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及人才培养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及人才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及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通过分析浙西南农村电商物流存在问题,结合农村电商物流的实际,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区域品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等措施,为浙西南农村践行“两山”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两山理论;农村电商物流

“两山”理论阐明了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随着电商物流的飞速发展,为农村突破地域空间制约,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一条创新性路径。浙西南地处山区,物产丰富,生态特色明显,如何通过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多技能、精专业,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推动山区绿色发展,实现金山银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1电商物流的内涵

1.1电商物流的概念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贸易、消费和服务方式,电商物流的概念正是伴随电子商务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出现的。电商物流是电子商务和物流相结合的产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物流环节,实现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物流。电商物流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各方降低成本、发展经济、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2电商物流的特点

1.2.1电商物流突破了时空界限。通过网络平台特别是现在短视频直播平台和电商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消费者购买欲望,农村购销需求增长率在这种模式下也逐步上升,已远超城市。1.2.2电商与物流的整合成为新的发展模式。电商物流的发展模式以坚持市场导向为宗旨,把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及服务等环节进行优化整合,在满足顾客需求为前提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高的利润,最终实现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1.2.3物流已经成为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电商爆发式的增长,作为其迅速发展和领域要求的关键部分,对物流的需求质量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关系到消费者的忠诚度。

2浙西南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2.1政府重视支持,发展初具规模

地处浙西南地区丽水被称为农村电商的摇篮,是全国首个从政府层面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地级市,也是农村电商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2010年,丽水政府就意识到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在对各县市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需求,从青年网上创业行动开始,搭建平台、举办活动、开展培训、争取政策等青年创业者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其中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根据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电商基础、店铺运营、美工、客服等方面为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政策方面,丽水市委、市政府也顺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浪潮,在全市9县市区发展农村电商物流政策上给予重视和支持,从2012年开始,先后印发《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关于开展丽水市青年网上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政策层面对青年创业、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实现丽水生态优质农产品特色化给予大力支持,为打造丽水特色的农村电商物流之路保驾护航。

2.2建设成效凸显,品牌辐射全国

经过了长期探索实践,丽水地区农村电商建立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的多种发展模式,通过在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农产品上实践,而作为农村电商的重要载体和助推剂,丽水农村物流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构建物流基础体系,按照“县级中转、乡镇分拨、村级配送”的原则,完善“县、乡、村”3级服务网,实现多网络末端共配共派共收服务,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电商发展,实现了信息进村落户,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其中以“遂昌赶街模式”及“北山模式”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已经吸引全国各地多部门前来学习研究。与此同时,丽水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还实现了多项全国第1,首位构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丽水经验”、首位建立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首位举办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首位举办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2017年,电子商务中国百强县中,丽水9县(市、区)有7个上榜,占比全国第1;从2019年开始,缙云县、遂昌县、松阳、龙泉市、青田县先后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3产业链逐步形成,成效持续扩大

2020年上半年,丽水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总额12.84亿元,同比增长20.8%。高山蔬菜、菌菇类产品、生鲜禽肉等丽水本土农产品通过网络,远销上海、南京、深圳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影响力方面,丽水从2016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从政府、学界、产业3个层面瞄准农村电商物流,围绕乡村振兴、电商脱贫、直播电商等主题,探讨并充分展示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环境及动态,解析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的促进融合方式,分享宝贵经验、做法和模式。目前丽水农村电商物流的产业链不仅仅局限于买农产品,在电商物流模式输出、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培训等方面业务己经成为产业链节的亮点。

3浙西南农村电商物流主要模式

3.1北山模式

北山模式最初起源于缙云县北山村民吕振鸿2006年回乡创业开设的一家“北山狼”户外用品网店,第1年就创下80万元销售额。在其影响下,北山村民们分发做起了农村电商,形成了以“北山狼”为龙头的农村电商群落,带动了北山村乃至整个缙云县的就业。2013年北山村入选全国首批淘宝村,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教授将其发展模式命名为“北山模式”,央视曾4次报道,至此北山模式从浙江走向全国。2014年后,缙云县政府从平台建设、技能培训、资金贷款等方面对电商扶持政策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修改和整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团县委主抓、商务部门主管、乡镇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下,形成了以“龙头带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青年互动”为基本运作核心的北山模式。作为中国“淘宝村”的典型,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名校专家学者组成的SPS案例研究团队蹲点调研,美国CNBC频道、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也相继采访报道,北山模式从全国走向世界。

