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脸识别系统在养老保险核查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脸识别系统在养老保险核查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脸识别系统在养老保险核查的应用

摘要:养老金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保障,近年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在我国全面开展,但是冒领退休金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养老人员众多,社保机构难以实现对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监控,存在生存状态及健康监管不全面等情况,冒领现象及其常见,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的养老金冒领总人数为3%~5%,我国每年的退休金流失总数高达十亿元。因此,为了降低养老金冒领概率。在养老保险生存核查中应用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养老保险;生存核查;社保基金

引言

当前,我国养老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养老金发放问题,尤其是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骗领及冒领现象日益显现,对社保基金的支撑力及安全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良好社保形象及经办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在养老保险管理中,有很多的地方均采用了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来管理退休人员的身份验证工作,解决了指纹识别中存在的易磨损、安全性差、身份验证异地问题等。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实现了对退休人员身份验证的规范化管理,避免养老金出现冒领现象。

1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介绍

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运用面部动态局部特征分析算法,以人的面部骨骼、鼻子、眼睛及肤纹为切入点,进行人脸识别,识别精确性较高,能够完成对一个人的精确辨认。人脸识别系统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高科技智能识别:人脸识别技术以人的脸部特征、器官及大小为依据,来进行身份验证的一项技术,通过使用摄像头来采集人的面部头像,与数据库中第一次存储的人脸数字模型进行对比,以此来达到验证身份的目的[1]。第二,活体验证:通过人脸识别,能够准确的判断镜头前的人与第一次录入信息的人员是否是同一个人,在该种技术下,避免了不法人员运用录像、照片及面部三维模型来顶替真人进行弄虚作假行为,防止养老金冒领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人脸识别技术本身具有高效的识别能力,在人脸识别上身份识别率高达99%以上,在第一次进行面部特征采集时,建模的时间低于20秒,每次进行识别时,可在5秒内便完成识别[2]。第三,非接触式采集方法:非接触式采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采用多种验证方法,由于使用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不会对人们正常行为的识别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进行身份验证时,可采用多种身份验证方法。为了避免养老金冒领,退休人员每年可到离家较近的社区及进行人脸验证。对于一些年龄较大、行为不便的退休人员,社保部门的人员可采用上门的形式为老年人进行身份验证。对于一些异地的老年人,可采用互联网验证方法,使用摄像头进行身份验证[3]。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解决了传统身份验证中存在的弊端,为退休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与社会保险业务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能够准确获取到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确保社会保险业务系统数据与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数据间具有一致性及同步性,能够直观的了解到退休人员的保险业务发放状态[4]。

2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在养老保险生存核查应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保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发展,社保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相关部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在保险认领中仍然存在诸多的漏洞,有待进一步改善,骗保、冒领等问题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冒领人数高达8万人,存在冒领时间长、冒领数额大及仿效蔓延性强等情况,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冒领事件的产生,需要在养老保险生存核查中融入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将动态人脸识别技术作为核心,在社保身份认证系统中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充分使用人脸识别的精准性、唯一性、便捷性特征,来完成对参保人员身份的真实核查,以便能够在根本上遏制保险金冒领、骗保等情况的产生。将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应用于养老保险系统中,将动态人脸识别技术作为核心,在社保身份认证系统中引入人脸识别技术,由于人脸识别本身具有精准性、唯一性及便捷性等特点,为参保人员的真实身份核查提供了依据,避免保险金发放漏洞的发生概率,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保险金出现冒领及骗保问题,维护了广大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确保养老金发放工作的有序开展[5]。

3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建设

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覆盖的范围较广,系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三层架构方式,使用2台硬件设备服务器,30台专用双目摄像头,1台身份证读卡器,30套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软件。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形式,将各乡镇的人社服务中心与虚拟的专用网络技术连接到一起,能够将各个社区的信息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络中,退休人员在进行身份验证时到任何一个乡镇均可完成验证工作,为一些居住在异地及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提供了便利。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中包括的终端为:第一,中心端。主要负责管理人脸识别身份验证及数据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退休人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互联网用户管理、采集点管理等,在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时,应使用数据服务器和IBM3550应用服务器。第二,客户端。主要负责退休人员的人脸采集及身份验证,在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及社保局业务大厅中设置的服务端个数共25个,需要将摄像头分别布设在每个客户端中,并与局域网进行联网。第三,移动端。为居住在异地及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进行身份验证[6]。

4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工作流程

4.1采集建模

初次对退休人员进行人脸采集时,时间一般在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后的1年进行,要求退休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带着身份证、退休证到就近的社会服务中心及社保局进行采集建模。由社会服务中心及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对退休人员进行身份核对,并使用摄像头采集退休人员的面部信息,对其进行人脸识别,以完成对人脸数字模型的建立,初次人脸采集建模的时间可在10~20s以内完成[7]。

4.2退休人员身份验证

当退休人员完成人脸识别后,工作人员会告知退休人员需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社会服务中心及社保局中进行身份验证,运用专业的摄像头与事先录入好的人脸数字模型进行比对,以此来核对人员信息的真实性,身份验证一般可在1~2s内完成。对于一些行为能力不强及腿脚不便的退休人员,由居住地人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完成信息的核对及比对,在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中录入人员的基本信息及人脸数字模型,携带摄像头到退休人员家里进行信息导入及验证,当信息验证工作结束之后,将搜集到的信息导入到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中去,再由系统将其上传到中心端服务器中。对于一些在异地的退休人员,由于不方便到现场进行信息核对,可采用在网上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手机APP、网站进行信息核对的形式,输入个人的身份信息,再输入密码,登录系统。当登录进去后,按照网页上提示的验证须知进行操作,一般在进行身份验证时,使用普通的摄像头即可完成身份验证。在进行养老待遇发放时,需要对退休人员的信息进行再次核查,经办机构的人员在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应根据身份验证结果,以此来充分了解社会保险业务系统中的退休人员待遇发放情况。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法更具人性化,在进行人脸识别时,不受地域及时间的限制,是一种方便快捷及操作简单的方式,比对速度较快,并且人像识别率较高。另外,该系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在异地生活的退休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节省了经办机构的物力及人力,为退休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提供了途径,解决了退休人员身份严重中存在的困难。因此,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方法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退休人员的一致好评,有效的遏制了骗领及冒领养老金现象的产生,使社保基金更具安全性[8]。

5结论

将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应用于社保系统账户中,并建立统一化的社保人脸数据库,来完成对现有身份的完善及补充,有助于确保社保账户的安全性,避免养老保险金出现冒领及盗用行为,维护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德彬.浅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19(13):33-34.

[2]廖彦杰,龚小维.一种对高温人群快速检测与搜寻的智能疫情防控系统[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5):20-23.

[3]徐康,廖建新,姚孟荻,等.基于机器视觉避障的理论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5):39-42.

[4]高琳,杨江瑶.退休人员移动客户端人脸识别资格认证之路[J].天津社会保险,2018(02):20-22.

[5]马祥,张迎春.养老社保远程网络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8,26(06):72-76.

[6]张静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图书馆门禁系统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18):99-103.

[7]刘洪清,刘宇.全州:养老认证从“捺指纹”到“刷脸”[J].中国社会保障,2015(10):40-41.

[8]王波,陆建君.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方便群众认证[J].人事天地,2015(06):66.

作者:崔剑 姚宁 单位:辽宁葫芦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信息分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