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索

摘要:文化是民族血脉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客观呈现,而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庆阳香包是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审美、艺术与医学价值较高,发展香包文化产业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庆阳香包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急需要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香包文化产业,是传承与发展庆阳香包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香包文化;文化产业;庆阳市

在21世纪,文化产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朝阳产业,在多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等。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日渐成为经济发展浪潮中的新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民俗文化产业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是加快现代化城市发展步伐,促进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地之一,甘肃省庆阳市有着深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底蕴,香包民俗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以此为中心的多样化民俗艺术已出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比如,刺绣、剪纸、皮影等。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其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蠡测

(一)发展香包文化产业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庆阳香包,是甘肃庆阳地区社会大众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展现了该地区特色文化,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原始民俗信仰气息,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利于科学转化庆阳香包民俗文化,客观呈现其具有的经济效益,还能借助香包,在无形中更好地传承甘肃庆阳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庆阳香包而言,上面的刺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民间戏曲、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呈现了甘肃庆阳人的历史、现在乃至未来,发展香包文化产业是这一民俗文化更好存活以及延续的重要保障,能够在传承、发展地区特色文化的同时,促进甘肃庆阳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二)香包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与医学价值

从某种角度来说,甘肃庆阳香包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医学价值。甘肃庆阳香包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图案极具特色,形式、造型乃至图案的文化寓意深刻,是甘肃庆阳人们对生活、自然乃至文化态度、思想的真实写照,客观折射了甘肃庆阳香包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借助香包,可以深刻体会甘肃庆阳人民本色。同时,甘肃庆阳香包还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是当下中医药学研究方面的关键性素材,比如,古代医学卫生历史。香包中的各类香料经过专业鉴定,属于传统中药配方,也就是说,香包香料香气成分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能够刺激人的大脑,提升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使人体健康,还具有杀菌、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效。甘肃香包文化产业发展利于多层次充分展现庆阳香包多样化价值,充分展现地方特色。

二、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甘肃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民间民俗文化为中心,塑造庆阳香包文化品牌效应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香包文化产业,走上了“小香包、大产业、大效益”的道路。在新形势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甘肃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根据庆阳香包特点、价值等,大力举办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为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从整体上说,甘肃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急需要加以优化完善,使之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市场环境,促使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庆阳香包销售模式单一化

在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销售模式单一化是其显著特征。至今,庆阳香包文化产品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销售模式,过分注重实地销售,庆阳香包市场化程度低,不利于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市场二者顺利对接。同时,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销售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庆阳香包销售模式,促使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迎来全新的挑战,不利于该产业的稳定发展,也会影响庆阳香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传播

在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甘肃庆阳地区部分开发商、生产者过分注重香包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准确把握香包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文化的传播,导致庆阳香包成为单纯的市场商品,不具备多样化价值,无法客观呈现甘肃庆阳地区文化特色。同时,在利益驱动下,部分生产者借助以次充好等手段获取更多经济利润,不注重香包质量,批量生产香包,粗制滥造,香包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药用价值等明显降低,不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香包市场,蒙骗消费者,影响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三)缺乏正确的定位与专业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定位。但在实际中,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定位模糊化,缺乏合理化、系统化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香包文化产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市场发展规模不大,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庆阳香包知名度以及名誉度有待提高,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加上不同企业在庆阳香包文化产品方面的定位各不相同,不利于香包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民是庆阳香包核心生产者,他们大都不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不具备专业的香包生产经营技能,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生产的香包庸俗化,没有客观呈现地区文化特色。

三、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正确认识,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发展庆阳香包文化产业,政府部门要与时俱进,全方位正确认识这一产业,高度重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优化完善相关设施,科学设置专门人员,全方位动态监督香包市场,规范香包市场秩序。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多样化职能作用,比如,引导、监督,制定科学的香包市场准入标准、严把香包“价格、质量”,注重香包品牌注册,促使庆阳香包文化产业更好地与国内外市场接轨,占据一席重要位置。同时,政府部门要出台针对性的政策等,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核心企业正确认识香包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支持、鼓励他们优化创新香包文化产业,注重技术创新,在最大化降低庆阳香包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庆阳香包多样化价值,有效提高庆阳香包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庆阳香包文化产业。

