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区焰火民俗文化艺术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区焰火民俗文化艺术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区焰火民俗文化艺术探究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以焰火制造工艺享誉全国。蒲城焰火作为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凝结着代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是百姓平凡生活的现实反映,也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冀。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对蒲城焰火民俗文化艺术的研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一、蒲城焰火的发展渊源

就焰火的产地和制造工艺来讲,自古便有“南有浏阳,北有蒲城”之说,蒲城焰火作为秦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焰火可谓实至名归。虽然蒲城焰火的出现稍晚于浏阳焰火,但蒲城焰火因独有的制造工艺、燃放效果而成为皇家用于祭祀等大型仪式庆典活动的指定焰火而在中国北方独树一帜,繁荣发展。蒲城焰火历史悠久,相传在南宋时期蒲城县甜水井雷坊村就已有生产,北宋时期就出现了可以显现人物形象的焰火——“药法傀儡”。后来,蒲城焰火在“药法傀儡”的基础上融入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并加以改造,形成独具秦东地区地域特色的焰火文化。并一度作为传统的宫廷焰火为皇室专享,成为区分等级尊卑的文化艺术产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蒲城焰火对制作技艺和观赏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使蒲城焰火与普通民间焰火存在本质性的差别。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蒲城焰火技艺更加精湛,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展现的是地方社会百姓的风俗习惯。新中国成立之后,蒲城焰火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受邀到全国各地进行燃放表演。特别是在1987年10月和1992年7月分别赴法国和日本表演时,受到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焰火放异彩,海内璨光华”和原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焰火齐放盐川夜,万民共赏友谊花”的盛情赞誉。

二、蒲城焰火的地位影响以及研究价值

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不论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映射着社会生活的影子。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因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作为人民社会生活的艺术水平反映和精神追求,蒲城焰火这朵盛开在三秦大地的民间艺术之花能从南宋保留至今,与其自身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和文化魅力是分不开的。传统的蒲城焰火大多以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为题材进行表演,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焰火表演又与传统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敬火神日等其它祭祀活动相结合,具有浓郁的地域人文色彩。蒲城焰火虽一度为皇家专享,但其制作原料却并不昂贵。除了普通焰火所需要的火药、硫磺等只需加上平日生活中常见的白糖、墨水、酱油等来调节焰火的颜色和快慢即可,化学品添加量少,使得它更环保、安全且观赏性极强,成为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蒲城焰火的学术研究价值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蒲城焰火艺术历史悠久,常在皇家、宫廷燃放,通过研究可以填补宫廷焰火艺术在历史记载中的空白,更加深入地了解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的发展及演变历程;第二,通过对蒲城焰火的探究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展现秦东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第三,在对焰火艺术的研究过程中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蒲城焰火的应用价值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焰火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品,可为大型庆典活动、旅游项目表演增色,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可以推动当地民俗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而且能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起到典范作用;第三,通过挖掘其对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文化艺术创新的源泉;第四,展示中华古老文化的文明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华焰火文化的神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蒲城焰火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蒲城焰火是陕西秦东地区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之一,是焰火艺术的代表,对蒲城焰火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看待,其学术研究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也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课题组在考察时却发现蒲城焰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尤其是国内外专家或组织机构对此深入研究者甚少,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蒲城焰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蒲城焰火自身局限性。蒲城宫廷焰火本身“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使得传承人相对较少,另外新生代年轻人对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兴趣不甚浓厚,因此愿意主动学习并且承担传承重任的人就更加寥寥可数。再加上焰火的制作程序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无法大批量生产且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类焰火。

2、传承艺人的生活无可靠保障。传承老艺人年过八旬,身体状况欠佳,对杆火的传承力不从心。政府对传承艺人的资金支持不到位。试问,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又何谈对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3、政府相关部门对焰火传承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相关研究资料(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保护和传承概况等)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利用率不高;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间权责不明;对蒲城焰火的未来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方向与规划。

4、蒲城焰火的研究者少、研究程度较低。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凤毛麟角,电子图书、视频影像资料匮乏等困难因素,加大研究难度,研究者屈指可数。

