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理论下的政治理论课程创新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理论下的政治理论课程创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化理论下的政治理论课程创新研究

摘要:组织文化对于组织内成员的团队意识、成员间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内的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重个体轻整体、重网络轻现实和重物质轻精神特征等问题,高校思政课可以组织文化理论为指导,通过创新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党员干部群体等方式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组织文化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

1组织文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依据

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文化是决定组织行为方式的组织内各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潜移默化地指导组织内各成员的行为。其共同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群体的凝聚力和对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而且可以利用群体内部的作用力来巩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1]成员在融入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组织文化,并可能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教育在组织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一组织文化一经形成,总会表现出相对稳定性。但组织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当组织外部或者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成员的应对方式不但能够强化当前的组织文化,而且也可能引入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

从组织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入手分析组织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这是组织文化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启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主流文化,稳定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2]。

1.1组织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群体整体意识,提高团队精神.

塑造共同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目标,通过对组织内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的订立,共同认可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对整个组织内各成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不仅表现为组织文化对成员思想意识的影响,对各成员言行举止的引导和约束,而且表现为各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的建立。这种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提升团队精神,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有助益。

1.2组织文化有助于协调大学生群体的内部关系

这种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内部的主流价值取向取决于组织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组织内部的主流价值观以不成文的方式约定了组织成员间和谐共处的方式,使各成员间更有效地交流协作,甚至互帮互助,有效减少组织成员间的摩擦,推动形成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1.3组织文化有助于良好的校园、班级学习和生活氛围的形成

校园、班级文化是在校园或班级内部形成的一种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模式。组织文化(具体在大学生群体就是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中的共有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起到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影响和约束着大学生们的行为。这时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强制性,就像一股看不见的力凝聚并引导着成员们朝着一个既定的共同目标坚定前进。校园、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共同构成了凝聚功能,改善了校园、班级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

2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以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化心理随之转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也发生着明显的转变,并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重个体轻整体、重物质轻精神和重网络轻现实的特征。

2.1重个体轻整体

当前大学校园学生管理尤其是班级管理中经常遇到集体活动难以组织,唯有靠个别学生干部或者活跃分子独撑台面的情况。如果再缺少了奖学金、助学金等的吸引力以及作为这些物质奖励的重要参考标准的班级量化积分对集体活动的奖励,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不得而知。除加分奖励以外的集体活动,学生们参与动力严重不足。班级活动中,小团体划分明确,部分同学之间有明显生疏感,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偏离了班级主流文化,表现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价值观出现错位。

2.2重物质轻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钱和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被夸大,精神追求的价值被轻视,社会大众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随之被腐蚀,导致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道德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逐渐弱化。受到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缺乏理想信念,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影响恶劣,既有悖于大学之大在于精神追求的高远,又与高校的办学初衷严重背离。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是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

2.3重网络轻现实

伴随着对网络世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们享受了更便捷的生活,但是也过度依赖网络生活。大学生本可以将他们的某些想法和感情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出来,在现实中享受真切的关心和回应,让自己过得更积极快乐。但是过多地把目光和精力投向网络,在虚拟世界中无止境地自我渲染自己的情绪,给自身徒增许多烦恼,甚至自身出现了问题也无人知晓。如果他们可以更多地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中,学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学会更多与人相处的学问,大学生们就会尽早体验和适应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为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增加更多的竞争力。

3组织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

组织文化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对其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尤其对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需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在组织内部的共同价值观念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价值观念。根据以上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文化心理特征的分析,结合组织文化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3.1运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标准在学习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所以对思政理论课的创新应当从创新教学评价开始。自思政课开设以来,虽然教学评价方式在不断改革,但总的来说因为这门课程教学效果难以精准量化而且教育的成效是动态的,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仍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动态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更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结合当前学生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思政课教学中不断突破学习态度、理论学习成果等作为一元化的评价标准,探寻并总结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状况的评价标准,增加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大局或整体意识等方面在学生成绩评判中的权重。在新的评价标准中可以适当考虑加入学生群体内部相互评价在成绩评判中的比重,尤其是学生党员干部群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充分发挥组织文化尤其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群体内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成为检验共同价值观念落实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3.2融合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多渠道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传授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鲜活的具体生活,它需要融入社会实践中。这样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就既不会因为脱离青年群体的文化让他们难以接近,缺乏共鸣,影响学生的获得感;也不会因为过于重视趣味性而陷入庸俗化和碎片化的误区。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广泛选取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把相对抽象的理论和价值观导向融入案例分析、问题讨论、与学生谈话中等。教学内容设计既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够影响和指导生活,增强思政课自身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结合学生广泛依赖网络生活的现实状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显性和隐性教育渠道让学生能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刻认同。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两微一端”平台更快捷地对学生关注的事件作出正确评价和观点引导,利用新媒体平台在传播中的互动性,更快更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时变化,在线上和线下各平台的教育中更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3.3重点培养一支有凝聚力的学生党员干部群体

学生党员干部是学校、班级组织的核心,也是开展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的抓手。集中优势教育资源重点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干部群体,并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和他们的组织牢牢地凝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教师自身应当积极参与和体验学生群体的生活。不仅是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角度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实事求是地开展教育工作,而且教师自身亲和力,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这些学生党员干部的定期和不定期交流,首先,牢牢掌控这群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如果放松了对这群在学生中影响力巨大的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就如同自动放弃了到达教育目标的着力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那么预期能够达到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加强对学生党员干部群体的思想教育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在思想觉悟,政治觉悟,道德觉悟上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学生党员干部都要遥遥领先,这样才能在群体中传播更多的正能量,领导着大学生集体创造出青年一代的成绩。总之,要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中使学生党员干部得到培养和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价值观逐步转化为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更好地引导和约束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4结束语

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对学生党员干部群体的着重培养不仅能够把组织文化理论与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把课堂学习与课下活动有效结合,更充分展现思政课在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对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段海超.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12),34-36.

[2]刁培萼.教育文化学——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3]姚海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17-20.

作者:余洋 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