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金融、物流对经济发展影响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金融、物流对经济发展影响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金融、物流对经济发展影响浅析

摘要:基于青海2004—2019年的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综合评分指数并建立SVAR模型研究青海金融发展、物流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结论如下:综合评分指数显示2004—2015年经济发展水平在综合评分指数中处于较高水平,但2016年以后开始滞后于金融发展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脉冲响应显示,青海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青海物流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保持正向影响,但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对青海经济发展水平前期为负向影响,后期变为正向影响。

关键词:金融;物流;经济发展

引言

青海地处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其物流经济性较低,导致当地的物流业很难快速发展,加上本身金融业的相对落后,影响到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的发展促进了资金流向各个产业的链条,从而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物流的发展不仅使物流行业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也间接地使其他行业获利,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助力了金融和物流的发展。因此,正确定位金融、物流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者相互发展规律,是有效促进发展的重中之重。回顾相关文献,综合来看,当前有关金融与物流、金融与经济、物流与经济的研究很成熟,但仍有些不足。第一,已有文献大多只是单独分析,并未将金融、物流与经济放在统一的框架中进行分析。第二,不同地区金融以及经济状况存在明显差距,目前以青海为对象的相关研究较少。第三,目前研究金融、物流与经济方面SVAR模型的文献较少。

一、变量数据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数据来源。为研究青海金融、物流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首先需要对金融系统、物流系统与经济系统分别建立衡量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及指标体系的严谨性与可行性,参考已有学者对金融、物流与经济指标体系的设立标准,选取金融、物流与经济3个系统7个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对青海金融、物流与经济系统的综合指数进行研究分析。其中金融系统包括金融状况和保险市场2个一级指标和4个二级指标;物流系统包括物流规模、贸易流通和交通运输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经济系统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2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所有数据均来自2005—2020年《青海统计年鉴》。

2.熵值法赋权。影响一个地区金融系统、物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因素有很多,为更加准确地了解青海整体的发展状况,本文采取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进行对比研究。计算得到青海金融、物流与经济发展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由熵值法计算得到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化数据,进而构建出发展指数模型:Uk=∑j=1nxijλj,∑j=1nλj=1;其中λj为采用熵值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金融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由图1可知,青海省金融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及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整体上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金融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2004年时为0.009,到2019年时增长为0.179,共增加17个百分点;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2004年时为0.005,到2019年时增长为0.186,共增加18.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2004年时为0.020,到2019年时增长为0.127,共增加9.3个百分点。可知金融发展、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在2004—2019年间的增长幅度都很大,增长速度也都十分显著,且较为平稳,三者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二、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1.模型构建。由于VAR模型等式右边不包括宏观经济变量当期值,估计模型无法解释变量当期关系。为明确变量之间的当期关系,本文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考察内生变量的经济结构特点及同期变动关系。首先,通过比较LR、FPE、AIC等5个信息准则,LR、FPR和SC的最优滞后期数为1阶,AIC和GQ的最优滞后期数为2阶,所以模型最优滞后期数为1阶。其次,为分析金融发展水平(LNJR)、物流发展水平(LNWL)和经济发展水平(LNJJ)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包括3个内生变量的1阶SVAR模型。第一,建立VAR模型:Xt=Π0+Π1Xt-1+Vt,t=1,2…T(1)Xt为3×1向量,Vt是扰动项,将矩阵A左乘(1)式:AXt=AΠ0+AΠ1Xt-1+AVt,t=1,2…T第二,移项可得:A(I-Π1L1)Xt=AVt,t=1,2…T(2)第三,假设AVt=BEt,B为三阶矩阵,然后通过(2)式得AB模型为:A(I-Π1L1)Xt=AVt=BEt,t=1,2…T(3)结合金融深化水平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的途径及以往文献研究,假设条件如下:当期金融发展水平会影响当期物流发展水平和当期经济发展水平,但不会受到当期物流发展水平和当期经济水平的影响,即a12=a13=0;当期物流发展水平会影响当期经济发展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不会影响当期物流发展水平,即a23=0。设定模型中的变量顺序为金融发展水平、物流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约束矩阵参数如下:

2.平稳性检验。变量具有平稳性是构建VAR模型的前提,所以实证使用ADF单位根检验对LNJR、LNWL以及LNJJ进行平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LNJR、LNWL以及LNJJ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表现全为非平稳,但LNJR、LNWL及LNJJ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表现全为平稳,因此为一阶单整过程。

3.协整检验。即使原序列不稳定,原序列间也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实证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显示,LNJR、LNWL和LNJJ间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至多存在2个协整关系,因此得出标准化后的协整方差,其中括号内为标准差。从协整方差可看出,长期来看青海省金融发展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都可以促进青海经济发展水平。青海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可以使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上升2.35%,说明从2004年以来青海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推动了其经济发展。此外,青海物流发展水平每提高1%,可使经济发展水平增加2.35%,表明青海物流发展水平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与物流发展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LNJJ=1.198304LNJR+2.350038LNWL(0.49759)(0.43276)

4.Granger因果检验。虽然协整检验确定了金融发展水平、物流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为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互为Granger原因,说明金融发展水平与物流发展水平相互影响。金融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发展水平不是金融发展水平的Granger原因;物流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发展水平不是物流发展水平的Granger原因,说明青海金融发展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的变化都能引起青海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但青海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不能影响青海金融发展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的变化。

5.特征根检验。为得到有效的脉冲响应结果必须建立稳定的VAR模型,即需对估计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VAR模型中的AR根模的倒数都在单位圆内,这说明该模型是稳定的。

6.脉冲响应。在第1期给青海金融发展水平1单位的正向冲击后,青海物流发展水平在第1期为0.077,第2期下降到0.03,随后呈倒U型平坦趋势,表明青海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始终对青海物流发展水平保持正向影响,有效提高了青海省的物流运输水平。在第1期给青海金融发展水平1单位的正向冲击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从第1期的0.08上升到最高点第2期的0.10,随后逐渐下降到第10期的0.05,表明青海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始终对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保持正向影响,有效提高了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第1期给青海物流发展水平1单位的正向冲击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从第1期的-0.05逐渐上升到第10期时为正,在第10期达到最大值0.03,表明青海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对青海经济发展水平开始为负向影响,随后负向影响越来越小,后期变为正向影响,也就是说青海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前期会导致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而后期会使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上升。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熵值法构建综合评分指数并建立SVAR模型研究青海金融发展、物流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如下:①综合评分指数显示,2004—2015年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在综合评分指数中处于较高水平,但2016年以后开始滞后于金融发展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②脉冲响应显示青海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始终对青海物流发展水平保持正向影响,青海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始终对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保持正向影响,青海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对青海经济发展水平前期为负向影响,后期变为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协调合作,发挥以青海金融发展与物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金融发展水平进而提高青海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和银行应为企业提供多种渠道资金支持并降低企业贷款门槛,以支持企业借助信贷资金购买经营设备及原材料来扩大生产。但青海省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获取贷款资金难度大,原因是青海省大部分企业为中小型企业,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贷款承担较大风险,因此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放贷,所以应合理放宽当地企业的贷款门槛并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入驻青海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还可探索引入小型贷款公司、地区银行、保险公司等多元化金融机构,并根据实际情况了解青海企业的真实需求,发展适合青海的贷款业务。通过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刺激各主体间有效竞争,从而推动金融机构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效率,引导贷款成本降低并有效传导以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第二,提高物流发展水平促进青海省经济发展。青海地广人稀,投入的基础建设很难充分利用,容易出现浪费的现象,所以政府应该优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从而提高物流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物流发展的早期投入会挤占社会资源、减缓经济发展,但后期可以通过降低运输成本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发展,所以合理投入资源是重中之重。

作者:李基俊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