(二)兼顾香包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科学定位香包文化产业

在新形势下,甘肃庆阳地区要全方位正确认识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不要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要将经济效益的提高,艺术价值、药用价值等的客观呈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兼顾香包产量与质量,生产更多高质量的特色香包,刺激消费,加快香包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同时,甘肃庆阳地区要客观分析香包文化产业特征、优势等,根据香包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准确定位香包文化产业,明确发展目标,统筹兼顾,制定合理化的“长、中、短”期发展计划,根据具体发展情况,优化调整香包文化产业发展内容,优化发展形式,确保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一系列工作有序开展。

(三)优化销售模式,注重网上商城合作

在新形势下,甘肃庆阳地区不能再采用传统单一化销售模式,要优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注重互联网销售模式的应用,不断拓宽香包销售渠道。在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注重网络营销模式的应用,利用网络形式,不断拓展香包销售渠道,借助香包网络视频直销模式,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集“图片、文字、动画”等于一身的特点,在网络作用下,和不同地区客户实现及时沟通、交流,促使客户全方位正确认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有效提高他们满意度,认可庆阳香包,不断增加庆阳香包销售量。在此过程中,甘肃庆阳地区可以借助微信、博客等多样化平台,展示庆阳香包,多和消费者交流、互动,不仅能促使不同层次消费者正确认识庆阳香包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还能全方位了解他们在香包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优化香包生产、销售形式,达到科学销售庆阳香包的目的。此外,在运营发展中,甘肃庆阳地区要多和网上商城合作,实现网商销售,利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合理化的电子商务网站,借助新媒体大力发展庆阳香包电子商务,比如,微信、香包网上商城,大力建设庆阳香包官方网站,优化庆阳香包实地销售形式,促使庆阳香包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促使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庆阳香包,更好地传承、发展庆阳香包民俗文化。

(四)注重规模化生产,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在发展香包文化产业过程中要注重规模化生产,这是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多层次优化香包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利用“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实现香包大规模生产,促进庆阳香包“小生产、大市场”顺利实现,注重香包生产基地建设,促使香包生产逐渐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生产过程中,香包生产者要准确把握香包多样化价值,有效提高庆阳香包内涵与附加值。同时,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科学设置培训机构,大力培养香包生产者,在全面、深入了解庆阳香包文化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科学生产庆阳香包。要注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优化调整香包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香包队伍,注重香包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庆阳香包附加值,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全方位正确认识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多样化职能作用,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确保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法律与制度保障,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根据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兼顾香包经济效益和价值,科学定位香包文化产业,优化销售模式,注重与网上商城合作,注重规模化生产,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以此改变庆阳香包发展现状,优化创新香包文化产业,充分展现香包多样化价值,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发展庆阳香包这一重要的民俗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康芝梅,李自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的庆阳民俗产业开发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10):100-102.

[2]李自强.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策略与构想[J].陇东学院学报,2015(4):93-96.

[3]任润竭.“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机遇与发展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111-112.

[4]赵铁军,惠怀海.文化节的营销策略研究———以庆阳香包文化节的营销策略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2(4):123-125.

[5]王晓红,辛旭东.民俗文化的田野与产业化困境———以甘肃庆阳香包文化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

[6]张治荣.“一带一路”背景下庆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实与构想[J].陇东学院学报,2016(3):132-136.

[7]刘强斌,薛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J].发展,2017(1):77-80.

[8]郑蓓媛,张可乐.谈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及保护[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2):263-264.

[9]张兴平,李惠芬,万自洋.浅议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3(12):19-20,52.

作者:周红军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