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艺术交流对城市建设影响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艺术交流对城市建设影响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化艺术交流对城市建设影响研究

摘要:当代文化艺术交流是助推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阐述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类型与特征、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与文化要求,进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从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系统总结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对促进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并从宏观政策、中观产业和微观活动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艺术交流;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安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201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将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自此,西安正式成为我国第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在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高级别城市定位后,西安不断致力于实现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希望能更好地实现中心城市的功能,这对西安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一、西安文化艺术交流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概述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近几年在我国获得了较快发展,西安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城市,其文化艺术交流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文化艺术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一)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类型与特征

1.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类型

文化艺术交流既能实现文化与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也能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西安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加强本区域文化的纵深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加大文化共享和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区域优势明显,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围绕“一带一路”开展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如“一带一路”中俄青少年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等。这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都围绕着“一带一路”的主题,内容覆盖文化艺术领域的多个方面,同时注重文化艺术与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其二是以文化为中心的国际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如中法文化艺术交流音乐会、大型跨国文化交流活动“玄奘之路”等。此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注重中外交流,交流内容涉及文学、音乐、传统文化等多方面。

2.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特征

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呈现活动数量多、形式多样化、历史感浓郁、旅游文化突出等特征。文化、艺术可以通过创造城市符号的方式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西安的城市符号是“历史名城”“文化古都”。近年来,西安围绕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有交流会、艺术演出、知识讲堂、国际音乐比赛等等。

(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与文化要求

1.建设规划

202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中指出,西安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快建设“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充分发挥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引领作用。同时,陕西省通过《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对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规划预期:第一阶段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形成大西安都市圈,基本建立“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六维战略支撑体系,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基本框架;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核心带动、功能清晰、特色鲜明”的大西安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高端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关中平原城市群分工更加有序、协作更加高效;第三阶段是到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西安样板,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文化要求

根据《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内容,西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对外交往中心和丝路文化高地。西安要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文化标识,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城市,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一)优势

首先,西安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开展国际、国内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时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古都”“历史名城”等招牌,彰显其历史文化特色,建设独属于西安的标签。其次,西安还有交通优势,它是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西安火车站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可以直达中国(不含港、澳、台)的每个省会城市的市级车站之一。最后,西安的文化科技优势也非常明显,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六十三所高等院校与众多科研机构,其文化科研、科教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

(二)不足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城市整体规模不大、空间辐射能力受限、城市文化潜力挖掘不足等方面。西安作为西部城市,土地面积与同属西部城市的重庆、成都相比相对较小,人口规模与其他八座国家中心城市比相差较大。同时,西安的经济规模也有限,不如其他的国家中心城市。此外,西安所在的关中城市群比起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区、成渝城市群都显示出经济和人口的规模差距。另外,在城市发展潜力方面,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与自身优越的文化条件不匹配,没有深层次的文化产业开发,也没有形成龙头型企业以发挥引领作用。

(三)机遇

西安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开始就获得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西安再次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2015年,国家级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西安成为全国八个区域之一,又一次获得了发展良机。2016年,陕西自贸区获批,西安成为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

(四)挑战

《西安市贯彻落实“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19年)》中提出了六维战略支撑体系,指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影响全球的对外交往中心、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彰显中华文明底蕴的丝路文化高地、聚焦欧亚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六维战略支撑体系是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动方向,也是对其的挑战,尤其是在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对比下西安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文化艺术交流对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

(一)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西安拥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让西安成为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因此,文化艺术交流能够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二)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西安率先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西安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能够提升西安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文化产值稳步攀升、文化效应日益明显。

(三)塑造西安的国家中心城市形象

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是在其丰富的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艺术为媒介,有利于塑造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形象。例如,秦始皇兵马俑是西安作为历史名城的符号之一,只有多多开展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以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为媒介让兵马俑代表西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社会凝聚力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是提升城市居民精神文明体验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文化艺术交流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还能激发人民的文化自豪,让人民以秦文化为骄傲,以居住在历史文化名城而自豪,从而增强西安人民的凝聚力。

(五)增强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力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基础上提出的,西安作为核心城市要带动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多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能够增强西安对关中城市群的区域辐射力,加强城市群的交流,加强城市群的互惠共享,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城市聚力。

四、以文化艺术交流促进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策略

(一)制定政策制度,进行宏观谋划

2019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印发《西安市贯彻落实“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19年)》,布置了近六十项具体的工作任务,重点列出七个方面的专项行动。2020年,相关部门印发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年)》,再次提出六大建设重点。2019年,西安市出台了《关于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发布了二十五项具体工作任务,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按下了“快捷键”。市委、市政府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观政策方面的密集谋划充分体现了西安市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视程度。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也可以通过宏观层面的谋划来布局。如贯彻《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年)》中的“建设彰显中华文明底蕴的丝路文化高地”目标规划,树立打造极具现代气息的国家新型文化之城的宏观目标,通过宏观导向引领西安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向好发展。

(二)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提供交流环境

西安要想成为国家重要的门户枢纽,则需要现代化的文化交流场所和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如果西安要建设成为影响全球的对外交往中心,则需要更好的软硬件设施环境。在软件方面,可以加强建设“一带一路”领事馆集中区、丝路国际人才教育合作中心,加大“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引进,尤其是音乐类的国际顶尖人才。另外,通过积极举办国际化的音乐、乐器艺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国际艺术氛围。在硬件方面,通过建设高水准的丝路文化交流基地和世界领先的博物馆之城,打造汉唐古韵城市新景观。近年来,西安建设了亚洲最大规模的音乐喷泉,着力打造七大音乐文化街区,同时积极开展西安交响乐团的免费户外公演,这些都是西安积极打造“音乐之城”的表现。基于此,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民族化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为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创建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

(三)扶持重点活动,形成以点带面效果

西安要想建设成为具有自身优势的国家中心城市,在文化艺术方面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国际间音乐文化交流、成为音乐魅力浓郁的“音乐之都”来实现。西安积极推动国际音乐交流,让西安古乐等非遗文化走出去,吸引国际高水平的团体来西安交流、演出。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扶持重点活动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如举办国际音乐节、打造“一带一路”全球音乐汇演项目。同时,要注重音乐学术交流,以西安市音乐高校为主导,办好国际间的音乐学术交流,此外还可以西安音乐团体、音乐企业和音乐艺术家为主导,整合“一带一路”音乐表演,形成相对固定的音乐联盟品牌,开展世界巡回演出,形成强大的“音乐之都”影响力。

(四)立足中心城市政策,推动文艺发展

西安要构建极具现代气息的国家新型文化之城,不断激发城市的文化创意潜力。这些文化创意的来源就是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比如通过国际艺术节的举办来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同时提升西安作为“音乐之城”的魅力,吸引更多的音乐人才。通过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规划布局来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让西安成为中华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窗口,从而带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综上所述,从文化艺术交流的角度来探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问题,细化到从音乐交流的角度来分析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策略,实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之间的耦合,实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多元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巍.郑州、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沈阳的启示[J].沈阳干部学刊,2020(5):60-62.

[2]王嘉.文化智商:厚植文化自信的新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4-21.

[3]王凯,徐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布局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3):10-15.

[4]王晓静,周枣,刘士林.国家中心城市与文化融合发展现状[J].中国国情国力,2019(10):42-46.

[5]张楠,余咪咪.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9(11):96-99,110.

作者:朱振涛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