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文化文化产业论文2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文化产业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文化文化产业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山东省传统文化的起源和现状

山东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由挖掘出的沂源猿人化石可得知,古人类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在这里生存和繁衍;在山东的境内发现了距今7000年到4000年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这里的东夷族已经实现了母系氏族社会转向父系氏族社会,手工业和畜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出现了早期的艺术品。之后夏朝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活动在山东地区基本都是东夷各部族。而商朝早期活动于今山东西南部。西周时期齐、鲁则为在今山东境内两个最大的封国。也正是缘于齐国、鲁国在中国历史上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齐鲁之邦”之名沿用至今。近现代更是以“鲁”作为了山东省的简称。战国时期开始山东作为地域名,在当时,山东泛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唐末、五代时期,人们称这片土地为齐鲁之地。从金代开始,山东作为政区之名,元朝设置了山东道,明朝设立山东布政使司的职位。当时管辖6府、15州、89县,那个时候的版图与今山东省境大体相同,也将大部分县的名名字沿用到了今天。到了清朝称为山东省,管辖3道、10府、3直隶州、104县(含散州的8个),济南府设置为省治。今天山东省辖17个市,其中138个县市区。山东以齐鲁文化之邦闻名,大汶口和龙山两个灿烂的文化时期从此处发源。这片土地富饶而美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里的名胜古迹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众多游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闻名中外。目前,山东省对根据地方特点对省内资源合理规划设计,形成了六条旅游线路。第一条是“山水圣人”旅游线路从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第二条是海滨旅游路线包含了青岛、烟台、威海市;第三条民俗风情路线,是以潍坊为中心的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俗民情;第四条是齐文化旅游路线,是淄博的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等;第五条是黄河口旅游路线是东营的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自然风貌;第六条是“水浒”旅游路线以四大名著之一水浒故事为主线,在梁山阳谷一带。除了这些以传统文化和地域特点推出的六大旅游线路,还精心设计了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风筝会、曲阜国际孔子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二、山东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山东属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地貌种类丰富总体较为平坦,泰山为中心凸起,大部分地区以丘陵低山为主,交通较便利作物种类丰富。山东人给人以性格豪迈、慷慨豁达的印象。自然环境也铸就了山东的文化特征,内陆地区的农业文明发达,精耕细作,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发展;沿海地区渔业发展,人们极具创新精神。地域的文化深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山东地区有母亲河黄河滋养的同时还有广阔的地形,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在古代第一产业及其发达,也致使文化丰富。从上古圣贤到古代名人,上古圣贤踏遍黄河两岸,齐鲁文化代表颇丰:姜尚、管仲、墨子、孟子、荀子、曾子、孙膑、晏子等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有着一席之地的历史名人。他们思想的火花铸就了山东这样的文化特征: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因时变革为前进的动力。虽然我们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加以整合运用,便成为一种浪费。山东文化的发展趋势则分为以下几点:

1.整合宣传缺一不可

对于山东文化单独的整合和宣传都是不完善的,我们应该两边都不能松懈。

2.山东文化宣传策略随时间应不断变化

原来的山东文化是以宣传为主,整合为辅,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山东文化的传播策略应该以整合为主宣传为辅。

3.山东文化针对不同区域区别发展

正如前文所提,山东由于地域环境以及各个地区文化差异,分为鲁东、鲁西南、鲁西北及中部三大区域,我们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发展状况以及传统文化特点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山东省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

泰安是一个依泰山而建的城市,山城一体。北边66.8公里处即为省会济南,南边74.6公里处便是曲阜,山东省最有名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就是指的这片区域。乘着山东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的东风,泰安市的文化产业也在迅猛发展。如今泰安已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区域。旅游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的结构日趋完善,文艺事业、网络文化、印刷出版事业齐驱并进。同时,泰安地理位置良好,交通便利,传统文化产业资源丰富,都是泰安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虽然整体态势良好,发展迅速,但是在泰安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还是存在些许问题。由于泰安文化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以文化产业的规模较小。而且由于经济问题,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传统文化发展良好,但是缺乏现代化的文化产业。除此之外,区域发展不均衡、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相关人才不足都是阻碍泰安市文化产业进步的掣肘。分析泰安市现在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是9.3∶52.2∶38.5,我国第三产业的平均值是43.1%,泰安市比重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升泰安市第三产业所占有的比重。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和文化的生产为主要内容,具有高附加值和低污染的特点。所以为了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是泰安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以山东泰安为例

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我国人民思想水平的提高,文化日益成为一种产业一种资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而独有的性质:

