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

[内容摘要]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空间是江苏文化。江苏文化以其地理气候空间、经济条件及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质,以其区域特色的不同而体现为四大文化区,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因之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江苏庙会文化艺术

[关键词]庙会文化艺术 文化空间 江苏文化区域 文化特质 审美特征

庙会是以先祖神灵祭祀及宗教信仰为核心的、以庙堂为基础活动平台的、融合经济贸易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间社会集体风俗活动。庙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缩影,是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呈现的一个特殊平台。庙会文化既是宗教的社会显现和宗教救赎的形式衍化,又是世俗社会介入宗教的心灵曝晒图式。随着唐代庙会转化为庙市,庙会文化已日益演化为民众日常的狂欢与商业贸易的途径产物。因此,庙会文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社会文化的普遍性。本文尝试从江苏文化演进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江苏各区域文化的滥觞、形成与发展,分析这一文化所构成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这一文化艺术演变轨迹作为一条主要线索同样穿行在庙会这一舞台之上,以便将来为在庙会这一特殊平台上展现出来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进行比较分析,对庙会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展开探索。

一、江苏文化的空间构成

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三大空间为基础——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民族稳定的文化。①江苏文化乃至庙会文化亦即三者发展的结果。江苏的地理环境构成特色鲜明。有漫长的海岸线,淮河、长江、太湖与洪泽湖分布其中。北接齐鲁,南连浙沪,东面大海,西依内陆。交通发达,水陆并具。陆地部分南北460公里,东西320公里,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人口7920万(2012年底),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2人,为全国之冠。江苏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占85%,平均海拔较低,山脉高度多在200米左右,大部分平原都是远古时期河流海岸的泥沙淤积而成,山脉也是海滨的岛屿由泥沙淤积海面而成。②淮河横穿江苏而过,形成南北气候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冬季零度等温线,也是年降水量750mm分界线。南为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多雨,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北为南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降水变化大。淮河南北气候地理的差异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差异,因此,北面历史上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南面属于长江环太湖区域的江南文化。这即构成了江苏文化的“二元性”。淮河南北在上古时代分属《禹贡》九州中的徐、扬二州。《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入,蒙、羽其艺……”“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吕氏春秋•有始》云:“泗上为徐,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苏北得鲁风,苏南为吴越之韵。③这既是江苏南北二元文化的早期主流特征,也一直构成了庙会文化艺术南北差异的特征。江苏历史上经济条件南北差异显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陆东部的中原区域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主,近代以前的江苏经济也是如此。而江苏从史前到文明的产生期间,南北文明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原文明的影响,苏北要优于苏南。从夏代之前,徐州的“大彭国”建立,到西周的徐国,乃至汉朝的崛起,苏北经济大多优于苏南。庙会文化也是如此。苏南在吴越时期一度兴旺,然后在汉末大乱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后,苏南经济从此远超苏北。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决堤,苏北从此成为黄泛区,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严重地摧残了苏北的经济与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苏北的经济文化乃至庙会文化,远远地落后于苏南(淮河以南)。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构成了江苏文化的社会结构,深刻影响庙会文化及艺术。由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在中国长期保留并影响至今,并由此带来了伦理道德观念,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直接催生了庙会文化乃至推动了艺术的演进。汉以前先祖神灵祭祀的庙会文化即这种社会结构的直接显现。汉以后增加的宗教信仰成为庙会文化的主流,迅速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以“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架构出宗教与社会连通的桥梁,这一切皆是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然。在江苏,史前时期形成了以血缘结合为群体的氏族社会,夏商周时发展为宗族奴隶制,由此建立“家邦”式国家,贯穿在苏北的徐国及苏南的吴国、越国及其后的楚国的历史中。汉代时儒家思想兴起,家国同构的伦理道德逐步巩固此种社会结构,佛教、道教的兴起实际上对此种社会结构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汉末及永嘉大乱后,江南氏族势力迅猛膨胀,进一步坐实了这种结构。宋以后,地主阶级日臻强大,这种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由宗族而社会国家的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逐渐成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维系社会稳定而催生中国庙会文化艺术特色的社会基石。南北差异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构成了江苏特有的文化空间,也使得庙会文化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

