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县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县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县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县域,是以县为单位的行政区划空间,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县级行政单位在我国具有广泛性。据统计,我国有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容纳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因此,从“县域”的角度考察一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对提振地方经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对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县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现状

县域文化产业是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县域文化产业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已有不少地方借助文化产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区域转型。我国很多地区因地制宜,锐意创新,涌现出诸如山东曲阜的三孔文化产业、江苏古镇周庄的水乡文化旅游产业、杭州西湖的休闲品茗茶文化产业、江西的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县域或城镇文化产业典型,创造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名人文化、传统书画、工艺品制造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整体上看,县域文化产业存在政策相对滞后、缺乏创意、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才队伍不足,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落后状态。县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方发展理念仍然偏于保守,对文化产业人才的认识不到位。虽然近些年各地都已认识到文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落实到工作中,还是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文化人才及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存在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足的问题,造成了人才缺乏、产业落后的恶性循环。二是从业人员总量不足,素质偏低。县域的文化人才主要集中于文旅局及其所管理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院团、广播电视台等机构,与文化市场相对发达的大城市相比,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产业人才缺乏,很多地方仅有一些歌舞厅、KTV、婚庆、复印等传统文化行业的从业者,而需要创意、大批量复制生产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匮乏,相关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在我国大多数县里,都普遍存在传统型文化人才多、创新型产业人才少的问题,而且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偏低、思想保守,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三是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瓶颈明显。文化产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具体到产业层面则可以细分为经营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不同类型的人才处于文化产业发展链条的不同环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在县域范围内,这些关键的人才要素都处于断层的状态,特别是高层次的策划人员、宣传营销人员缺乏,导致当地大型项目的运营不理想,丰富的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因此,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已成为很多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四是分布不均衡,集聚效应明显。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取得巨大发展,中东部地区的一些县级单位抓住机遇,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王军在《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恰逢其时”》一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许多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不少县域文化产业总量甚至超越了西部地区的一些地市州。”与这一不均衡的发展现状相对应的是县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分布也呈现出东西不均衡的局面,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策划、创意设计、演艺等高端人才也主要聚集于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或中东部的文化产业欠发达地区则成为人才洼地,引不来也留不住高端人才。

二、县域视角下的地方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在县域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针对县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积极推进,本文试按宏观到微观的思路提出以下几方面的人才建设路径思考。

(一)县级政府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引导扶持文化产业天然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其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政府应转变观念,从根本上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文化产业人才总体规划,出台文化产业人才创业扶持措施,引导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发展,引导文化产业人才与当地产业同步发展。其次,文化产业提供的是精神文化产品,需要富有个性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要加强县级文化软环境建设。大环境建设要有文化内涵,更要营造尊重文化产业人才、尊重创意成果的良好社会风气。例如,浙江省龙泉市为促进当地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设立“龙泉青瓷宝剑终身艺术成就奖”,完善大师带徒弟机制,每年举办技艺比武、原创设计大赛等活动,定期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开展培训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剑瓷领域名家大师、企业家群体、技术工人和后备人才的培育力度,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二)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人才的作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形成特色、持续发展,而地方特色人才长期生活在地域文化环境中,对当地资源与文化都有切身的体会与认识,如各种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因此,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因地制宜,用好地方特色人才,让民间高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建立地方特色文化人才库,摸清可用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为地方特色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通过政策、资金等重点支持本土人才创新创业,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饮食等开发培育成特色产业。比如,河北省赞皇县原村的土布纺织技艺是当地的一项省级非遗项目,在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土布的使用大大减少,掌握这项技艺的民间手工艺者也处境艰难,但赞皇县采取“互联网+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将土布技艺与现代消费理念结合,打造纯手工土布生活用品,从而打开了市场,让2500余名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三)借助外力,让高端人才参与县域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产业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具有向都市聚集的特点,这决定了任何一个县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全部人才,必须适当引入外部人才,让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创意策划等高端人才参与到县域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弥补当地在人才类型和专业上的不足,变比较劣势为相对优势。而且,高端外部人才的引入必须讲究方式,他们一般不会长期驻守一县,但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以短期聘用、项目合作、讲学当等多种方式,让高端外部人才参与县域文化产业顶层设计及特定项目,实现人才使用效能的最大化。对外引人才的使用要科学、合理,既要与各县当前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切忌一切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也要与地方发展目标相结合,保证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起到提升转化的助推作用。

结语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速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中重要一环的县域文化产业,其发展关乎民生福祉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其中人才队伍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各县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准确判断当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中的薄弱之处,善于向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学习经验,转变发展观念、用人理念,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制定可行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坚持向外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作者:郭丽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口街道办事处中级经济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