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天津漆艺对外文化艺术教育的输出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天津漆艺对外文化艺术教育的输出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天津漆艺对外文化艺术教育的输出途径

摘要:天津的漆艺在国内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翼,对外漆艺交流频繁。从教育输出到技能输出最近几年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现阶段伴随着国家工艺美术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外来留学生和收藏家对中国漆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渠道来传播漆艺文化成为当下需要探讨的话题。行文通过对现今漆工艺迫切需要对外传播和传播方法的讨论,引出以天津作为蓝本推广漆艺文化的命题和方法。

关键词:漆艺;对外传播;留学生;文化传承

天津作为近代与西方国家在文化和艺术上最早交流的城市,对于艺术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1840年西方文化一起涌入审美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近代天津的艺术文化走向。西方文化一方面和固有的天津传统文化发生撞击;另一方面在华洋杂处、中西交流之中,二者相互交融。所以近代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得领世界艺术风气之先。以其艺术形式和交流的途径作为蓝本来研究对外交流发展战略有着很强的历史背景和地域优势。漆艺作为中国三大工艺美术瑰宝之一,在津门大地也早早地生根发芽,在国内外有较强的影响力。天津对漆器文化传承和发展源自于收藏而后转到高校教育,现今衍生到私有作坊,漆艺活动越发频繁。而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天津已经成为全国漆工艺的一个亮点区域。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天津已有7所院校开设了漆艺课程。天津美术学院2006年开设漆艺方向。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在装饰专业开设了漆艺课程。天津理工大学、天津中德应有技术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漆工艺课程。众多院校对漆艺教育的重视,凸显出漆艺在津门大地深耕发芽。在对外文化艺术教育层面,天津工业大学自1996年为德国、瑞士学生开设了漆画课程。至今已经21年历史,在传播层面上凸显出漆艺教育在文化交流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学者的交流和引进

在学者交流引进方面,从时间坐标上看,天津在漆艺教育与日本、韩国交流较为频繁,2016年天津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高校漆艺人才培养项目”邀请日本广岛市立大学艺术学部大塚智嗣教授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同年邀请了韩国漆艺家郑解朝教授进行研漆教学。2017年6月又邀请了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小椋范彦教授来津进行莳绘技艺教学。从时间的纬度上看,近两年天津高校与国外学者交流频繁,国外学者将漆工艺技术传到了天津,使得天津漆艺教学水平和整体学员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众所周知,日、韩漆文化与中国渊源关系,但是他们漆文化唯美方式与中国有着很大不同,传统的中国漆艺讲求“器以载道”,漆器文化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较多。但是日本唯材质、唯工艺,韩国唯自然的审美意识在漆艺创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通过学者间的交流使得天津现代漆艺观念吸收了不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在互相融合交流中既能共同相处,又各行其道,使得整个漆艺创作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由此看来,天津漆艺频繁的对外交流对于中国传统漆文化的补充、现代漆工艺健全有着历史性的作用。从空间坐标上看,这种教学型的对外交流在国内整体比例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权重。容易形成一个范式,对于国内工艺美术、漆艺专业或者开设漆艺课程的院校在学科发展、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从空间上可以形成一种交互和借鉴。

2漆工艺的对外教育

艺术传播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和难点,传统工艺的国际传播有诸多的困难和瓶颈,就设备和材料本身都是在传承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重点和难点,漆艺在传承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根据《留学中国计划》,2020年将有50万外国人来到中国留学,将近三成以上的外国人来华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统计数据表明每年到天津的留学生将近800名,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对外留学生教育中,中国画教育占据主导。最近几年陶艺教学也在国际传播中逐渐活跃。漆艺作为三大工艺美术之一却迟迟没有扮演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研,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开始为德国、瑞士留学生开设了漆画课程。课程内容是漆工艺技法学习和漆文化体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对中国漆文化对外教育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国外对漆的认知首先是对材料的认知,对外漆工艺教学首要任务是先推广漆文化,让学生理解传统生漆与化学漆的区别。然后将中国传统造物和中国文化注入到课程中让学生通过漆文化来了解中国。通过漆艺的学习,留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和中国的造物文化,从而更加全面的理解中国。由此可以看出,漆艺的对外传播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这仍需要一系列的研究来进行探索。

3天津漆艺对外交流途径及交流战略

3.1利用优势条件传承工艺发展

天津对外交流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和历史背景。作为一个殖民地文化城市,600多年的历史与许多国家建立和较为成熟的交流渠道。来津贸易和留学生较多。2017年天津也作为海外储备仓与多国建立了资本、物流、产品合作关系。而在蓬勃发展的经济驱动下,文化交流也将更加便利。恰逢当下正是津门漆艺蓬勃发展的好时节。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区域优势和政策资源开展漆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通过多途径的交流合作传承漆艺文化。