二、江苏区域文化的特质

现当代的学术界认为中华文化由四大板块组成,即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板块、黄河文化板块、长江文化板块、东南海洋文化板块。四大板块多元共生,彼此影响,形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北宋以前,黄河文化持续强劲;北宋以后,长江文化逐渐占据主导。明代时长江文化覆盖全国,元和清为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民国为东南海洋文化。长江文化板块是江苏文化的根基,但江苏文化又是南北兼具的。黄河文化的儒家文化也一直是江苏文化的血脉。④江苏的史前文化,大约在4000至7000年前左右,出现四大文化圈。第一,今徐、连一线的淮北文化圈。第二,今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第三,太湖平原文化圈。第四,宁镇一线沿江文化圈。夏商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三大文化圈,即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太湖平原的马桥文化圈、宁镇地区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西周至春秋早期,苏北出现徐文化,苏南出现吴文化,其后至战国时期,江苏全境先后由吴文化、吴越文化及楚文化覆盖,构成整个先秦时期江苏文化脉络。⑤徐州人刘邦创建大汉帝国,整个汉代,江苏成为全国的文化先导地区,形成一大文化高潮。汉末大乱后,黄河文化遭受重创,江南文化辉煌,于是形成了东吴、东晋南朝文化高潮,是为江苏文化的第二次高潮。隋唐时江苏持续发展,北宋时长江文化走势强劲,终于在明代形成覆盖全国的第三次文化高潮。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东南海洋文化强劲,又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中西融合的民国文化的第四次高潮。此亦即庙会文化的四次高潮。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江苏文化独有的七大特质。1.悠悠水性文化情怀。江苏境内河网纵横,水资源得天独厚。长江、淮河、黄河、运河、泗水、秦淮河等众多大江大河贯穿其中,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湖泊密集分布,海岸线长达950公里,丰富的水资源使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人们和顺、温柔、清雅、包容、婉约、秀润、灵动、阴柔、内敛的水性文化特质。2.南秀北雄的文化地图。苏南的吴越文化灵动、秀润,苏北的楚汉文化雄浑、厚重,在各自的一方水土中,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3.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江苏地兼南北,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的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融通,造就了江苏人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历史上,徐、汉、吴越、楚文化在江苏融汇,释、道、儒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近现代,基督教文化也融合进来,江苏人一贯以包容贯通的文化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并在民国达到顶点。在走出去传播本土文化上,江苏文化也可圈可点,如鉴真东渡扶桑传佛法、郑和下西洋等。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自明以来,江苏文化就形成了一种关心时事、利世济民的风格。从明末的“东林学派”“泰州学派”到顾炎武的“朴学”,再到清代的“常州学派”“扬州学派”,反对空洞僵化的旧式文人学风,讲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一直贯穿其中,也推动了“海派文化”的诞生。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既而走向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文的道路。如清末状元苏州的陆润庠、南通的张謇勇于“下海”创实业,开近代社会潮流之先河。5.知行合一的生活观。走出书斋,将学问与器用相联系,倡导“知行合一”,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生活观,是自宋明以来,江苏的文化走向标尺。江苏的工艺美术与园林工艺因而跃居全国之冠,也为庙会增加了丰富而又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成果。6.礼让、谦和、稳健、温柔的涵养气度。苏南深受吴越文化影响,自吴国始祖泰伯、仲雍以来皆有谦和礼让之风,苏北徐国徐偃王“仁义治国”,后世多有遗风,千百年来的文化浸润形成了知识分子和民众礼让、谦和、稳健、温柔、敦厚的风气,崇礼修文、善良平和,遇事不走极端,不尚暴力,崇尚阴柔之美。7.崇文重教的悠长文脉。自吴越以来,苏南乃至整个江苏崇文重教便蔚然成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山水文化著称的江苏,文脉悠久,天下第一,诸如杰出的文、理、工、医、艺术人才,常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状元、探花、榜眼数量居全国之首,苏州、扬州、南京、徐州、无锡等城市皆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使江苏一直享有富足美好、文脉昌盛的文化美誉。⑥

