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内蒙古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实践与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内蒙古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实践与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蒙古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为例,总结其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实践经验以及对今后加强民族文化艺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进行思考,希望对其他艺术院团对外交流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内蒙古;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民族艺术;实践成果;思考

一、剧院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实践成果

(一)利用“国家平台”成就民族艺术品牌。组建四年来,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自治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讲好内蒙古故事,剧院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外交外事活动以及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精心选择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歌舞、杂技、合唱、民乐演奏等项目,派出内蒙古优秀的民族艺术家,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截止目前,共派出70余团组、1200余人次,赴新加坡、埃及、土耳其、丹麦、匈牙利、日本、俄罗斯、蒙古、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波兰、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黑山、香港、台湾、澳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收效良好,影响巨大。2016年举办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族无伴奏合唱亚欧国巡演”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的境外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赴亚欧7国12个城市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巡回演出,行程3万多公里,参演人数之多、演出时间之长、巡演国家之多、演出节目内容的丰富在我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二)打造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示范作用及影响力的大型民族艺术品牌活动。2014年剧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呼麦大赛,吸引了来自俄、蒙、美、日、西班牙、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的150余名选手参赛,进一步推介了呼麦艺术,促进了呼麦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各国和各地区呼麦艺术家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新平台。该活动被列入文化部2014年13项重要国际赛事之一。2015年成功举办了中蒙文化交流活动周开幕式晚会、中蒙歌会以及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三项活动,接待了120余名来自俄罗斯、蒙古国的文艺工作者。活动历时6天,演出7场,观众达到13000多人次,为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营造了热烈、友好的合作氛围。2017年承办了第二届中蒙博览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周开幕式晚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首届“草原之约”国际游牧音乐节三项活动,吸引了来自俄罗斯、蒙古55名艺术领域专家学者及艺术家。同年,举办了草原文化节上首次国际合唱专项活动——“丝路之声”国际合唱联盟合唱那达慕,堪称历届草原文化节引入国际团体规模最大的演出活动。2018年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内蒙古国际合唱周活动,邀请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约270名国外合唱演员,7支国外合唱团,推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内蒙古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具体实施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二、对今后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一些思考

(一)培养民族艺术人才,为加快文化走出去战略步伐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走出去。通过为知名高校学生、教师提供实习、采风、工作等机会的同时,派送优秀骨干创作、艺术人才入院进行学习、交流,建立双方互惠合作关系,实施双赢战略,从而加大在艺术创作、艺术实践、艺术科研、艺术表演的人才输送。二是请进来,推动人才创新培养。密切与国内外知名专业文化机构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内外艺术领域顶尖专家、学者来访进行讲座、培训或参与项目,从而吸收和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管理经验,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文化艺术运作规律、精通民族艺术的专门人才。(二)继承传统、创新未来,继续创作一批知名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作品。一是继承传统。艺术创作者要精心选题、悉心编排,创作出正宗、经典、有价值、为国外所熟知的艺术作品。二是创新未来。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在了解“为谁服务”的基础上,把一些世界上、国际上优秀的理念和技法融入到作品当中,从观众的角度、理解的角度创作出反应当代人民精神面貌的艺术作品。通过继承传统、创新未来,推出精品项目,带动民族文化艺术更多更好地“走出去”。(三)推广民族文化艺术对外宣传工程。通过举办并参与重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利用平面和立体宣传平台等一切方式,大力宣传优秀的民族文化。一是制作对外宣传册及音像资料,做好对外文化宣传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参加国家文化部组织的海外“欢乐春节”、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等国家品牌对外交流活动、参加地方组织的大型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三是通过国内网站建设、票务系统建设、平面立面广告宣传、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上开办栏目、设立专题、国际上利用华文学校、华文媒体、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海外中国文化传播机构或加入国际文化艺术组织等方式,向世界介绍民族文化艺术。(四)开创演艺新模式。一是公益性和市场性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演艺性质,制定不同的演艺方针,使剧院在活力、实力、竞争力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二是演出制定个性方案。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观众,在演出节目、舞台技术、语言表现力、演出时间等方面制定不同的方案,打造多元化的文化盛宴,加强文化亲和力,将中国符号用国际化语言传播到世界范围内。

三、结语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民族文化艺术将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在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紧跟时展主潮,不断地激发自身的生命活力,向世界展示绚丽风采。

作者:萨如拉 单位: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