3.2创造基础条件和成长沃土

漆工艺只有通过传播才能提高其本身的影响力,天津漆艺从业人员在全国整体比重基数较少,但延续性较好,以高校辐射的形式传承着漆艺的发展,近几年在境内已经被业界广泛的认知。对于域外传播,则需要在渠道上建立一个沟通途径。中国与世界自汉代海陆丝绸之路开始到康乾盛世期间。鼎盛的国力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竞相效仿的范例。这是在资本的影响下掀起的一个世纪的中国风暴。漆工艺又是工艺美术中的精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量的外汇就是靠雕漆出口贸易获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输出弱势地位逐渐被打破。但要维持这种上升态势,势必需要资本建立更好的输出渠道,来支持文化艺术的对外传播。因此,在漆工艺对外传播方面,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就是建立一个传播渠道及传播途径。这是需要政府相关平台或者资本来共同构建,才能使得漆工艺文化有一个好的传播途径。天津作为对外交流较多的城市,有较好的腹地基础,因此能够在海外广泛建立储备仓成为漆艺对外交流及发展的平台。

3.3利用传播介质传承漆文化故事

漆艺文化要在国际上传播,传播介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因此,漆文化对外输出要依托国家对外各种平台,借势远航。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新华社驻外机构为162家,超过其它国家。中央电视台在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8个媒体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并在全球设立了驻外记者。[1]从宏观上看对外传播媒体介质较为完善。天津美术学院2017年制作了漆工艺技法课程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对漆艺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下,媒体资源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因此,在漆艺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要发挥多媒体语言的功能。媒体传播是最容易引起广泛关注的传播方式之一,与传统的纸质介质相比更容易缩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全方位产生互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受众更多,对于漆艺对外传播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

3.4借助名人带动漆文化传播

让更多漆艺名家、名人走出去战略也是漆文化国际传播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20世纪70年代靳埭强将水墨、剪纸等传统文化应用到视觉设计当中在世界一时名声大噪,这个过程中他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设计语言传播到世界。韩美林先生也是通过展览将中国陶瓷和其它工艺美术样式传播到海外。华人设计师劳伦斯•许也将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去,而让中国风的服饰在世界的舞台上名声鹊起。漆艺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势必需要一批优秀的艺术家、设计师将漆元素带到国际舞台上去。无论是国际性展览或者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展示渠道与对外交流途径。近两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程向君教授在欧洲国家作品展览。中国漆艺家赴越南、缅甸、日本等国家进行行业交流,都是对中国漆文化的传播。因此,艺术家影响力对于作品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无论是天津还是在全国范围内都要提倡漆艺名家走出去战略。

3.5国际间交流展览传播中国漆文化

展览是漆艺文化传播最为快速和行之有效的途径,2016年天津举办了两场高水平的漆艺展览。2016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8个国家(地区)汇集了来自海内外一大批著名漆艺家的作品,引来更多的国际漆艺家前来福州学习研究创作。国际型展览对于漆艺文化的传播有非常迅速的作用,通过展览又能推动研讨、交流、教育和传承。基于展览重要作用,就需要国内越来越多的策展人投身到漆艺展览的策划中去。策划出既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又能传承文化国际型漆艺展览。让越来越多高质量,高水平展览活跃漆文化艺术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漆艺。

3.6留学生人际传播

漆艺对外传播,这个“对外”的特点要抓住留学生这个传播媒介,而每年大量来华留学生是最好的传播载体。截至到目前我国在123个国家地区建立465所孔子学院,拥有713个孔子课堂;海外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超过50个。这个巨大的平台也为文化和艺术对外传播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漆工艺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去传播中国传统漆艺教育。通过留学生走近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能够在互相沟通交流中将漆文化带出去,也能够为漆艺设计注入新的设计力量,提高水平和能力。留学生教育在天津拥有较好的基础,因此天津漆艺在这方面更应该做好试点和实验,为国内漆工艺对外文化艺术教育输出提供经验。

4结论

“中国文化走出去”漆艺是最好的中国故事,从8000年前浙江象山出土的漆弓开始,漆文化就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话语体系和文化体系的转化。[3]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中国思想传递到世界当中去。籍此,我们在对外漆工艺文化与漆艺教育输出的时候要在视角和方法上不断地创新。从天津这个城市层面上看,漆文化对外传播是对中国传统国粹的发扬,从国家层面上看,漆艺承载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巩固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安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艺术路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

[2]郑勇,洪再生.绉议建筑心空间传统大漆工艺[J].中国生漆.2016.

[3]王樱洁.唐代对外文化交流的举措与影响研究[J].北方文学.2017.

作者:郑勇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