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OMO教学模式下思政课微课程建设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力。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omo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此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帮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上好、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受OMO教学模式的启发,线上教学的重要载体微课程在建设上也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间,高校通过建立微课程教学体系可破解目前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OMO教学模式;微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每一所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思政课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始终,其通过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导大学生更好地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2]会议的召开对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可见,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多媒体、云计算、5G通信技术等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得到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迭代升级的时代背景下,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OMO与O2O(OnlineTo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模式起源一样,O2O原本是一种商业模式,其是将线下商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基于此,2017年企业家李开复在《经济学人》杂志特辑发表专栏文章,文章的内容结合多个领域,描述了OMO即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4]。OMO模式在商业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后,教育领域也开始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开发和使用。OMO教学模式依据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通过平台、层次、数据的融合,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手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5]。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各类院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各类院校纷纷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教学。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如何继续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基于这一背景,OMO教学模式的产生以及后续如何发展和使用更加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6]。
二、OMO教学模式与思政课教学的新挑战
在我国,大多数学生从接受教育开始就有了思政的概念,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道德与法治课、政治课等课程围绕每名学生的学习生涯。传统的高校思政课一般作为公共课进行讲授,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组成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大班教学,这种教学管理模式能够大规模地完成教学活动,课堂活动一般采用分组、点名、抢答、汇报等方式[7]。当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与社交行为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主动接收感知能力更强,喜欢挑战新奇和有趣的事物,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素质发展特点较为吻合。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思政课教师与时俱进的能力不足,则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思想灌输,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够凸显。在传统课堂学习管理模式下,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导向由任课教师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更愿意通过浏览网络教学资料、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变革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将课程内容以精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微课程,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这大大减少了学生对学习未知内容的焦虑心理。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对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较少,只有几所名校开发了微课程,多数高校直接引进国内部分名校的网络课程,这样做会导致真正符合学校教学特性、专业学生特性的优质视频课程较少,学生对网络微课程的喜爱度、认可度较低。这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8]。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必然过程,加强优质视频资源的开发,将理论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是建设思政微课程的有效途径。
三、微课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设计
如果说OMO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突破口,那么微课程的建设则是OMO教学模式的基石。OMO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学习则更多地需要依托微课程,通过微课程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程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时长的精短凝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集中精力,但是受时长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也会趋于碎片化记忆,因此将线上微课程与线下学习进行深度融合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突破点,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师微课程制作水平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制作微课程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育技术与新理论、新观点、新热点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为出发点进行微课程的方案设计。教师在进行微课程开发前应进行资源整合分析,有效利用文本材料和网络视频资源材料。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利用新媒体平台调研大量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设计符合课堂要求的微课程[9];高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以保证其制作的微课程既规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平台管理
微课程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平台的构建,要想课程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就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智能的平台,高校进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过程也是平台建设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学团队应将视频策划、制作、上传、后期运用管理等工作进行细化分工,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应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切实搭建一个完整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平台,以此营造良好的思政课教学环境。
(三)设立互动机制
微课程教学平台应设立师生、生生互动机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除了与老师进行交流,还可以自由选择与其他学生进行实时在线交流和讨论,通过在线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难题。另外,师生还可以在在线虚拟社区共同探讨问题,老师可以获得问题反馈以不断优化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行为的产生,帮助更多学生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四、OMO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究
有了微课程建设的基础,高校思政课就可以通过OMO教学模式对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线上提前预习—线上自主讨论,测试—线下创新课堂活动的良好闭环学习系统。
(一)线上提前预习
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制作课程视频来引导学生在线上进行自主学习,课前预习一直以来被视为教学的“关键环节”。利用线上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实现教学的“逆序创新”,实现先学后教,让学生对学习课程的结构、重点难点有所了解,并找出课程的兴趣点和疑问点,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即将学习的课程,缓解其线下课堂学习的焦虑感。线上提前预习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思政课教师如何将课本上、课件上的理论知识制作成对应的短视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性,教师在课程视频设计上可以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引发大学生的共鸣。以共青团中央制作的网上团课“青年大学习”为例,2020年2月,共青团中央邀请了关晓彤作为主讲人进行了团课讲解,讲解的内容与往期相比无过多变化或创新,而仅仅是因为主讲人的熟知度,使得这一期的团课观看量创造了当时团课学习的较高纪录。许多新媒体平台拥有大量的爱党、爱国宣传的创意视频资源,很多视频也获得很高的观看量。相同或类似的学习内容因为主讲人、视频剪辑方法、传播渠道的不同而导致学习效果千差万别。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思政学习内容并不排斥,只是对部分讲课方式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对微课程进行创新,融入动画、VR全景体验、360全景视频、创意短视频等元素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线上自主讨论和测试
在学习完线上微课程后,针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可在线下课程开始前利用线上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由学生自己提出课程的疑难点,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及评价。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仅可以找出课程中的疑难点,同时其进行自我讨论的过程也是对一门课程深入了解的过程。这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课程导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明确重难点。根据线上预习和讨论的情况,教师在线下上课前发布相关测试,以此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以及本节课程学习的疑难点。
(三)线下创新课堂活动
面对思政课教学理论知识过载的特点,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在线下课堂积极融入创新元素,如将相关主题微电影、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融入教学场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作为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政课,是学生加强修养、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授此门课程时,可融入主题演讲、主题辩论的环节,针对每门课的内容让学生准备相关演讲,每名学生在演讲后,教师对其讲述内容给予评价,引导其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发展。每一章学习内容结束后,学生可自由组成辩论队,对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自由辩论;教师、课代表等组成辩论评委,对辩论选手的辩论效果进行点评。这些课堂活动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升自身能力的活动形式。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为例,该课程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近代中国的波荡起伏,有关这门课程内容的影视剧作品较多,如《鸦片战争》《我的1919》《长征》《建国大业》《建军伟业》等。针对每节课的内容,教师可融入主题微电影、情景剧表演等元素,在课前播放筛选好的经典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影视作品更深刻地理解所学课程。
五、OMO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总结和展望
(一)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素质培训
高校思政课教师通常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部)教师组成,这些专职教师虽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年龄结构过于老化的问题,他们对新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操作能力较差。要想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融合。教学资源优化不仅需要进行资源建设,还需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系统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使用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思政课堂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高校教学相关部门可与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让高校思政课教师互相分享信息技术的使用心得。
(二)注重方式平衡,多措并举提升教学效果
在OMO模式概念下,我们应注重不要出现“技术万能论”“技术无用论”这两个极端观点,信息技术作为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象征,其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改革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将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教师应避免出现过度注重线上教学,导致学生进行过多的碎片化、不规范的学习;或者过度注重线下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缺乏新鲜感和体验感。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突破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瓶颈,实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转型。
作者:逯明宇 高远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