3.2遂昌模式

与缙云北山不同的是,遂昌瞄准的是本地得天独厚的农村物产,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发展电商物流,把优质生态农特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世界。遂昌模式核心要素是“以电商综合服务商+网商+传统产业”。本地电商综合服务商主要由遂昌县网店协会、浙江遂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组成。通过搭建麦特龙分销平台,将本地优质农特产品做成产品包放在分销平台上,网商将产品在网店里销售,平台则根据订单将采购货品、包装、仓储配送、物流服务等都进行统筹安排,最终完成交易。遂昌模式通过网商集群式发展,由本地电商综合服务商驱动加网商运作,实现了地方传统产业,尤其是农特产品的电子商务化。2021年上半年,遂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1.9倍,促农增收动力强劲,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8.2%。遂昌模式引发了媒体的特别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周刊,甚至国外媒体纷纷报道,浙江省社科院、阿里研究中心及省内外各方也前来调研学习,遂昌模式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世界是平的”。

4浙西南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4.1农民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浙西南农村发展的经济水平和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网络普及率普遍提高,但是更多只是用于娱乐活动,通过网络从事电商活动的总体比例还不高。究其原因,农村留守大多是老人,思想较保守,接受新事物存在障碍,对电商物流认知感和接受度很难建立;传统生产模式和交易方式存在较大惯性,而传统交易是“交钱易货”方式,虽然多数农民知道电商的存在,但实际交易时去实体市场居多;农村电商物流需要产品营销、财务核算、计算机操作、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知识,对于系统信息化建设、营销品牌规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数字化服务等操作,农民短板明显;电商是一种虚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农民总体收入不高,还不具备承担损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畏难情绪严重。

4.2农村信息设施及物流体系不健全

浙西南属于山区,虽然通讯设施和网络覆盖上实现了“村村通”,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即农村存在设施和网络覆盖分布不均匀。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浙西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另外,农村物流配套的物流园区、物流设施无论在规模、数量和现代化程度上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冷链物流低下,保鲜程度差,货损率高,物流成本高居不下。

4.3农产品电商品牌意识缺乏

加强农村电商品牌化建设对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浙西南农村电商品牌还存在一些问题。浙西南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电商整体感知度偏弱;农村物流体系相对落后,电商品牌化运营成本过高;产品宣传不足,推广渠道狭窄,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传统思维的惯性,农村电商品牌在渠道建设有效性和受众针对性方面,宣传效果欠佳;电商品牌化标准建设乏力,产品质控体系缺失。此外,由于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小作坊式的加工模式无法保障产品的品牌质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电商品牌的规范化建设。

4.4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匮乏

农村电商物流人才队伍是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的关键。但是农村电商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重大难题。浙西南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商物流行业飞速发展与储备人才不足,除了传统电商需要大量的人才外,新形势下复合型岗位人才更是供不应求,浙西南农村由于在经济、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电商物流人才尤其是物流方面的人才一直面临短缺的境地,人员素质满足不了电商物流发展需求,高校教育相对滞后。现代物流电商的发展涌现出很多新的岗位,传统的单一技能型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而电商物流行业实践性极强,高等学校物流电商专业的教育,无论在层次上还是在系统上都不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在教学体系与产业同步方面匹配度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等企业最看重的方面与企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5缺乏制度保障力度和资金支持

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最重要的保障就是相关的制度建设完善。丽水农村电商物流的制度性建设力度还不够,目前丽水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及制度基本在体系规划性、战略层面及体系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指导。而县级层面上在具体执行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健全,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特别是县乡村3级物流配送体系及快递通村率、物流站(点)服务覆盖率等具体措施方面还缺乏有针对性制度和方案。另外,缺乏资金也是阻碍丽水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一大难关,丽水在乡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大。

5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的对策建议

5.1完善基建设施,夯实电商物流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的基石。在原有“三网融合”、“村村通”工程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农村网络宽带建设,实现百兆光纤入村落户,推进宽带覆盖面和普及率。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电商物流体系建设,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搭建市区集散、县域中转、村级站点的3级农村电子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与各大网络电商平台联合开发针对农村电商的科学合理、集约化的仓储配送系统,吸引多方快递行业加盟,为广大网商提供专业化、安全化、高消耗、便利化的物流配送方服务。完善乡镇、村物流服务站布局,打造农村物流中转节点、建设物流终端网络。针对农村电商物流量小、点多、人少、市场缺位的现实,充分利用邮政、快递公司、本地第三方物流、农村电商服务站在农村物流方面的优势,统筹协调农村乡镇客运站、乡镇邮政局、便利店等资源,探索农村物流在县域集散中心、乡镇网点、农村电商服务站路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完善最后一公里、打通最初一公里”,实现农村电商物流在乡村与外界物质流通中的桥梁作用。