三、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及审美特征

江苏的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进,时至现当代,已基本形成了几大文化区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鲜明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庙会文化艺术。其范围已经超出当下的省界,但仍然在发挥着文化的辐射影响作用。1.楚汉文化区。文化艺术审美特征为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楚汉文化区以徐州为中心,包括宿迁、连云港等城市,周围辐射苏、鲁、豫、皖四省,其范围南到淮河,北到临沂、邹鲁,西到丰、沛县及安徽阜阳附近,东到大海。其主要文化积淀来自汉代封国之楚国。但是,其文化积淀及风格形成的渊源要追溯得更为遥远。大约在公元前的4000—7000年左右的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徐州属于今徐、连一线的淮北平原文化圈,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同一体系。在黄河文明主控中原及与长江文明的屡次冲撞中,徐州受黄河文明影响尤巨。徐州作为沿淮文化圈在初期较有个性,后期逐渐受江南太湖平原文化和河南中原及山东鲁南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风格朴拙厚实,为后来的楚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夏商时期(前21世纪—前10世纪),徐州进入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时期,其文化来自于山东,属于“夷人”文化。进入商代,受中原商文化的影响。西周时期,徐州地区方国林立,徐国崛起,逐渐控制淮河以北至邳州北部,形成“徐文化”,持续到春秋早期,文化艺术风格神秘厚拙,时有狰狞之美。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控制徐州地区,至先秦结束,徐地区依次为吴国文化、越国文化、楚国文化控制时期。⑦汉朝的建立,有了统一的儒学思想,并形成了饮誉世界的强大的汉文化。徐州作为帝王之乡及在其所封十二代楚王的图治下,经济文化繁荣灿烂,社会各层次都有着突出的楚汉文化特征,徐州的文化从史前至此成熟定型。古徐州文化推动催生了汉文化,汉文化的蓬勃与博大又通过徐州而彰显得淋漓尽致。长期的战乱形成徐州人吃苦耐劳、好义尚武、雄健倔强的性格,儒释道思想的长期浸润,加之历史上彭、徐、吴、越、楚、汉文化的相互交融,终于铸成楚汉文化的审美特征—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显映在徐州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此时期,苏北文化远超苏南。庙会文化艺术也彰显着浓郁的楚汉风韵。2.金陵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包容博大,优雅灵秀。其范围以南京为中心,沿江两岸,南到高淳,北到滁州、来安、天长,西到铜陵,东到太湖西岸至镇江一线。南京地势居中,南北兼具,故而包容。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多雨。是长江下游之中心,山水环抱,钟灵毓秀,依江控淮,兼摄吴楚,故而优雅灵秀。历史悠久,为六朝古都,十代朝会,人杰地灵。尤其是吴晋六朝时期,佛教大规模兴盛,玄学蔚然成风,深刻地影响了该地区的文化走向,故而文化古韵醇厚,博雅大方。在远古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4000—7000年前左右,南京属于宁镇一线的沿江文化圈,为丁沙地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昝庙类型,其特征呈非稳定性,早期与太湖平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密切联系及相似性;中期形成自身特性,与安徽沿江文化相似;晚期又与太湖平原文化相似。夏商时期为宁镇地域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进入西周,则进入“吴文化”时期;至先秦末,依次经历“越文化”“楚文化”。⑧两汉时期属“汉文化”时期,但落后于徐州。汉末大乱、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江南的文化经济繁荣。在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更替中,南京始终作为都城,形成了灿烂的六朝文化,其间,正值佛教最为重要的兴盛发展期,对六朝文化的整体起到根本的推动浸润作用。此外还有玄学的滋养润化。南京文化的主体遂成型,文化艺术风格优雅灵秀,具有浓郁的包容性。六朝时期的金陵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高潮,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抽象思维空前发展,人的自觉成为独特的精神思想的时代,为盛唐的文化辉煌奠定了基础。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南京遂在文化上成为全国的先导地域。民国定都南京,长江文化转向海洋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形成民国文化,南京为全国文化之中心。在江苏四次形成全国性的文化高潮中,南京有三:六朝文化、大明文化、民国文化。