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支架式语言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社会文化观(SocioculturalTheory)
社会文化观是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提出的,作为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研究具有两大特点:第一,研究人的心理问题立足于以语言为基础的维度。维果斯基认为在社会活动和交往过程中,个体的心理机能是伴随着对符号系统的掌握和内化而发展的。符号系统作为心理工具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刺激形式,人们可以使用它们来影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在符号中,词、言语是最为常用的刺激手段。词和言语先于语言社团中形成,而后成为个人的心理手段。第二,研究人的心理问题采纳一种以文化为取向的研究策略。作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者,维果斯基不仅“更重视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强调文化和历史的社会因素和个人特点的关系”。还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是由语言工具及社会文化历史经历所决定的,言语思维不是天生的自然行为形式,而是受到历史文化过程制约。由此开辟了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引入社会文化和历史元素的先河。维果斯基从语言、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互动的角度揭示人的心理活动与心智发展,从而创立了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该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教学在发展之前(LearningPrecedesDevelopment)。在认知能力与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派以传统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认为成熟也就是智力发展是学习的前提,学习只有在心智和脑力都发展成熟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另一派以维果斯基为代表,他们强调教导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在发展之前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二)语言是认知活动的重要媒介。学习媒介一向被人们视为是社会文化观的理论中心。媒介的字面意思是指帮助完成任务的某种工具,比方说是农夫耕作的锄头,裁缝缝纫的剪刀等。社会文化观就强调人类需要借助工具和符号系统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其中语言作为最有利的一种符号媒介可以帮助人们将外界的社会语言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机能。
(三)社会互动和知识内化。维果斯基强调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先于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缺乏互动的学习行为与维果斯基的教育理念是矛盾的。
(四)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两个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理论中最著名的一个概念。透过这个概念,一方面人们看到了要想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协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研究者把注意力投放到了如何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向其潜在发展水平靠拢这一问题上来。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比较知名,影响也较大的就是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布鲁纳(Bruner)、伍德(Wood)等人提出的“支架”理论。
二、支架式语言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
(一)支架的定义和实施步骤
支架本意是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当它被用来代指语言教学模式时,则是指由教师提供帮助,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最终学习任务由教师转移向学生,使他们可以独立地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语言教学是社会文化观在语言教学上的具体应用。完整的支架式语言教学活动应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搭建脚手架—该步骤是支架式语言教学模式的必备前提。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后,根据当前的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供学习支架。
2.进入情景—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是支架式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优化语言环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体验需要解决的任务,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表达自我和迎接挑战的热情,更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独立探索—这里所说的独立探索并非指学生仅凭一己之力,无需他人指导和协助。而是指先由教师引导启发,发挥支架作用,帮助学生沿支架逐步攀升,到达一定阶段后,教师撤去支架,让学生能继续在概念框架中前进。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的讨论和协商。讨论的结果可以作为独立探索期间所学成果的有益补充。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5.效果评价—这是支架理论中重要的后续保障环节。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点评。这一环节对于支架式教学之所以不可或缺在于其可以决定何时脚手架可被拆除或移至他处。
(二)支架式教学的内涵
1.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学。支架式语言教学本身就是在最佳发展区域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支架”何时搭建,搭建“多高”就必须要遵循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现有水平”向“潜在水平”转化。如果支架的搭建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那支架可以说毫无意义,超出学生的未来水平,又无法促成学生实际能力的增长。因此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充分发挥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从而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这一点与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语言输入要符合“i+1”的基本特征不谋而合。
2.有效的师生合作和互动。支架式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强调要以师生互动为背景构建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教学模式。说到有效的师生间的互动,就首先要注意区分扶助式互动与传统的师生之间进行的发动-回答-反馈(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模式。二者虽都包含师生间的问答及信息的反馈和评价,但二者的过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发动-回答-反馈式对话师:秋季过后是什么季节?生:冬季。师:好孩子。支架式师生对话生:不论他的种族和信仰,每个人都应得到同样的权利和保护。师:是的,每个人。(教师接受学生的回答并等待)生:不管他们是公民还是非法居留,他们都应得到同等的保护。师:我同意你,但你有把握吗?(教师要求学生对他的回答加以详述)生:因为书上这么说。师:是吗?因为书上这么说?(教师接受学生的回答并继续等待学生的详述)生:也因为它们(第十四修正案)说不该不经过双重程序夺取任何人生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拥有财产的权利。(学生为他的思索寻找根据)师:好。但他若不是公民呢?(教师重点指出第十四修正案中的一个要点)生:这对任何人都有效。师:好。那么第十四修正案对你有帮助吗?(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和移民经历联系起来)(芮茵,2007:267)可以看出在发动-回答-反馈的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要求学生证明他明了某一事实,侧重结果本身,而在支架式问答中,教师充当“脚手架”,侧重于学习过程,目的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一步步向正确答案靠近,从而帮助其自身能力获得实质增长。
3.支架要动态渐撤。在贯彻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的一大“艺术”除了表现为要知晓如何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外,还要知晓何时停止提供学生支持平台。如果支持平台维持时间过长,学习者将无法培养自主语言运用(autonomouslanguageuse)所需的独立性。因此教师提供的扶持应二者兼顾,既做到及时恰当的给予支持,还要做到当学生能独立进行学习时,能够改变,转移,重建甚至拆除支架。
4.看到协作的多样性。协作除了Vygotsky所提到的成人扶持(adultguidance)和能力强以及能力相当的同侪(capablepeers)的协作外,VanLier(1996)指出了在最佳发展区内可以提供另外两种支架方式。一是学生可以与比自己能力低的同侪共同工作,从教导扶助他人的过程中帮助自己明确概念,延伸知识,做到教中有学。二是还可通过自己的独立工作,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记忆储存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
结语
支架式语言教学模式不可否认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相关领域的研究不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令人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找正逐步向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李友良探讨了“支架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零课时”中的作用,吕芳尝试了支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泛读中的应用,芮茵也给出了可供课堂借鉴的支架式语言教学模式的一些类型等,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研究比较多的是集中在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这一层面上,还显得比较浅显和空泛,因此还有巨大的空间有待于大家进一步的研究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