5.2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电商物流服务成效

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是丽水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助推剂,是农村开展就业创业、农产品交易、营销咨询、电商培训、支付管理的有效载体。因此,各级政府要重视对电商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以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坚持以“政府主导、多方投入、企业运营、公益为主、市场导向”的原则,组织联合各部门,建立农村电商物流公共服务中心,拓宽电商服务范围,提升县、乡(镇)、村3级电商平台的服务成效。服务中心联合电商龙头单位、专业协会实行村民帮扶计划,普及电商知识,指导村民开设网店,从事网络营销。加强农村电商社区建设,不但要“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要通过各种政策和途径改善农村社区的人居环境,吸引更多电商企业和人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并日臻完善,为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营造和谐、文明的营商环境。

5.3树立电商物流区域品牌,创建特色农村品牌

丽水生态区位优势明显,农特产品丰富,历史悠久。作为乡村振兴的外生动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符合当前社会总体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拓宽了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丽水应重点培育“丽水山耕”、“丽水山居”等系列涉农区域品牌,整合农村电商企业、农户、经销商、农村合作社等资源,结合各地特色优势,实行规模经营。通过电商市场化运作,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包装运输到售后服务进行规范化管理,注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服务质量,增加农产品上行竞争力,提高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以其独特的区域整合力、联动力和吸引力,打造极具区域特色的丽水农村电商物流品牌,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5.4实施标准化建设,打造农产品“爆品”

加速丽水农产品上行,把高品质农特产品顺畅地销往城市,是推动产业兴旺,完成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但目前丽水农村地区农产品标准不统一,质量不稳定,同质化严重,电商物流系统建设也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上行。应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联合政府、涉农企业、电商平台、农户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在农产品供应端处,根据农产品的品种、特性进行品质化划分,并对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注入生态元素,提倡绿色低碳包装,在标准化、品牌化的基础上,发展“绿色、安全、高效”生态精品农业,对已经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如“丽水山耕”品牌中的龙泉灵芝、松阳山茶油、庆元香菇、青田杨梅等,要建立特色品牌效应,甚至打造爆品,提高其知名度和竞争力;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大户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大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实行检测合格证制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要建立完善的电商物流平台,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统筹配送各类农产品,使消费者能及时了解商品的物流信息。要根据农产品不同特征,结合当下主流新媒体营销方式,选择不同的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如特色类农产品可以借助主播引流的方式开展促销直播;大宗农产品可通过阿里巴巴等批发平台进行推广;服务类的涉农产品比如农产品检测、化验、培训,可以通过o2o形式开展。要建立数字化溯源系统,从生产资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到售后服务建立全程的电子追溯系统,做到农产品从来源到使用都可查证,打造农产品电商物流诚信品牌,做响品牌,做大影响。

6浙西南电商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6.1汇集多方资源,拓宽人才来源渠道

人才是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政府要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汇集八方人才聚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要充分调研,在了解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吸引电商物流人才把才华谱写在乡村广阔天地;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其电商物流经营和运作能力,政府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通过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要整合企业、院校、及各类农科类教育资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学习、交流、服务和就业创业帮扶,加快培育一批热爱农村农业、熟悉电商物流、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村电商物流人才。6.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技能水平农村电商物流是个新兴行业,涉及多方领域,因此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培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熟悉平台的运营,还要熟悉电商物流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下新媒体营销、视频制作、主播等岗位及物流需求开设培训课程,按需施教。在培训模式上,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可以采取理论课堂讲授、实操现场指导、成效基地(企业)检验的方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培训与个人自学的方式,有效促进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提升。

6.3政校企联动培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要通过政府主导,联合高校、企业构建符合丽水特色的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要建立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树立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观,以市场化、实战化、职业化为特点,与涉农企业联合开发电商物流专业实用性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靶向对接;应发挥高校及涉农企业的专业优势,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找准农村电商物流短板,广泛开展电商物流培训,同时助力涉农科技和服务,把农村作为科技人员成果落地的实训场。通过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完善农村电商物流的课程开发、技能培训、人才评定等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与涉农企业、农业大户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创业、就业机会,吸引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操能力强的农村电商物流人才,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

参考文献

[1]姜东莲.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06):115-117.

[2]周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应用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9(09):34,37.

[3]肖鹏,徐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9):11-12.

[4]杜永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网络扶贫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研究[J].求实,2019(03):97-108,112.

作者:钟扬 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