5、人们对焰火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蒲城宫廷焰火作为一种冷焰火,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环保、安全、观赏性高。6、焰火独特的吸引力下降。焰火的发展与国家保护环境的宗旨相悖,不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有关蒲城焰火的发展构想和措施

虽然蒲城焰火的发展面临多种问题,但是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根据蒲城焰火所处困境,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理念,优化工艺

加强技术创新,将普通焰火和宫廷焰火相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烟火粉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实现人药分离,确保生产安全,切实改变传统制作工艺费时费力又危险的局面。同时适应市场需要,适当改进焰火的大小规格,尽可能设计成折叠式焰火,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壮大人才队伍

蒲城焰火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传承问题。课题组在实地考察时有幸见到宫廷焰火传承者--民间老艺人李海彦先生,发现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传统文化艺术保留的基础就是传承艺人,一旦传承艺人逝世,相应的传统工艺便会失传。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对传承艺人的保护和救助工作,进行经济补贴和政策扶持,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政府要加强传承人才队伍建设,牵头成立由焰火艺人、民间纸扎艺人和绘画艺人以及民俗专家等人员组成的“蒲城焰火工艺研讨交流会”,并且培训专门的焰火传承人,提高青年人传承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积极性,使焰火代代有传人,人人有绝活。

3、政府高度重视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党就把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国家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那么蒲城焰火艺术作为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的代表也应该引起重视。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贯彻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清文化软实力在区域综合实力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文化品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以十八大“文化强国”的精神为指针,充分认识蒲城焰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要对进一步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

4、政策引导:强化资金扶持,明确安全责任

政府要颁布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一要进行招商引资,积极争取相关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二要成立焰火交流基金会,确保焰火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常顺利开展;三要开展社会筹资,全方位,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四要要健全安全事故医疗保障制度,切实保护传承人和工人的人身安全,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5、整合资源,明确定位

焰火传承人应对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发展、燃放内容、制作工艺和特点等作以详细介绍,政府相关人员整理记录,专业人员对其安全系数做出评估,并与市场上其他焰火产品作以对比,用科学的数据告诉民众蒲城焰火的优势与不同。一方面,我们要树立关于蒲城焰火的正确认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蒲城焰火艺术具有三低(低伤害、低噪音、低污染)的优点。另一方面,应建立系统的传承体系,提升蒲城焰火与其他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竞争力,宣扬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魅力。

6、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蒲城的焰火工艺只局限在当地周边,外出表演的机会很少,其知名度不高,不利于宫廷焰火品牌的推广。蒲城焰火应开发新的宣传和销售渠道,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既使其得到很好的宣传,又可避免大规模生产、燃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任何传统工艺除了自身浓厚的文化气息,还拥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对于蒲城焰火工艺的发展,既要达到宣传传统文化的目的,也要挖掘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蒲城县文化局、非遗办公室以及相关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要精心策划包装,面向全国广泛宣传和推介。不仅要在全国各地进行展出,同时要走向世界,让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感受中华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一绝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第二,积极培育和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充分借鉴浏阳等地关于推广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以蒲城焰火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活动。充分把握“宫廷焰火”这一宣传亮点,打造新的文化品牌,使蒲城焰火的生产面向一个特殊的阶层。第三,建立“蒲城宫廷焰火”博物馆,收集焰火的图片、影视资料等素材和样品,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向人们以创新的方式展示宫廷焰火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第四,主动参与全国各地的文化活动及庆典、营销活动,努力给蒲城焰火寻找和争取更多可展示的平台。例如华阴老腔与现代音乐的合作就使得中国最早的摇滚艺术重新焕发生机。那么蒲城焰火作为昔日的宫廷焰火可以与相关的影视剧进行合作,既可以使传统工艺大放异彩,又可以增添影视剧的历史文化气息,从而使双方互利共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要批判继承,抛弃传统民俗文化的糟粕,汲取其中的精华;在学习过程中,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来说,其制作的过程是非物质的遗产,而其制作的成果则是物质遗产,这就代表我们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时具有双重的意义。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保护和传承它们就等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就像台湾出版人黄永松在创办《汉声》杂志时说到他要建立一座“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一样,蒲城焰火艺术作为这座基因库中的一个因子,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研究秦东地区焰火民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楠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