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去内卷化训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避免专业教育内卷化的思维困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要把握学科交叉、地方化视角与文化精神三个去内卷化驱动支点,并由此展开去内卷化思维训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去内卷化训练是以“文化+”引领的多维度创新意识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意识、赋能新业态的新导向,进而实现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去内卷化;文化+
一、问题缘起
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中存在着“内卷化”思维困境,这种困境大多来源于三种常见的文化产业发展误区:一是大投入必然带来大产出的误区;二是评价体系趋同、过度商业模式化拉低了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体验;三是习惯于技术高位的竞争思维,挤压了地方性、非科技性的文化解读或文化建构。由此,作为未来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校需要为学子们提供前瞻性的“去内卷化”思维训练。
二、专业教育的去内卷化思维
关于内卷化的概念与内涵问题,不少学者已经提出相关理论,如涂尔干的“社会密度”[1]、吉尔茨的“农业内卷化”、黄宗智的“内卷理论”[2]等。根据学者在不同领域的观察与研究结果,内卷化的思维特征主要描述为:一是低水平重复;二是局限于内部发展。文化产业管理教育如何“去内卷化”,则需要从专业教育中训练学生建立去内卷化思维。
(一)从学科交叉思维激发去内卷化思维去内卷化思维训练中的学科交叉思维,是建构开放的学科交叉思维方式,练就动态性、跨学科的创新思维。从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定位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交叉思维需要以管理学组成的专业知识课程群,更加开放地增加诸如社会学、艺术学、传播学等知识课程,训练成为广泛涉猎的杂家,为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提供有实践价值支点的创新教育。更开放的学科交叉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走出专业分类边界,与不同专业的同学共同挑战或完成文化产业管理项目,促成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师生共同思考、探讨和相互交流,以跨学科、跨文化的方式打开新思路。
(二)从课程设置与评价,建立地方化视角去内卷化思维之二,必须解构人才思维中的模式化倾向,建立地方化视角,把创新思维训练与养成作为核心培养目标,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找到适合地方发展的实践元素。建立地方化视角,目的是从模式化的教学框架中,寻找结合本土文化的创新元素和内核。课堂教学最好能安排部分课程直接对接社会项目,将针对教材的学习和思考尽可能与社会项目勾连起来,动态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意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评价,需要通过引入大量地方文化项目的方式,保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开放性,使其成为文化实践与文化建构的具有创新性的课堂基石。
(三)从技术主义上升至文化精神去内卷化思维之三,关注于培养创新文化精神,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性上升至文化精神的层面。文化精神的导向之一扎根于地方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实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有关地方文化的课程知识点,体现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沉认知当地文化价值观,锻炼学生关注地方建设的沟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构建起能立足当地文化的创新文化教育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仅需要培养管理产业公司的理念,更需要培养具备建构新的民族文化的精神与能力。
三、去内卷化训练的“文化+”实践路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去内卷化思维训练的专业改革目标,在于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让专业教育适应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市场的双重需要。
(一)训练“文化+”的多维度创新意识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训练,从“内卷化—去内卷化”的问题与解决路径出发,构建多维度的“文化+”创新意识训练,可以把握“扩、融、跟、升”四种创新思路。首先,“扩”是要做大“蛋糕”。这是突破文创项目内部有限发展的创新原动力。目标市场足够大,或者扩充到新的领域,才能带来产品分级、消费分层、市场细化等文化产业市场环节的更新换代。其次,“融”是要跨界融合。将不同领域的市场打乱,重构新的目标市场与渠道秩序,激发产业结构升级,点燃新的增长点。既要关注一线城市“高精尖”文化产业管理发展趋势,也要下沉城市周边或二线、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第三,“跟”是要紧跟科技进步。培育以科技进步为支点的新知识点与应用领域,融合管理技能与科技知识,思考新的增长点带来新的功能型消费与主题文化体验。最后,“升”是要注重项目的内容升华,提升审美品位,增加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的人文附加价值。在“文化+”多维度创新意识的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文化资源切入,着重训练学生寻找地方文化阐释与适应新市场需要的文案策划方式。联合文化产业企业、政府机构,以行业发展动态与理念带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多元化创新训练。
(二)训练“文化+”服务地方文化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去内卷化训练,不仅是解决内卷化的陷阱,更是促进文化产业接地气地满足人民的多元化精神需求。训练“文化+”服务地方文化意识,至少要抓住传承、重构与自信三个关键点。传承:地方文化(如文化遗产)因狭隘的地域性而呈现无突变式状态,产生内卷化倾向,甚至运作重复化、公式化与表演化。但是,地方文化却能满足特定地域人群的文化需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强化引导学生对本地文化产业的关注与投入热情,强调本地文化产业的教育不是对本地文化建设的焦虑问题进行技术化处理,而是在实践中寻找实践意义。重构: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内容再生产,是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一种文化重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承担起创意教育服务于地方文化重构的桥梁作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相关的文化产业规划、实施等教学内容,将成为各地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激发点。自信:文化产业管理担当着地方文化社会效益建设、地方文化经济效益建设的粘合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功能,在于通过人才培养而将地方文化建设纳入文化产业管理的范畴,蕴含地方文化自信的重新建构与发展。在专业训练中有必要针对地方性的文化资源,以“文化+”的视野与方式开展地方文化自信的内容再生产。
(三)训练“文化+”赋能新业态意识我国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出现的文化新业态产生新的诉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当中文化核心领域占69.3%,2020年比2019年增长3.8%。而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为主特征的文化新业态于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增长22.1%。以文化核心领域的“文化+”,结合科技发展、文旅产业、金融业而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业态,增加文化产业项目与产品的文化属性、审美属性乃至人文精神的附加价值,已成为必然之势。训练“文化+”赋能新业态意识要关注四个业态重点:一是财力。由“文化+”激发投融资的热情,扩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规模,提升项目品质;二是市场。在“双循环”大环境下,由“文化+”细分国内外文化市场以及各细分市场之间的转型,分析功能型消费与体验型消费的市场潜能及发展方向,带动本土文化品牌建设与国际贸易;三是品位。深挖本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内涵,重构符合新时代新市场的文化精神,提升本土文化的附加值和审美品位。四是赋能。由“文化+”激发科技赋能,通过文化与科技联姻,关注在科技赋能中产生的人的尊严与情感问题,关注科技赋能后人类社会的全球化与在地化的问题。
四、结语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要适应创意经济时代的新发展,完善专业教育的自身意义,建构民族与国家的文化精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去内卷化思维训练,是以“文化+”引领的多维度创新意识教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意识培养、赋能新业态的新导向教育,进而实现创新教育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14.
[2]黄宗智.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J].《中国乡村研究》,2009,(05):285.
作者:何清新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