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社交下的虚拟人格身份建构与认同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借助互联网的虚拟性和距离感,各类社会人群陆续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理想主义”的虚拟人格。网络社交成为各个群体的出发口与落脚点,更是一种蒙上理想化面纱的沟通手段,对网民的人际关系与情感联结提供了重要支撑。人们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在网络平台中寻求满足,在真实与虚幻中来回穿梭。
随着技术的普及与制造信息低成本现象的发展,“人人作为传播者、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扑面而来。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与2020年3月相比,增长362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7.0%,比2020年3月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微信朋友圈使用率(85%)、QQ空间(41%)和微博(40%)。可见,在互联网的笼罩下,利用媒介发出的信号,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大多数的网络社交在展示“我”所感所想,通过构建的虚拟人格来获得自我满足与虚拟认同,让受众观赏到自己想要被他人所认知的,却并非本真的那一面。
一、虚拟人格实质是“虚拟化”的社会人格
移动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智能”的工具,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崭新且富有空间的“虚拟世界”。人们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开始设定人物角色、人物特征,借助网络的虚幻与隐形来毫无边际地提高自身价值,拓宽人际交往领域。在整个进程当中,便产生了“虚拟人格”。各类社会群体抛开现实,可以在网络环境中根据自己的意图来重新设置自身的情况,塑造一个饱满,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虚拟人物。虚拟人格,可以说是被现实生活中所压抑的人格,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展望的人格。而笔者认为,虚拟人格实际上是“虚拟化”的社会人格。现实生活展现的人物特征及举止,也并非是最本真的一面,只能说是较为真实。虚拟人格只不过借助互联网的面纱,将内心想要被认同、被关注、被期待那一面公开出来,供他人赏阅。在这其中,是社会交际将面对面的遮掩、表演或俗称的“第一印象”延伸到网络媒介中来,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距离感的增加为塑造极为丰富的“虚拟化”社会人格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构建“理想主义”的价值符号
对于虚拟人格的身份建构,不得不提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拟剧理论也被称为:自我呈现理论。这种理论参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各个方面。拟剧理论借助“舞台”来进行互动社交,将社会比喻成舞台。而社会中的人类,是舞台中的演员。人们生活在大舞台里,每天都上演着生动、有趣的表演。虚拟人格的身份建构正是利用了拟剧理论的原理,通过虚拟戏剧化的表达方式,在网络社交这个大舞台下,开启各自人生的表演之旅。随着文化的快速流动,人们更加渴望得到个性化施展。借助互联网这层“泡泡”,人们定制符号信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甚至是头像的风格、个性标签的设置都在追求自身的“独特性”与时代感,被虚拟化的身份建构,无疑是最受人们欢迎,并乐于尝试的一种交互方式。从人人传播衍生为“符号”传播,是内心诉求得到慰藉,也是对自我进行补偿的一种最可行性的表达方式。如果说拟剧理论是为虚拟人格的建构创作提供了外部条件,那么自我差异理论则是推动着虚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自我差异理论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现实自我则是自身或他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特性,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现状;理想自我是被赋予理想与期望的自我;应该自我是被责任与义务制约、“你应该这样做”等口吻的自我。事实上,人们在现实自我、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三者中存在的不平衡性会产生消极情绪与不良反应,但在互联网的庇护下,虚拟人格的身份建构打破了原本人格系统的平衡秩序,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随意隐藏,对一个观点、一个事物无边际的评价,由此陷入自我的释放、狂欢当中。在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遵从内心最深处的呼唤,来重新构建云端身份,在匿名的网络社交中,“理想主义”的身份建构被他人及自己赋予了一定的价值。
三、网络社交语境下的文图欢愉与虚拟认同
(一)自我意识强烈,场依型显著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网民群体多数为学生,其初中学历的占比最高,达40.5%。网络环境给现实生活提供了重构圈层的机会,现当下的网民,尤其是学生群体,善于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的觉醒更加快速与突出,在社会交往中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欣赏。借助网络社交的虚拟性与匿名性来进行身份建构,向平台展示自己所获取的成就,并且部分学生群体更看重反馈,例如:他人的评论、点赞数等,通过精细的加工将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当作自我虚拟人格的价值舞台。过度的展现,会让人产生与现实不同的落差感,从而更加依赖网络虚拟社交,场依型的虚拟人格更为显著。
(二)追求异类特色,反倒同质化严重作为一种新生态的社交方式,虚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基于网民的自愿行为,具体地说是参与者构建自我身份时的效仿意图。因网络圈层的多样化,人们更喜欢追求独特的人格及图文特征、语言风格等。更因网络环境中便捷的复制与粘贴行为,导致网民追求异类的情绪越强烈,反而加重了虚拟人格及人物身份的同质化。如今,各大网络社交平台,都会出现以下几类的风格:励志向上学霸型、精致生活能干型、爱好种草达人型和黑白颠倒阴郁型等。内容冗杂,风格相似。在特定的人格与形象中规划着相似的文字,正如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提到:“他们的着迷行为激烈着他们去生产自己的文本。”
(三)现实灵魂孤独,渴望情感归属任何人都需要社交需求,快节奏的生活体验与现实中的压迫感,推动着网民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安全感、归属感以及被需要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运用,极大便利的将人们汇聚成一张关系网,网民随时随地的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开启线上社交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空虚、紧张、压抑气息形成了孤独的灵魂,人们通过利用媒介,在网络社交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人们更加注重获取自身的精神与情感归属,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温暖与陪伴。通过信息的传送与回馈,经过精心加工的虚拟人格来引发来自不同场域的精神传递与情感共鸣,似乎少了些真实,但总会在网络社交上获取点慰藉。网络成为人们抱团取暖、达成共识的场所。因此,便逐渐形成具有相同属性特征,由不同网络成员组成的网络圈层。他们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目标等,跨过网络圈层的门槛之后,汇聚在一起,对某一话题、某一观点或者某一事物进行活跃的探讨,在彼此的相互支撑下塑造灵魂。
结语
虚拟世界中,人人都会成为连接关系的交际网,通过时间、空间增加的距离感,让网络呈现出的画面更具有戏剧化成分。人们有权且乐意去进行选择性社交。在碎片化信息的快速流动中,人们开始细致地描绘着属于自己的虚拟人格,通过精简、优化的内容来提升自身价值,并获取社交认同感。短暂的认同会给人们带来积极情绪,但并不代表那是真实的存在。虚拟人格的产生丰富了网络社交环境的进程,也填补了自身内心最向往的追求。可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依旧是那份真诚,人们可以借助网络世界来获取欢乐,但笔者建议更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那份并不理想的状态与情绪,这样的人格才是完整的。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总会在平凡中自带星星光亮,自我接纳、自我救赎并不是最快速、最便捷或最高效的方法,但它可能是最可靠、最稳定、最持久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颖,赵宏.网络环境下虚拟人格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开放学习研究,2018,23(04):20-26.
[2]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传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73-174.
[3]彭兰.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J].编辑之友,2019(11):5-12.
作者:曲红珊 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