1.不排他性

我们日常中常见的普通商品都是具有排他性的,当商品或资源被消费或者消耗,其他人便不能在消耗或是消费这个商品。但是大部分的文化资源却不是,它们由于无形性便不存在这种性质,当文化资源被一个主题消费后,其余主体依然可以消费文化资源。就像企业文化的管理方法、音乐艺术的魅力,都是不具有排他性。

2.成本不确定性

文化资源可以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创造,也可以由市井居民形成,创作是偶然的。现代媒体的爆发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人们可以用较少的代价或者毫不费力获得文化资源,这让没有享受文化资源的人感觉不到自己损失。而一些文化资源的产生的成本也非常小,甚至很多都是零成本的,比如我们的管理观念、语言、设计想法,这使得增加文化产业的成本和边际成本都很低。但同时,一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一项研究或者创新,却未必能一定得到预想的结果,更不用谈收回成本投资。所以文化资源的成本往往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无法预计与计算的。

3.增值性

文化产业与资源的增值过程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如电影院播放的电影,无论第几次播放都是一样的,而随着观看人数的增多盈利也随之增多,这与其他产品的成本利润规律是不同的。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宣传和市场开拓,所以在文化产业中销售往往是比生产更为重要。当今的文化经济产业中,文化在商品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地位。这是商品除了它本身的功能以外还是文化的载体,它的价值主要是有文化而产生。

五、结论

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要使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文化资源要素与经济资源要素相互结合,实物产品附加文化价值,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艺术与科技融合,文化与市场融合等多方位整合和思考,开辟出一条文化和经济的新道路。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从历史中找到经济文化的转折点。思考泰安市文化产业的多方影响因素,我们战略化地制定了文化经济的方针: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各个产业发展;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政府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走国际化道路创建文明旅游城市,加强对外宣传等。

作者:纪玲 单位: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

1.培育文化产业主体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比较落后,这与我国的文化大国、经济大国的形象不符,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在最主要的因素是我国没有一批在国际上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我国应鼓励个文化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引导企业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文化产业的营销,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应为一些中小型文化企业营造一个良好发展环境,鼓励他们多元化发展,丰富文化产业的形式,建立一个“大企业提高行业标准,小企业百家争鸣”的产业主体,让小企业的发展有方向,在管理上、经营上能从大企业借鉴经验,让大企业的发展有活力,学习小企业的灵活性、高效,继而形成一个通过市场机制良性竞争、有分工、有合作的文化产业行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中在三次产业间融合发展中,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两者的融合,促进了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另外还有软件开发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旅游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融合等等,多种融合方式的发展均促进了两种产业发展。那么在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要和其他产业模式相结合,以能够形成和目前被动文化消费取向相符合的新的文化产业动态结构。基于媒体业为准入的核心文化产业贸易,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主导产品,文化产业的主导型产品所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也必定成为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制约性因素。

2.鼓励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当期,在世界文化产业格局中,我国地位非常尴尬,传统的文化强国、文化输出口在美、韩、日的文化产品的冲击下变的束手无力。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还较少,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发展的中心是经济,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投入也不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注重文化产业的投入,不单能促进文化产业额发展,还能创造更多的文化产业,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政府应允许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政策倾斜,减低文化企业融资的难度。此外,资本在文化产业市场的自由流通,还能加速文化产业的成熟,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一定会提高管理水平、财务透明度,这样将进一步释放企业的发展潜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文化产业的投资过热,政府应加以引导,利用市场机制调节资金的流入,注重产业的布局和结构的构建,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恶性竞争,最终形成一个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阔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神话,这是传统经济模式无法涵盖和归纳的。在一片繁荣的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中,出现了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使得文化产业的形态更加的多样,是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在信息化时代,动漫、数字出版、新媒体、文化创意、3D技术、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兴起,文化和科技进一步融合,科技的进步支撑着网络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化生产的效率、网络化传播的速度是传统文化产业无法现象。无论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还是传播中,我们都应加强先进技术、高新技术的应用,尽快摆脱传统文化产业“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加快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全球化布局。数字电视、数码电影以及电子出版、数字娱乐等先进文化产业群目前已经形成主流,传统文化产业在市场文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会逐渐降低,从而提高数字化产业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各种“数字标准”市场竞争逐渐经历,谁拥有市场数字标准,谁也就有可能会拥有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件竞争已经逐渐转向更能够决定生存以及发展命运的芯片及标准之争。因此在未来竞争环境下一定要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小的文化科技企业的创新成功,鼓励原创保护原创,注重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借鉴,加强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形成一种有创意、创造、创新的文化产品研发氛围,创建一个由创作、生产、传播、改进等一条龙文化产业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4.结语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处于半停滞状态,发展缓慢,远远落后全球整体的文化产业进程。长时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加速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消亡,在世界格局中分量越来越轻。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文化产业的建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恢复我国的文化大国地位,进一步提升世界影响力。

作者:隗建华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