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本科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要:当前,文化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预示着未来这一领域急需一大批人才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服务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实用型人才责无旁贷。福建省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专业设置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照搬传统模式、精通地方文化的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只有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打造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带动经济、低碳环保等特征,已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1],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不少地方文化产业增劲十足,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GDP,表明地方文化产业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中贡献突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福建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良基础和条件。充分利用福建文化资源以促进福建经济发展,是提升福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福建省“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经过五年发展,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人才资源是重中之重。文化产业是智慧型产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它离不开文化资源,但归根结底,人才及人才的创新创意能力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以创新创意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据统计,目前福建文化创意类职位从业人数最多的是设计、编辑和策划,三者从业人数达到77.32%,而其他类别从业人数占比不足三成。同时,目前福建文化产业大部分从业人员的从业年限不足5年,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不到5%,而高中及以下的占比将近一半。[3]这说明福建省文化产业存在人才结构失衡、高端人才极为匮乏的问题。因此,大力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文化产业创新性人才,为福建省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是当前推动和服务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福建地方本科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
本科高校拥有较完备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条件,是文化产业高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为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因此相关专业的建设发展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从总体上影响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地方本科高校是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招生以区域为主,培养的主要是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的后备力量。[4]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5]福建省现有地方本科高校37所,除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警察学院、厦门医学院和福州理工学院5所院校外,目前均开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布点较为广泛,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等一些新专业的开设,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增添了后续人才支持。但从整体上看,面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态势,福建省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的短缺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福建省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较大,无法满足当前新型文化产业人才的特殊需求,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建设培养不平衡,而短期内这一不平衡状态难以得到解决。具体来说,我省地方本科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设置特色不突出
福建省全省32所地方本科高校均设置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其中布点在5个以上的专业包括环境设计(19)、广告学(17)、工业设计(16)、视觉传达设计(15)、产品设计(15)、音乐学(13)、动画(13)、美术学(11)、服装与服饰设计(10),文化产业管理(9)、音乐表演(8)、广播电视学(7)、舞蹈学(7)、数字媒体艺术(6)、广播电视编导(6)、新闻学(6)、会展经济与管理(5)。从数据上来看,全省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布点较多涉及到传统的文化产业行业,少有文化产业中的新兴行业,如数字出版、媒体创意、数码动画设计、影视媒体产业管理、音乐表演产业管理、艺术品投资等,同时,也鲜有如艺术与科技这样的新兴的文化产业融合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一直以来与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其调整变化速度也远远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近几年,我国的文化产业正进入黄金发展期,对文化产业人才需求不断上涨,但高校的专业设置需要经过科学的前期论证、申报、审批等一系列流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建省文化产业新兴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人才培养照搬传统模式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饱受诟病的原因就在于其过度重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常常出现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力,用人单位还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地重新培养的情况,有些用人单位因此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这也成为长期存在的供求矛盾之一。虽然高校也在培养技能方面不断努力,如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设置产业实践课程等,但还是与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有一定差距。通过调查福建省地方本科高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发现,大多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遵循传统的模式,即围绕专业知识设置课程,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再加上占比例较小的实践课程和一些辅助类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掌握的主要是专业知识,而非文化产业人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复合能力。此外,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大多数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从核心课程向外拓展,追求专业知识的宽泛性甚至是国际视野,但恰恰缺乏对福建区域文化的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对福建省的文化资源、福建省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福建省的文化企业特殊需求等缺乏足够的认知,学生毕业后文化知识有余,产业意识不足,无法在应用所学知识与本土文化做到无缝对接。同时,按照传统模式构建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只专注于单一学科,院系与专业之间缺少融合,忽略复合性能力培养的问题。文化产业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特征,涵盖经济、文化、技术等多层面丰富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交叉性。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呼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都是新时期的文化产业高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以出版专业为例,当前数字出版行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台湾数位出版联盟理事长赖洋助曾表示:新时期的数字出版人才应具备数字应用能力,鉴赏文、图、影、音能力,逻辑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6]如果高校还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学生,将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三)精通地方文化的专业教师匮乏
雄厚的师资水平是打造一个成熟专业的必要条件,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当前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的不足,背后的原因之一是符合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师资的严重不足。人才的培养,无疑是需要教师专业能力保持与社会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变化,原有的老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防止知识老化,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化、区域化是地方本科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特征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达到一般目标的基础上,还必须兼顾地方性,即加强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状况的研究。当前,掌握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了解地方的文化资源、历史传统、文化政策和企业需求,能够带领学生服务区域文化产业的专业教师非常稀少。因此,面向地方的不足直接导致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缺少联系,难以将理论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学生获得了理论知识却无法在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所长,在实践中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
三、基于专业建设视角的福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高校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与长期性的任务和课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综合布署,多层面寻求有力举措,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针对福建省地方本科高校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几方面相应对策。
(一)对接地区和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提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7]“主动适应”正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体现。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设置,一方面要考虑依托学校优势资源,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要考虑未来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福建省拥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海丝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等,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文化产业要大力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熟悉这些地域文化的福建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包括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经营性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在今后几年,福建省将重点打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等产业集群,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福建省对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人才培养不是朝夕之功,人才成长不会一蹴而就。因此,福建省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应该在充分了解福建省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聚焦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的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定位和资源,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上提前布局,突出特色,敢于创新,重点设置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的、与未来较长时间内福建省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结合度高的本科专业,同时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专业的改造升级,以适应当代文化产业所需,不仅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还要多设置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人才的交叉融合专业,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精通区域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上,既要探索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共性,又要避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应立足地方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地域文化的优势,既要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传统培养模式,又要因地制宜,求新求异,关注并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当前大多数高校院系和专业的设置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院系、学科、专业之间没有打通,院系、学科、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这也造成了学生普遍存在所学知识较为单一的现象。因此,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高校自身定位及优势专业,在依托原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学科、专业设置壁垒,推进文化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在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应用能力方面倾斜。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能只是不同专业课程的简单叠加,应该是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的融合、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内容生产与产业经营管理的融合,将创新协同机制引入其中,构建对学生的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格局。
(三)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校,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具备产业人才培养的师资和理论学习环境,一线企业具备人才掌握技能的实践环境,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因此,福建地方本科高校在设置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时,必须积极探索与一线企业对接的渠道,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创建与文化产业实体合作培养人才的联合模式,才能有效地化解高校文化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鸿沟。如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就将文化企业中优秀的实践导师纳入专业建设导师库,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师资共享与交流,促进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在今后的探索中,高校也可以考虑在校内设立以行业精英人士如高级工艺美术师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聘请他们定期或不定期短期入驻校园,带领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创作训练。企业导师所具有的丰富实战经验正是校内教师授课的短板,双方共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运用于行业实践中,有效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
结语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软实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文化产业的如火如荼预示着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充满挑战。福建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在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多方进行探索,合理进行专业设置,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服务地方经济的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精英型人才,与地方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为企业培育定制式人才,从而打造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作者:黄秀莲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