是个褒义词,意为“有进取心的”,其核心内涵是积极主动追求目标,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每位发言者的地位平等,没有主持人或主导人,人人都可畅所欲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求职者按照母语文化的思维行事,不能变通,不主动出击尽量争取发言,就等于把展现自己的宝贵机会拱手送给竞争对手,面试落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学生了解这种招聘形式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不难理解“我”失败的深层原因,同时也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将来在求职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4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4.1重视英语基本功的培养,加强基础训练

英语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前提条件,英语基本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切不可重人文性而轻工具性。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在培养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而非灌输语言知识。例如词汇的教学,传统的单词听写枯燥乏味,把词汇从语境中孤立出来,既让学生畏惧和反感,又达不到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经教学实践,让学生用生词造句是个有效的方法。学生为了用新学的词语写出语法正确、意思完整、逻辑清晰的句子,必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词典学习词义和词性,并通过独立思考写出正确的句子。在此过程中既掌握了生词的用法,又巩固了语法知识,还锻炼了写作能力。此外,突破母语思维的局限,学会目的语的思维方式是跨文化交际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英英词典来学习生词。英英词典用常见的几千个单词解释词义,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查生词时研读词条的各项定义,这本身也是一个阅读理解的过程。

4.2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课前应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布置个性化的预习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这样学习兴趣会得到充分的激发,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在自主探索研究的过程中验证猜测和解决疑问。《跨文化阅读》第十四单元的主题是麦当劳的发展史。以麦当劳为代表的西式快餐在大学生当中人气极高,围绕麦当劳展开的预习任务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和讨论欲,“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比较”“麦当劳和中式快餐的比较”都可以作为小组讨论的话题,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课内分组陈述。教师在课内也应适当输入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跨文化阅读》第二单元是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缩写。为什么来自两个有世仇的贵族家族的青年在大街上遇见了,势必挑起对方与己方争斗,一言不合就要引发流血冲突?生活在当今文明、法治的中国社会的学生不了解当时意大利上流社会的文化背景,必然对此非常费解。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改编电影中的片段,辅之以简要的口头介绍,直观生动地导入相关的背景知识,能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处理课后作业。以《跨文化阅读》第六单元为例,课文中提到热气球、潜水装备、放大镜、滑雪板、降落伞、高效的邮政系统、运送重物的机械马等都是古代中国的发明。读到这里,不少学生都会发出“原来这些也都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啊”的惊叹。葛春萍和王守仁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中指出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也是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向在中国留学的外国朋友介绍十项你认为最有趣的中国古明”就是一道综合性极强、具有跨文化交际视野的课后思考题。学生需要查阅、筛选、整合大量的英文资料,并加入自己的独到见解,阐述选择某十项发明的理由。

4.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创造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阅读材料传达的信息,甚至会把一些说教意味较强的文章当作真理,一味地接受,或者无法区分作者本人的态度和立场与作者陈述的事实或介绍的现象。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主动思考,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位置,引导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无论是与作者的观点不同,还是对作者陈述的事实抱有疑问,都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并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跨文化交际》第八单元以电视访谈文稿的形式介绍了一对婚姻美满的跨国夫妻。他们认为跨国婚姻的孩子并不会在两种文化传统之间茫然失措。学生只要稍加思考,就不难提出“跨国婚姻破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不是更大”“在父亲(母亲)的祖国长大的混血儿回到母亲(父亲)祖国生活会面临哪些困难”等问题及自己的观点。教师应鼓励他们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表达多元化的观点,在此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提高逻辑水平和表达能力。

5结语

教师将跨文化交际教学融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和共通性的理解,可以促进英语阅读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大背景下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SmallwoodI,LiPL,MaginnS.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第四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53,79,81,108.

[2]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北京:中国外语,2005(1):66-70.

[3]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8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4.

作者:甘惠侨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