南京文化由此完备,包容博大、优雅灵秀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凸现了南京文化的成熟与独特,从而为庙会文化充实了杰出灿烂的内容。3.吴越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温婉秀润、清雅悠柔。吴文化以苏州为中心,越文化以杭州为中心,因两省历史上常相互融合浸润,故合称吴越文化。其范围包括无锡、常州、宜兴及杭州周边城市,其具体范围南至杭州地区甚至南海沿岸,北至长江,东至上海,西至常州、镇江。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雄,吴人、越人尚武好战。然而,太湖平原优美秀润的水乡环境、六朝文化的优雅及悠悠水性情韵经年累月地浸润,尤其是吴晋南朝佛教文化的长期净化,因此便由尚武转而尚文,风情万种、吴侬软语、儒雅倜傥,风靡吴越,逐渐形成了温婉秀润、清雅优柔的文化艺术特征,体现在庙会文化艺术上则又是一道风韵独特的风景。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苏州地区太湖东山镇三山岛西北端的清风岭下,即有人居住,“三山文化”说明“吴地文化一万年”。在距今4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该地区出现了太湖平原文化圈,为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其与浙江杭州嘉湖平原极为相似,该文化曾向北跨过长江,影响江淮之间,尤其是南通海安至阜宁一带。大约在4000年前,该地区暴发一场大洪水使灿烂的江南史前文明中断。夏商时期,太湖平原出现马桥文化圈;其后,西周之后,泰伯、仲雍自陕西岐山来到太湖畔建立勾吴部落,终成吴国。“吴文化”的兴起,从春秋中期至前306年楚国灭越,吴文化影响大部分长江三角洲,范围南至浙闽,北达鲁南,西到皖江,东至大海。其间,前437年,越灭吴,越文化一度遍及上述地区。前306年至前221年秦灭楚,楚文化遍及江苏全境。⑨三国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文化浸润吴越文化,吴越文化遂成熟定型,此时,佛教大规模兴起,直至民国时期乃至当代。在江南尤其是吴越文化地区,庙会文化艺术始终是全国庙会文化的先导地区。4.河海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灵动和顺、阴柔清雅。该地区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南通、泰州、盐城、淮安,南临长江,北到淮河,西至皖江,东达大海。河海文化不同于金陵、吴越文化,其长期受黄河、长江文明反复冲浸,两者兼具,尤以运河文化为中心,有较强的非稳定性。该地域为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洪泽湖、高邮湖、黄海等众多水资源构成水性文化,尤其是扬州,京杭大运河便是与其共同诞生的母亲河,悠悠水性情怀,成为该地区人们的性情和文化底蕴,因而有着和顺、阴柔的气质。六朝文化、吴越文化长期浸润其间,遂有灵动、清雅之气;受北方中原文化的儒佛道文化的润泽,因而有儒雅、清秀之风。在庙会文化上,显得较为鲜明别致。早在4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该地区形成了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为顺山集——青莲岗文化——龙虬庄类型——周邶墩类型,该文化非稳定性明显,早期地域特色明显,中晚期先后受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和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影响。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淮河下游与长江下游文化逐渐趋同,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的一次文化整合。其主导力量来自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夏商时期,该地区进入岳石文化圈,与淮河以北相同,属“夷人”文化,该文化来自于山东。其后,该地区便为吴文化、越文化及楚文化、汉文化先后覆盖。⑩三国时,该地区自高邮以北属魏,以南属吴;东晋南朝时期,属于南京六朝文化的范围。隋唐之际,运河漕运一跃而成为国家经济命脉,扬州、淮安作用突增,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终于形成了以扬州为中心的运河文化带,并在五代杨吴国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优势一直保持到宋元明清。清代扬州、淮安成为商业的文化名城,尤其扬州,商业文化空前繁荣,一跃而成为蜚声国际的大城市,扬州文化将河海文化带到了鼎盛阶段,为庙会文化艺术增添了卓越的光彩。近现代铁路、公路运输兴起,以运河运输为龙头的扬州遂黯然失色。其整体呈南北兼具的水文化特色。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与演进,独特的地理气候提供了其空间条件,政治、经济、军事的冲撞与变迁不断地改变其地缘生存规模结构,传统的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一直悄悄地牵制着其演进走向及庙会文化的社会基础特色,传统的文化土壤及释道儒三家思想文化相互冲撞融合,构成并决定了四大文化区的根本特质及文化艺术审美特征,这一特征在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分析中,将会构成方向性的归属认领作用。

作者:马榕君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