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摘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将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茶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思想浪潮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将茶文化融入其中,能够加强思政专业建设、提升思想政治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忠实可靠的接班人。

1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1.1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精髓,是经实践证明过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优秀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文化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蕴含了大量的隐性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程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明确其所应当坚持的与摒弃的思想情感,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形成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茶文化强调淡泊、高洁的思想,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消减学生内心的功利与浮躁,帮助学生挣脱现实生活带来的束缚,摆脱自身压力,尽情释放内心真实情感,强化其内心力量,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追求内心的所思所想,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1.2加强思政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单一、片面,重视对学生相关课程理论的传输,忽视了对人文知识的传输和关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茶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很好地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理念。将茶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还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

1.3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中国茶文化不单单是品茗茶香、对茶事活动的研究,更是蕴含了“崇俭”、“尚德”、“贵和”等传统文化思想。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有效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首先,茶文化尚德,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提倡尊老爱幼、兄友弟恭、邻里和谐等传统道德观念,加强茶文化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此外,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其中蕴含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团结统一的思想观念,强化其同社会的联系,进而提高社会责任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断努力。

2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于教条性,而缺乏人文内容,使得教学课堂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枯燥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也同当今大学生自由奔放的个性特征不相符合。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是一门见效慢、时间长的课程,需要付出长期的教育成本,而高校教育过于重视医学、生物、历史等学科专业性课程,认为思想理论教育对于高校的发展贡献不大,未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成为了一门冷门的必修课程。此外,部分学生也未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价值,认为其对自身职业发展帮助甚微,未认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导致思政课程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教学模式落后

首先,教育渠道过于单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教育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有效的教育渠道,学生只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了解学习相关内容,而课下实践很难接触到相关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有效时间内得不到巩固提升,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其次,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并不严格,学生只要在期末测试中合格便足矣,其教学课堂上的表现并不被纳入学生的学习评价,因而导致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始终兴致缺缺,不利于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3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的实践策略

3.1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提高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的认知。在课程建设上,将思政理论课程放到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并加强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方面,加强教师的课堂管理力度,严格规范课堂纪律和课堂行为;在学生评价方面,将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纳入学生的评价内容,摆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态度。其次,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机制,并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机制规定,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得以有序推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增添茶具、茶文化书籍等,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帮助学生在茶事活动中提升自我思想政治素养。此外,要想加强茶文化教育,就必须将茶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因而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茶文化内涵,探寻茶文化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之间的共通点,并将二者紧密结合,丰富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例如,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同马克思主义自然唯物论具有相似性,可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认识,强化其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强茶文化教育,还能够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其核心对象是学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历程。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自我需求,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起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去,借助其强大的传播效率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将茶文化思想内涵传输给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平台来推送茶文化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制作茶文化相关内容的课件、短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此外,还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实现茶文化理论同实践的统一。例如,加强同茶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茶文化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将茶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与吸收,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3构建校园文化

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高校应当加强校园茶文化建设,增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社团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成立茶文化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开展一系列茶事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构建多层次、全方面、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体系。例如,借助校园广播站、展示牌、宣传橱窗等传统宣传媒介来宣传茶文化内容,或是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介推送茶文化内容,不断拓宽学生获取茶文化知识内容的途径,让学生自我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茶文化的陶冶和熏陶。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依托校园音乐节、元旦晚会、英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来营造良好的茶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综上所述,高校应当加强茶文化教育,将其巧妙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将其与学生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相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建平.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33-34.

[2]彭银年,孟巧红.茶文化在高校课堂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路径分析[J].福建茶叶,2017(06):389-390.

[3]余婕.传统茶文化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11):228.

[4]吴兵.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皮革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05):85.

[5]吴慧敏,钱叶会,吴奇镇,应兴亮.茶文化主题教育法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度假旅游,2019(02):93-94.

[6]李静.基于茶文化视角下的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J].福建茶叶,2017(10):175-176.

作者:任莎莎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