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双万”建设下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双万”建设下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评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双万”建设下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评估

摘要:针对当前“双万”专业建设的要求,改进当前评估体系中的不足,分析符合新工科要求的人才的需求,结合安徽大学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提出满足“双万”建设产生的新的要求的“面向互联网应用”的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并给出评估方案的要素改进,探索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的措施。

关键词:双一流;双万计划;专业评估;网络工程

1背景和意义

双万计划,即教育部“双一流专业”计划,是指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1]。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高等教育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连续了教高〔2019〕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3]和教高〔2019〕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4],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对的要求给出了实施指导意见。

2“双万”专业建设环境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安徽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按照教育部的指导,结合自己的特色对专业建设提出了建设目标。教育部在2001年11月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在专业项目中新增了网络工程专业。安徽大学于2005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2.1“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评估体系开展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我院专业结构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和优势,结合已经实施的网络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应“双万”专业建设环境下对于网络工程专业需求的新变化,制定了以“夯实基础,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培养方案[4]。

2.2网络工程专业特色

网络工程是个相对新兴的专业,还在不断发展阶段,广泛涉及了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学科。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需要兼顾上述学科的共有特点,专业建设还具有独具特色。

2.3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为实现培养出满足社会迫切需要的不同要求的合格人才,我们从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不同方面进行考量,根据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形成了以培养网络工程“卓越工程师”为抓手,以符合人工智能发展为导向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了完善合理的培养方案,通过教学实践,全面提升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2.4构建高水平专业教学平台

2.4.1壮大教学团队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遴选,质量工程项目支持等各种手段,建立和完善稳定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近年来,通过每年引进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博士,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到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访学、交流,与各类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促进知识更新、增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5]。

2.4.2加强教学管理,改革课程体系,重视教学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实现电子化,便于统一管理和检查。以运行多年的课程组为教学基本单位,梳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新技术发展方向,及时开设前沿课程选修课。对教学质量全面管理,统一备课,课程督查。每学期组织年轻教师进行优秀教师教学观摩,提高整体教师水平,保证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多门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进行双语教学,鼓励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考研项目,参加国际会议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目前,网络工程专业教师已基本形成了教研项目、教研论文全覆盖。重视教材建设,自己也编写了相关教材和教学软件,出版了《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实验虚拟仿真软件》等教材和软件。

2.4.3加强实验平台建设结合新工科要求[6],注重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具备先进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等。同时与国内著名的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合作实验基地,如科大讯飞、科大国创、新华三等国内龙头企业。

2.5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注意培养拔尖人才。不断提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将此作为学生平时考核的重要部分。延续学生导师制度,发挥本院科研项目多的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尽早进入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学习科研方法,发表科研论文和专利。目前已达到学生千人5篇论文以上。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或国家级、省级项目获奖128次,涵盖ACM、机器人、博弈、程序竞赛等多种类型。通过十余年的不断积累,专业建设成果显著。部分成果如表1所示。

3建设体现“双万”特色的专业评估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多门学科,涵盖多种不同种类的课程,知识外延极大,知识点众多,课程之间具有复杂的网络关系。需要对专业所需的理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仔细的梳理,合理设置课程的衔接关系,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专业评估的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在评估中需要将这几个核心评估点融入评估内容之中[7][8]。1)思想政治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点,评估学生课程中是否蕴含对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引,有无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及针对性。2)教学组织评估教授是否有充足的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教学设计是否有研究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内容,学生作业是否足够充分,能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有没有让学生加大学习投入的措施,科学“增负”,使“学生忙起来”。3)过程管理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是否完善,有无严格的督导机制。“管理严起来”,有没有为提升毕业率而进行的“清考”行为。是否存在因人设课和“水课”。4)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估创新能力是对整个专业综合评估,分别从教师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进行测算,主要以教师参加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进行,充分体现“教师强起来”。5)技能及科创竞赛活动评估体系。学生方面从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占比进行评估,以发表的论文、发明专利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参加竞赛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检验手段之一。根据参与学科竞赛的级别,所获奖励的等级及成果转换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参加科研和创新项目,多管齐下,使“学生忙起来”。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成果是“效果实起来”的体现。

4结论

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分析及专业评估方法的分析,结合“双万”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新工科”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基本要素,以网络工程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并给出了专业特色评估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专业评估指标需要可操作性,实现一定程度的量化指标。从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要建设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双万计划[EB/OL].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作者:宋杰 赵姝 周健 陈洁 单位:安徽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